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4年广西审定水稻品种产量分析
2015-08-14伍豪王威豪刘百龙周行石瑜敏韦善富
伍豪,王威豪*,刘百龙,周行,石瑜敏,韦善富
(1.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水稻是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广西粮食播种面积的60%以上,产量占广西粮食产量的75%以上[1]。近年来,广西水稻产量稳中有增,这与广西选育和审定的一大批优良水稻品种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谢丽萍[2]从产量、抗性、米质等方面对2000~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的100个杂交稻组合进行了分析;杨行海等[3]对2006~2010年广西早籼早熟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49个品种的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但到目前为止,专门针对近年来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产量分析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对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2008~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的219个水稻品种。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公示和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把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分为常规稻、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3种类型,统计各年度各类型水稻品种通过审定的数量,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年度间的产量,各年度各类型水稻的产量。再将所有水稻品种分成常规早稻、常规晚稻、杂交早稻早熟、杂交早稻中熟、杂交早稻迟熟、杂交晚稻感光、杂交晚稻中熟等7个类型,统计各类型品种产量、生育期和株高。最后对以上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情况 2008~2014年,广西共审定了219个水稻品种。其中,2008年有23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0.50%;2009年有29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3.24%;2010年有26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1.87%;2011年有36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6.44%;2012年有27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2.33%;2013年有36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6.44%;2014年有42个品种通过审定,占2008~2014年审定品种总数的19.18%。在通过审定的品种中,常规稻品种有23个,占审定品种总数的10.50%;两系杂交稻品种有47个,占21.46%;三系杂交稻有149个,占68.04%。从表1来看,常规稻近年通过审定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两系杂交稻通过审定的数量上升幅度大,三系杂交稻通过审定的数量呈波浪形式,稳中有升。由此可以得出,杂交稻选育是广西水稻育种的主要方向,其中又以三系杂交稻育种为主。
表1 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分类
2.2 年度间产量比较 对各年度审定品种的区试产量进行分析可知,广西2008~2014年各年度审定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为 7 365.41、7 039.79、7 314.52、7 009.37、7 381.26、7 318.21、7 270.31 kg/hm2,7 年的平均产量为 7 216.98 kg/hm2,最高年份的平均产量比最低年份高出5.31%。常规稻在2008~2014年间,年度最高平均产量为2012年的7 034.25 kg/hm2,最低平均产量为 2010 年的 6 194.66 kg/hm2,2012年的平均产量比2010年高出13.55%;两系杂交稻在2011年的平均产量最低,为6 788.48 kg/hm2,在2014年的平均产量最高为7 900.30 kg/hm2,2014年的平均产量比2011年高出16.38%;三系杂交稻各年度年间的平均产量变化不大,2012年平均产量为最高,为7 742.43 kg/hm2,2009年的平均产量为最低,为7 406.16 kg/hm2,2012年比2009年高出4.54%。从图1可以看出,三系杂交稻年度间平均产量波动最小,产量较平稳;两系杂交稻年度间产量波动幅度最大,2011~2014年的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常规稻年度间的平均产量波动较大,2012~2014年的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2008~2014年广西审定水稻品种各年度间的平均产量有一定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产量水平较平稳。
2.3 各类型水稻产量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2008~2014年审定的常规稻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590.75 kg/hm2,两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为7 502.02 kg/hm2,三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为7 558.17 kg/hm2。三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比常规稻的平均产量高出14.68%,三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比两系杂交稻高出0.75%,两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比常规稻高出13.83%。表明杂交水稻的产量较常规稻有较大优势,两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与三系杂交稻的平均产量接近,优势相当。
表2 2008~2014年广西审定水稻品种的产量 kg/hm2
2.4 水稻品种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在常规稻中,常规早稻的平均产量(6 791.85 kg/hm2)比常规晚稻的平均产量(6 423.60 kg/hm2)高出5.73%;常规早稻的生育期、株高分别为125.67 d和109.11 cm,常规晚稻的生育期和株高分别是106.64 d和107.26 cm,常规早稻的平均产量、生育期、株高均大于常规晚稻。在杂交早稻品种中,迟熟品种的平均产量(8 262.71 kg/hm2)为最高,比中熟品种的平均产量(6 928.89 kg/hm2)高出19.25%,比早熟品种的平均产量(6 568.30 kg/hm2)高出25.80%;在生育期和株高方面,迟熟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都是最高,其次是中熟品种。最低是早熟品种。在杂交晚稻品种中,感光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 536.68 kg/hm2,比中熟品种的平均产量(6 576.85 kg/hm2)高出14.59%,感光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分别是116.61 d和112.22 cm,均高于中熟品种。通过对常规稻、杂交早稻、杂交晚稻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以上各类型品种中,生育期和株高与平均产量呈正比,即呈现出生育期和株高越高,平均产量越高的趋势。
表3 2008~2014年广西审定水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与株高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是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都在减少,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只有不断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高产组合的选育与推广。通过对广西2008~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进行分析,发现广西2008~2014年审定的杂交稻平均单产为7 530.10 kg/hm2,并未突破多年来广西杂交水稻单产徘徊在7 500 kg/hm2[4]的极点,这与当前的育种技术和材料基础的限制有较大关系;而常规稻的单产却从2012年的7 034.25 kg/hm2下降到2014 年的6 291.00 kg/hm2,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广西推广应用的常规稻品种强调品质的改良,导致选育的常规稻品种产量既不如杂交稻,也不如20 a前的桂朝和特青等高产品种[5]。为了实现杂交水稻单产的突破和常规水稻产量的提高,在今后的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中应坚持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对新育种材料的挖掘,把杂交稻高产育种作为一项长期的育种目标;在常规稻的育种上,应该继续加强常规稻高产育种,在保持现有优良品质的前提下,将产量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甚至超过以前高产品种的水平。
[1]邓国富,韦昌联,陈仁天.广西近30年水稻育种的主要成就、问题与展望[J].杂交水稻,2010(S1):75-78.
[2]谢丽萍.广西杂交稻产量、米质及抗性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9):1262-1263.
[3]杨行海,吴艳艳,陈辉云,等.广西早籼早熟杂交水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J].种子,2011,30(6):85-87.
[4]屈湫明.广西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2(2):15-18.
[5]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广西水稻育种和品种审定问题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03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