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云对中国 “一五”计划的贡献
2015-08-14廖梦雅邱开玉
廖梦雅+++邱开玉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恢复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党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陈云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导人,特别在主持编制“一五”计划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措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陈云;“一五”计划;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19-02
陈云(1905-1995),原名廖陈云,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本文将从陈云主持编制“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稳定粮食价格和反对两次“冒进”等方面重点论述其贡献。
一、陈云四次编制“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共中央决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酝酿,1953年执行,到1956年提前完成,共编制五次,前三次由陈云领导的中财委编制,第四次由国家计委编制,第五次又由陈云接手编制。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周恩来提议成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领导小组,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六人组成。这是陈云第一次主持编制“一五”计划。由于我国还处在国民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特殊时期,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此时,“一五”计划只是一个粗略的纲要。
1952年8月,陈云第二次主持编制“一五”计划。陈云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提到:五年计划则应包含的内容有公私比重、工业农业比重、工业中轻重的比重、每年增加的速率,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工业的发展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力求迅速,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国防和长期建设等等。[1](P.366)
1953年初,陈云第三次编制五年计划。这次编制的重点在于苏联的援助,包括贷款、设备和专家。但援助什么,在未得到苏联答复之前,报告也不能完成。
1953年2月,陈云致信毛泽东,建议今后编制五年计划的工作应以国家计委主席高岗为主,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专门负责此事。同年6月,国家计委听取了苏联的意见,对陈云前三次编制的“一五”计划草案进行了修改,工业总产值的递增速度由20%降为14%或15%,并加快发展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2](P.164)
1954年初,中央决定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八人工作小组,由陈云任组长。这是陈云第四次主持编制“一五”计划。1955年3月21日,陈云在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历时近四年,五易其稿,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算编制完成。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安排工农业之间比例关系
虽然经过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财力有限,只能进行有重点的建设。陈云在主持“一五”计划首先贯彻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陈云认为,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大量供应化学肥料、农业机械、柴油、水利工程设备,就不可能根本改变农业的面貌,也将缺乏迅速大量开荒的物质条件;没有重工业就不能大量修铁路,不能供应铁路车辆、汽车、飞机、轮船和各种运输设备,就不可能大量发展运输交通事业。
在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陈云并没有忽视农业的发展,并强调要协调好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因此,工业规模和农业增产成为陈云关注的两件大事。无论从财力、技术力量、设备供应或原材料供应哪一方面讲,我们都不可能去扩大先定计划中工业建设的规模。农业增产方面有三个办法:开荒,修水利,合作化。陈云认为开荒和建设机耕农场,只能起积累经验和培养干部的作用,搞水利工程又无明显的效果,而搞合作化,平均产量提高15%到30%。增产30%就有一千亿进粮食。所以合作化花钱少、收效快,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支持。[3](P.236-237)
三、对粮食统购统销,以稳定物价,保障供需平衡
1953年是土改后的一个大丰收年,粮食产量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的新记录,但是大规模的建设、大量新增加的建筑业和工业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国家收入的粮食比上年度增加8.9%,而支出却增加了31.6%。因此,大丰收之后粮食供销形式却未见缓和反而呈加剧紧张的趋势。陈云说,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就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超过,可以看出,粮食的情况是严重的,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解决。[3](P.206)
1953年10月,陈云提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具体采取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严格管制私商,以及调整内部关系的方式解决粮食问题。
第一,在农村实行征购。陈云用大量精力来研究粮食经营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共提出8种方案,否定了7种方案,最后只能采用有征有配,农村征购,城市配售的方案。
第二,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即“计划供应”,配给的只有粮食。配给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实行,不论大人、小孩,重劳动、轻劳动,统一每人每月10斤或8斤的标准,然后允许一个地点作为配给交易场所,在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进行交易。[3](P.206)
第三,严格管制私商。陈云认为在大城市里搞粮食投机的主要有私营粮食加工厂、粮食店、私营食品加工厂、跨行跨业的兼营粮商、粮贩子等,最难管理的是粮贩子。主要办法有:堵住粮食的去路;发动群众,敢于斗争;规定粮食加工厂只准加工,不准进行粮食买卖。陈云的这些政策严厉地打击了投机倒把的粮食私商。
第四,调整内部关系。陈云提出粮食由中央和地方分管,既要改变过去统一管理时,地方没有积极性、不负责任的毛病;也要改变分管以后出现的毛病,[3](P.216)即各地为了保住自己的粮食,提高价钱,互相封锁。
四、陈云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深刻的变革,事关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牵涉面广,政策复杂,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4](P.210)在中共中央的分工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是由毛主席亲自主持的,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及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则主要由陈云负责,并成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十人小组,陈云任组长。
(一)改造私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第一,对私营批发商。陈云提出批发商由国营商业替代,只要没有政治问题,经过训练后,可由国营企业继续吸收,分别安置于没有机密性的商业、粮食、银行和合作社等门市营业单位,以便进行改造。
第二,对城乡私营零售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经销、代销。陈云指出:“要把私营零售商从业人员的大部分逐步改造成为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职员,所以对他们必须系统进行教育训练和思想改造工作”。[3](P.250)
第三,对私营进出口商的改造。陈云指出:对私营进出口商的改造办法基本上是按照对私营批发商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国营对外贸易机关应尽量采取联营、经销、代进、代出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使私营进出口商能在国营对外贸易机关的领导和管制下,发挥对资本主义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能否顺利进行,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否防止过急过粗的毛病,照顾各方面稳步前进。陈云指出规划应分行业,分先后缓急,分地区,分进度进行,要设立管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专门机构。[3](P.290)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否制定正确的赎买政策,能否处理好清产核资的估价问题和定息问题。陈云提出要本着“从宽从了”的方针处理资方财产清理和估价问题,就是处理有关清理估价方面的公私问题,如关于机器、设备、房屋、土地的估价。为了搞好全行业公私合营,陈云倡导采用定息的方法。他也采取“从宽从了”的方针,统一规定一个息率,不仅消除原来私营企业利润分配不均的现象,而且符合国家对资产阶级赎买的政策。为了统一息率,陈云向中央提出定息5厘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大多数资本家也表示拥护。从总体上看,当时实行这样的方针路线是合适的,必要的,是客观形势发展的结果。
陈云反复强调,既要改造企业,又要改造资本家。要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对资本家进行教育和改造,发挥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为了团结资本家,就有必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照顾。因此,对资方人员既要照顾改造,又要适当照顾,把企业的改造与人地改造结合起来。
五、反对“冒进”,确立综合平衡的思想
“一五”计划的实施过程,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也出现了两次冒进。1953年,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把1952年财政结余列入预算收入,并全部用于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周恩来、陈云发现这种情况后,采取了增产节约的措施。到年底,财政、信贷收支达到平衡,略有结余。1956年,发生了一次大的冒进,陈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很重要的意见:按比例定计划,最重要的是生产和基建的比例;生产的同时要搞好平衡工作。最后通过反冒进,基本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
在反冒进的过程中,陈云逐步确立了综合平衡的思想。他认为,财政预算和薪金收支都必须平衡,不平衡就会出毛病。预算中建设规模应该和物资的供应相适应,应在照顾最低限度的民生条件下来搞建设,人民购买力与供应人民的消费品也应该保持平衡,农业的进度对工业的发展要有约束力。这种平衡理论对反冒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得以建立。这一胜利,也证明了陈云在主持制定和领导实施“一五”计划中各项思想的正确性,尤其陈云的经济思想在“一五”期间起到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文集(第二卷)[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朱佳木.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0.
[3]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4.
[4]李成瑞.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 版社,2005.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