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泷小小说二题

2015-08-14刘泷

辽河 2015年7期
关键词:水盆彼岸金鱼

刘泷

一 赶路

他起得很早,要去赶车。他家住在老城,要到新城上班。家在老城的最东边,而单位在新城的最西边,假如连成直线,他也要比别人远。是的,差一寸就是遥远,多一尺就是天涯。

这让他很苦恼,但是,人生不就是在无数个苦恼中走向彼岸阳光的吗?

虽然如此,彼岸的阳光不会自动走进你,却要靠你自己去迎接彼岸的阳光。这个道理他懂。于是,他勤勉地起早,勤勉地上班。

班车站点在距离他家一公里之外。每天,如同竞走,他像奔逐的鸭子一般急急地掀动着脚板,往那站点飞奔。

清早,有飞机在山边的天空涂抹着烟雾。烟雾白皑皑的,一条,两条,宛如银河。正兀自走着,纳闷着飞机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时,后面赶上了两个人,一男一女。女的微胖,臀部突兀,有些像母鹅那样跩动着,很吃力的样子。他是在前面走的,一直走在路边人行道的彩砖地上。旁边,一棵棵路树和一片片青草,都在沉静着,有了返青的信息和孕育春色的萌动。

在拐弯处,有一行人的足印穿过了青草地。这些脚印,让他很心疼,仿佛不是踩在青草上,而是踩在他的心尖儿上。他迈开大步,坚持去走拐弯处彩砖砌就的直角。然而,那一男一女在胖女人的带领下,居然不约而同或者心照不宣地循着那行浅浅的足迹,狠心地穿过了草地。

这样,两个人走在了他的前面。

天气依然料峭,有小风凛厉地刮,有的树枝染着霜。此刻,就见那男的从裤兜拽出一沓纸来,捂在鼻子上擤了一阵,之后,顺手把那团污纸扔在了马路上。

这让他气得冒烟。他不由想起在党校听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去年夏天,老师曾随中国一个旅游团去德国旅游。在柏林,德国高大的男导游带领大家横穿马路,穿过马路后,导游扭头发现我们中国的一个游客往路上扔了一团纸。导游什么没说,而是让大家在路边站好,他自己返回身去,把路上那团纸拿起来,放进路边的垃圾箱里,才快速跑回来带领大家继续赶路。那次,让那些游客尴尬至极,纷纷说,看人家西方,这就是文明的高度!

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气愤。他不由地往地面上吐了两口唾沫,呸呸,声音很大。

就听前面的人在议论,说,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往地面上吐痰!

嘁——这让他哭笑不得。

最终,他们共同站在了站点前。站点静悄悄的,其清冷与公路上疾驰的车流像黑白分明的棋局。他不去看他们俩。他们俩也不去看他。

车来了。那两个人飞一样健步挤进了车厢。他尾随着,也挤入车厢里。车厢后面,有一个空座,两个人同时奔那里而去,有些当仁不让的气势。可能,为了一个座位,他们的临时同盟,即将解体。他想,自己也要赶过去,如果两个人解体了,鹬蚌相争,自己就去当一回渔翁!

他紧紧地跟在了他们后面。

恰在这时,就听身后传出来电子播音器的声音:老年卡!

三个人都回过头来。嚯,是一位老者在他们身后蹒跚着挤上车来。老者一头银发,气定神闲,他牢牢抓住紧挨票箱的栏杆,没有走过来的意思。那个跑在前面的胖女人在座位前止住了脚步,喊,老大爷,你过来坐吧!那个男人也随声附和,老爷子,你来坐。

本来,他对两个人是恼火的,这时,也不由加入了他们的阵营。去搀扶了老人说,大爷,去坐吧。

二、把月亮像鱼儿养在水里

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后悔。

很多人后悔是因为要了二胎。我们有了二胎,只好让妈妈帮忙。

前年,我妈进城来我家帮我们带出生不久的孩子。她住了三个多月,尽心尽力,孩子对她比对我们还亲。

我妈的心情一度是愉快的,但我也感到她似乎有些郁闷。她有什么难言之隐呢?是否我们待她老人家不周到呢?

我试探着问我妈。我妈说,说有啥吧,其实也没啥,有也不能怪你们。

我赶紧问,是啥呢?妈,你说说,我们尽量解决。

我妈说,两个多月了,我抬头低头也没看到天上水里有一个像样的月亮。儿子,你知道,你妈看不懂书,也不爱电视,也不会钻进那个古怪的互联网里去找不认识的人搭讪。妈这辈子就喜欢听听鸟叫,望望山色,看看月亮,遛遛河湾。可是呢,在这里两个多月了。抬头看吧,灰蒙蒙的,月亮的气色看起来很不好,病恹恹的。低头看吧,也没有一个地方能找到月亮,这么大的一个城,连个养活月亮的清水池都没有。哪像在咱村子里,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全是眉清目秀的月亮。连你爸挑一担井水回来,也挑回两个水灵灵的月亮。

妈说的,真还是个问题。城市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清澈空气、没有清水池塘、没有光洁月亮的生活。进了城的月亮,也因为没有清水的收养和滋润,已经变得面目憔悴,病病怏怏。虽然这事儿不能怪我们,但是,妈既然说出来,我们也得想点办法,对妈有个交代。

当天,我想了个笨办法。黄昏,我提前在阳台上放一个盛满自来水的大脸盆,月亮路过的时候,我把妈叫到阳台上,说,妈,你看,老家的月亮来看你了。

对我来说,也算是对我妈尽了点心意:用一点清水,款待从故乡赶来的月亮,为她老人家寂寞的心里,增添一些慰藉的清亮。

我妈低头看了许久,说,看见了,像是老家那个月亮,比我在家时瘦了,气色也不太好,不过,好歹总算看到了他在水里的模样。只是,这点水浅了些,怕留不住人家。

我妈说的也是。真的,月亮在脸盆里逗留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这点水,是养不住月亮的。

但是,我妈每晚都在阳台上站一会儿,望着一盆清水,幻想看看从老家赶来的月亮。

我知道,妈妈凝视着水盆,那眼神就像鱼钩,要钓来家乡的月亮,那是一轮皎洁的、拒绝纤尘的月亮。同时,妈妈的眼神也像一张网,要网来家乡的田野、父亲一脸的皱纹和沉甸甸的收成。总之,妈妈的眼神有着诸多的渴望。

然而,城里的月亮出现的时间和次数真是吝啬,他或者藏在浑浊的雾霭后面,或者矫情地一闪,再次被乌蒙蒙的云层吞噬。

一天晚上,看我妈再次怏怏地离开水盆,我说,有什么办法把月亮留住呢?

妻子说,养鱼吧?养金鱼,金鱼扭动的样子和月亮差不多。

我妈再次站在水盆面前。几条金鱼在欢快地游弋和唼喋。我妈惊喜地说,哎呀,金鱼呀!这些年,家乡的河都干了,我都好久没有看到活着的鱼儿虾儿啦

猜你喜欢

水盆彼岸金鱼
共同的生存之路
彼岸
针与盐
屋檐下的小草鱼
小金鱼
小金鱼
到了彼岸
洗脚
幸福不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