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健身俱乐部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2015-08-15何建忠
何建忠
一、前言
虽然现在许多城市建有许多上规格的健身俱乐部,但发展水平整体上良莠不齐,分布不均匀,出现了许多俱乐部关门停业的问题。究其原因俱乐部人才素质不高,没有真正懂俱乐部管理的专业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培养俱乐部人才的对口专业,一直在尝试与市场接轨,但仍然难找到方向。只有弄清楚健身俱乐部人才的职业素质,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高等只有弄清楚社会体育专业俱乐部方向培养目标,才能找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岗位技能、社会责任意识。
二、健身俱乐部人才分析
健身俱乐部通常开设肌肉训练、有氧运动及其他游泳等运动,有此高档的健身俱乐部也开设桑拿休闲服务、运动品牌服装及营养膳食、医务监督等项目。但这种涵盖力量训练、有氧运动、身体检测和私教服务等项目高级健身俱乐部是发展趋势,根据这种发展趋势可以将俱乐部人才分为三类,分别是的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健身指导人员和会籍顾问,这些人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健身俱乐部经营的成功与否。
( 一)健身俱乐部人才现状
大多数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并没有专业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也没有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对落后,健身俱乐部的管理方式制约了俱乐部的发展。大部分健身俱乐部缺乏技术指导人员和会籍顾问,72.7%的俱乐部缺少俱乐部管理人员,54.6%的俱乐部缺少健身指导人员,36.4%的俱乐部缺少俱乐部经营人才。59.6%的俱乐部认为自己俱乐部急需健身相关专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人才,31.3%的俱乐部认为自己俱乐部有相关专业人才。
(二)健身俱乐部专业人才素质分析
健身俱乐部专业人才都需要有与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还要有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要求有服务意识。对于健身指导人员还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俱乐部管理人员甚至需要有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同时还得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也不能太差。这些能力的获取都是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学校在开展这些教育时应该有所侧重,且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来确定。
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人员(俗称健身教练)的能力要求依次是体育运动技能、讲解示范的能力、客户沟通和解释的能力其健身器材的应用能力。而对于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则侧重商业文书写作、财务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和客户沟通能力等等。高校只有注意分析这些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相对应制定课程体系,设定没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体育相关专业学生才能真正找到工作。
三、社会需求导向下健身俱乐部人才培养路径
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俱乐部专业人才的对口专业,要想实现健身俱乐部人才素质的提高,只有构建社会需求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主动深化社会体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建立与俱乐部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优化与俱乐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俱乐部实训实践基础建设。
(一)建立与俱乐部市场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社会体育专业要为俱乐部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就必须与俱乐部市场相结合,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对俱乐部人才数量、质量的要求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俱乐部市场过于火热,已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但市场专业人才的匹配又特别不理想,许多俱乐部甚至没有一个专业人才。高校应该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增强社会专业俱乐部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优势。
(二)优化与俱乐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特色,操作性和应用性不强,更谈不上说与俱乐部相结合,健身技能课程,俱乐部管理课程、职业道德课程等根本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与俱乐部人才需求相关甚远。因此,必须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的健身技能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俱乐部管理能力、团队协调管理能力。
(三)加强俱乐部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体育专业要想突破就业瓶颈,培养合格的俱乐部管理人员或健身教练,就必须根据上解决毕业生技能不足,体育技能与市场脱节的难题,高校必须加强俱乐部实训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建设社会体育专业与健身俱乐部人才交流的机制,将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社会公益服务和学校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健身俱乐部技术或业务操作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1]车志宏.内蒙古自治区健身俱乐部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1):10~12.
[2]柳春梅,李志宏,任平.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