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ARES—CDIO培养模式下团学工作体制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15-08-14林琳王秀娟
林琳++王秀娟
摘要:TOPCARES-CDIO是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具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特色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其目的是为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全面和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工程型、应用型合格人才。本文根据团学组织在学生职业能力锻炼和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基于TOPCARES-CDIO模式下团学工作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包括团建模式变更、特色社团体系构建、团学活动项目化设计等方面的改革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TOPCARES-CDIO;团学工作体制;一体化;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91-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TOPCARES-CDIO是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具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特色的培养模式与方法。TOPCARES是对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八大能力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即:
1.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
2.Open minded and innova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
3.Person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
4.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
5.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
6.Responsibility——责任感
7.Ethical values——价值观
8.Social contribution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
该培养模式要求在强化对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核心工程基础知识、高级工程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责任感、人文文化教育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和团队工作能力的培养,这就内在地要求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地融合。高等院校中的团学组织,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主体和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担负着“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的重要职责。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团学工作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和服务于这种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成为团学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团学工作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团学工作体制改革是学生工作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TOPCARES-CDIO改革是一项系统地、整体地、一体化的改革。学生工作要做到真正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就必须以这种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要紧密围绕专业学习来组织进行,为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保证,从而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有机融合,使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形成一种整体优势。团学组织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专业为单位的学生工作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对现有团学组织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即在以专业为单位的基础之上实现团学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党团工作与学生组织的有机融合。
(二)团学工作体制改革是实施“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TOPCARES-CDIO教育模式改革,需要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全面和终身发展。它强调“系统化、一体化”的理念。从专业培养的纵向线看,专业能力素质培养需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当中;从学生培养的横向线看,也要求各个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既要落实到组成教学大纲的某些课程中,也要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第二课堂的活动中,而非我们传统教育中的“缺什么、补什么”。因此,团学组织建设就不再单纯是学生工作部门自身的任务,而应该充分调动教学、学生管理和教辅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其中。
(三)团学工作体制改革是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
从TOPCARES所代表的能力解析不难看出,在这个能力体系中的2、3项能力的一部分,以及4、5、6、7四项更需要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团学活动的开展来完成对课堂教学的配合与补充,有效整合现有团学组织资源,进而达到综合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团学工作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继承性。对现有团学组织模式进行改革,不是对以往模式的全盘改造,而是将组织结构以专业团队为单位,进行纵向细化分解和横向拓展联系,吸取经验,改进不足。
(二)科学性。团学工作体制的改革必须依据团委、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原则,部门职责明晰、制度规范健全,改革配套措施合理完备。
(三)系统性。在充分体现团学工作自身特殊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教育(活动)内容更系统化和整体化,贯穿学生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始终。
(四)一体化。整合院、系、专业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资源,确保团学活动的设计与专业教学与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培养要求的对接。
(五)可操作性。制定的各项方案、制度、措施、流程、预案以及教育活动内容等,要符合团学工作的实际,易于执行、检查、反馈、整改与提高,保证团学活动的可持续性,工作效果的可递进性。
(六)特色与品牌效应:认真梳理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有较大影响的、实效性较强的特色工作或品牌团学活动,不断充实、提高。
三、团学工作体制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一)团建模式变更
1.成立专业团总支。在保持校系二级团委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把团总支建立在专业上,实行校团委、系分团委、专业团总支、团支部的团建工作体制。专业团总支在系团委、专业党支部的指导下,组织本专业及各班团支部开展各种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专业团总支书记由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来担任,副书记由学生担任。各专业下属的班级团支部书记作为专业支部委员,组成专业团总支;各专业团总支书记作为系分团委委员,共同组成系分团委。
2.成立专业学生会。在保持现有的校系二级学生会不变的基础上,成立专业学生会。专业学生会由本专业1-4年级学生纵向组成,在系团委指导下,接受系学生会的领导,组织本专业及下属各班级开展各种校园文体活动、教育管理等活动。校学生会主席团由各系学生会主席构成,学生会副主席兼任社团联合会主席主管社团整体工作;系学生会主席团由专业学生会主席构成;专业学生会主席团在本专业内产生;学生会各部门干事由班级班委会学生兼任,确保工作对接,共享资源。
(二)特色社团体系构建
构建以专业社团为主体,其他类别相辅助,以各系社团为主体,学院社团为辅助的全新学生社团组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重要社团(如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由校团委直接管理指导,其余社团均按照“属系部化”管理原则挂靠到相关系和教辅职能部门,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场地、教学设备、师资等)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校学生会下设社团联合部,在校团委指导下,负责对全校社团组织的注册、注销、年度活动备案、公共活动资源审批协调、社团组织之间沟通联络、社团负责人培训、年度全院范围社团组织与个人评优等公共事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文体艺术综合类及公共信息服务类社团进行结构整合与日常活动规范。学生会社联部分别在各系设置社团专员(可由各系专业社团联合会成员兼任),负责将本系专业社团的活动情况定期汇总通报,保证院系两级信息畅通。
(三)团学活动的项目化、层次化管理
TOPCARES-CDIO理念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团学组织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渠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方面资源,使各项具体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对学生能力锻炼与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团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团学活动项目设计。根据党建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项目设计原则,团学活动主要包括基于培养学生某一(些)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某项具体的单项教育活动项目,它更多地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特色和品牌活动,如演讲赛,创业大赛、感恩教育活动等。为了保证各项具体活动内容(目标)清晰和明确,学校制定了《学生素质教育项目设计规划》、《学生素质教育项目与TOPCARES能力体系对应表》、《素质教育项目设计书》等规范;将素质教育方案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并赋予2个必修素质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基本条件;经形成5322素质教育项目管理模式,即从类别上分为思想道德、人文修养、职业能力、创新实践、文体活动五大类别,从层次上分为校级、系级、专业团队级三个层级,按照与专业关联度分成A、B两类,必选与任选两种形式总计89个项目的素质教育体系。学生一入学即可了解本专业所需的能力培养计划,结合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地参与第二课堂团学活动,既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又能极大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
一系列方案指标的建立理顺了校、系、专业各级具体活动项目内容和各层级单位的职责分工,明确了各项活动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保证学校对各项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工作流程和环节的清晰把握,对所开展的具体活动能够做到及时跟进检查、持续改进与提高。
2.团学活动资源整合。为了进一步增强校、系、专业三个层面活动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对各层面活动进行了统一规范,围绕“两节两月”即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健身活动月、学风建设活动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由校团委统一组织,采用各系承办或专业承办的组织模式,避免了同类活动的重复性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鼓励各系、各专业根据各自特点积极开展适合于本系、本专业学生的特色活动,既保证了公共类活动的全院覆盖性和广泛参与性,同时也特别强调了系部特色和专业特色活动的丰富性。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