APP下载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风格

2015-08-15

电影评介 2015年16期
关键词:拉拉原生态苗族

廖 璇

从2006年至今,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走过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但不能否认,为数不多的原生态电影仍然挖掘出了贵州独有的民族特色,并且将这些民族特色融入到了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 题材风格以“寻”为根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出现了以“寻找”为核心母题的创作风格,“寻找”带有一种迷茫和未知的意味,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如《寻找刘三姐》《寻找那达慕》等一些片子就是以“寻找”为线索的,在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中,主人公往往也伴随着“寻”的状态,“寻”个人爱情,“寻”身世之谜,“寻”寨外文明。

首先,“寻”个人爱情是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当中出现最多的寻找点。在影片《阿娜依》中,主人公阿娜依是一位从小生长在苗族山寨的少女,歌声甜美、舞姿婀娜、心地善良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一位爱她一生一世的侗族小伙阿憨,这样的爱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愫,没有后天的雕琢,完全是原生态的流露,我们没有看到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但我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对于爱情的神圣定义。在影片《滚拉拉的枪》中,导演虽然没有直接讲爱情,但是透过关心滚拉拉的苗族女孩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的种子”在萌芽,苗族女孩站在树干上瞭望远方为滚拉拉唱响送行的山歌,歌声越过了山坡,爱慕也随之注入了滚拉拉的心中。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是原生态电影表达爱情并不是刻意为之,反而这些细节或者是内容都代表着本土苗族的人性特征,女性手巧能干会吸引成年的男性,少年男孩一旦成年就会渴望爱情,这两种淳朴的情感在找寻中获得满足。

其次,“寻”身世之谜一般出现在儿童题材的原生态电影当中,一度有形成“一个少数民族的儿童去寻找自己的父亲”这样的类型,影片《滚拉拉的枪》就是典型代表。滚拉拉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他作为贵州岜沙苗族的一份子,在成年那天必须要拥有一把自己的枪,寻枪亦是寻父,滚拉拉和猎人、农户、唱指路歌的师傅之间的质朴感情,使得滚拉拉明白学到的人生道理远比找父亲重要,这也是在滚拉拉成人礼之前的一种人生洗礼。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寻找与儿童挂钩的原因,一方面由儿童来寻找身世符合情节需要,另一方面从儿童天真无邪的眼睛中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最为真实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代表了非少数民族的观众们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纯天然”的认识。

再则,“寻”寨外文明是因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依山而建,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对外界的了解甚少,在原生态的电影中,这种对外界探寻的渴望也得到了最为真实的再现。宁敬武导演的影片《鸟巢》中,苗族少年贾响马寻找在北京鸟巢工作的父亲,为的是找到鸟巢是给人住的还是给鸟住的这么一个问题的答案,经过一番艰难,主人公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寻找父亲,而是在寻找另一种文明,两种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必将带给社会以进步和发展,影片也就不单单是为了保护苗族文化了,它还包涵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质疑和反思。

“寻找”之所以成为导演的热衷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此类电影可以实现导演“寻”真实生活的目的,他们创作“原生态”电影是为了向观众呈现一个宁静与纯洁的世界,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观众看惯了繁华都市的喧闹,心灵流失了最初的纯净,当这类朴素自然的电影走入观众视野的时候,观众可以透过这类电影重返心灵的故乡。

二、 叙事风格以“实”为本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的叙事目的,在于超越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让观众看到最为真实的原生态生存状态,从而达到一种纪实风格,它的基本叙事方式就是虚构故事与纪实手法的结合,影片不在于剧情,在于展现风土人情。

首先,在叙事上,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是一类真实基础上的虚构电影,它讲求故事叙事的虚构性,但又讲求要在叙事当中一定要真实再现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和本土化。影片《开水要烫 姑娘要壮》讲述的就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苗舞比赛的苗条标准即为虚构,但是影片采用非职业演员,并且用苗语贯穿整部片子,选用了月亮山苗寨作为影片实景拍摄场地即为真,影片中所有演员都是久居大山深处的苗族原著居民,影片透过他们真实的生活细节,使观众领略到了简单而自然、充满着细腻的苗家情趣,陶醉于少数民族的原始之美,这也是胡庶导演力求真实自然的初衷。影片《水凤凰》是以陆永康为原型构建的故事,叙事上加入了导演的虚构成份,但是影片中水族服饰、水族谣歌和水族木楼都带给了观众真实的感受,民俗化的段落让英雄人物更加平民化、日常化,达到了一种“原生态”的本质。

其次,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设置,甚至连电影的戏剧冲突都显得有些平淡,但是作为“原生态”电影,也正是因为它在叙事上淡化了情节,大量地呈现了民族地区的景观特色,才能够通过这些特有的民族风情构建出诗意般的电影影调,给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在宁敬武导演的两部“原生态”苗族电影中,都是通过描绘两位主人公的旅途见闻展开故事,这种半公路片形式的电影叙事线条单一、平铺直叙,较少有戏剧冲突,相比而言,导演重在展现影片的摄影美,通过镜头捕捉苗族山寨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黄澄澄丰收的稻田、青山环绕的碧绿湖水、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茂密高大的生命树以及微风拂过哗哗作响的竹林,这些唯美的画面都成为了影片表达诗意的载体。此类影片把山川美景与叙事放在了同等位置,叙事上流畅而简单,追求的是一种纪实风格。

三、 美学风格以“奇”为眼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美,该类电影带给观众极强的审美体验和奇观感受。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首先以图腾崇拜和灵魂崇拜为特性,这种原发美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滚拉拉的枪》就是图腾崇拜和灵魂崇拜相结合的一部独树一帜的电影,贵州岜沙苗族是中国唯一可以持枪的民族,在这个独有的题材之上,导演深入挖掘了岜沙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对树的呵护和敬仰体现了岜沙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自然观,这就是把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融为了一体,呈现了人性之美,岜沙人把生命寄托在了人以外的事物上,可见他们对于灵魂的重视,绝不能刻意干涉。

其次,此类电影还以展现民族的原始美为特征,少数民族的本真和纯自然的元素是这类电影的最爱,导演向往能够用镜头记录下“原生态”的画面,从而实现他拍摄“原生态”电影的初衷,在所有以贵州民族为题材的原生态电影中,我们都能捕捉到这样的场面。《阿娜依》中的苗族姊妹节、《滚拉拉的枪》中岜沙苗族的成人礼、《水凤凰》中水族的赛马会以及《开水要烫 姑娘要壮》中的苗族人群舞,这些原始的民族特色都是这类电影叫好的基础。

最后,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以追求真实之美为特征,以理性的目光透视人性精神状态的真实和生活状态的真实,通过多彩、壮阔的民族生活,展示出少数民族质朴的人性美,真实地还原少数民族本来的面目,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念无限放大。《水凤凰》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作品,陆永康作为一位真实存在的劳模为这个故事提供了可利用的真实素材,使得影片看起来质朴和感人,片中这位跪着教书的老师用行为证明教育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值得现代文明反思的。

贵州少数民族题材原生态电影的美是由内而发的,使观众在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表现出对这种“原生态”美的珍贵与不舍。

猜你喜欢

拉拉原生态苗族
拉拉真棒
刺刺拉拉的魔术贴
拉拉勾,吃糖豆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原生态静宁苹果
短耳兔拉拉
苗族民歌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