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超宽膜降密度播种模式的配套技术研究

2015-04-24李慧琴蔡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籽棉株数农艺

李慧琴,蔡志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图木舒克 843900)

超宽膜栽培技术是地膜棉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革[1],超宽膜植棉可扩大采光面积,提高膜内增温速度[2]。棉花超宽膜降密度模式是将棉花超宽膜栽培模式和降密度模式有机结合,在获得较大受光面积的同时增加棉花的生长空间,较大的受光面积能够在棉花生长前期起到增温保墒、预防前期低温冻害的作用,同时促进棉花早出苗、发壮苗;较大的生长空间能促进棉花的个体发育,同时截获更多有效的光辐射,提高光能利用率,加速营养物质的转运过程。棉花超宽膜降密度模式全生育期方便农事作业,降低棉田工作量,同时节约棉种,直接降低生产投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前茬棉花,土壤类型为壤土,质地为盐碱土,肥力中等。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采用230 cm超宽地膜,1膜4行,为(66+10+66 cm)播种模式,平均株距10.2 cm,平均行距75.0 cm,理论密度130 725株/hm2;处理2采用230 cm超宽地膜,1膜6行,为(10+66+10+66+10 cm)播种模式,平均株距10.2 cm,平均行距50.0 cm,理论密度196 088株/hm2;处理3为对照,采用125 cm宽常规地膜,1膜4行,为(10+66+10 cm)常规播种模式,平均株距11.2 cm,平均行距37.5 cm,常规理论密度238 107株/hm2。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66 m2。生育期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

1.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419。

1.3 调查与测定 在棉花生育期间定点20株(边行10株,中间行10株)调查基本农艺性状、计算产量、室内考种和纤检测定品质(均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DPS软件完成全部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各处理保苗率相近,但收获株数相差较大,处理1较处理3少10.43万株/hm2,处理2较处理3少4.17万株/hm2;各处理株高相差无几;第一果枝节位与第一果枝节位高密切相关,处理1第一果枝节位高较处理3低1.1 cm,处理2第一果枝节位高较处理3高1.2 cm;处理1果枝数较处理3多0.6台,处理2果枝数较处理3多1.2台;处理1成铃较处理3多3.2个,处理2成铃较处理3多1.4个;处理1和处理2生育期生育期均为133 d,较处理3少3 d。

2.2 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各处理籽棉产量相差较大,处理1籽棉产量占对照的104.6%,处理2籽棉产量占对照的116.3%;处理3皮棉产量为2 521.6 kg/hm2,处理1皮棉产量占对照的108.8%,处理2皮棉产量占对照的119.6%;各处理霜前花率相差较小,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2%;各处理衣分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6%。

2.3 品质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处理1铃重较处理3重0.6 g,处理2铃重较处理3重0.2 g,处理1与处理2铃重差0.4 g;处理1和处理3上半部纤维长同为29.3 mm,较处理2短1.0 mm;处理1不孕子较处理3多7.0个,处理2不孕子较处理3多3.5个;处理2和处理3子指同为11.5 g,较处理1低0.3 g;处理1衣指较处理3重0.1 g,处理2衣指较处理3重0.3 g;处理3马克隆值为4.70,在B2级范围内,处理1和处理2马克隆值较粗,均在C2级范围内。

表1 各处理基本农艺性状

表2 各处理籽棉与皮棉产量性状

表3 各处理基本品质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3.1 超宽膜降密度模式对棉花基本农艺性状影响较大 综合比较两种超宽膜降密度模式和常规膜常规密度模式基本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后得知,超宽膜降密度种模式的收获株数远少于常规膜常规密度模式,但生育期提前3 d,成铃明显增加1.4~3.2个。

3.2 超宽膜降密度模式能提高棉花产量 与常规膜常规密度模式相比,超宽膜降密度模式籽棉产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并且衣分也比常规膜常规密度模式增加1.1%~1.6%。

3.3 超宽膜降密度模式影响棉花的品质性状 超宽膜降密度模式下棉花的单铃重较常规膜常规密度模式重0.2~0.6 g,对棉花上半部纤维长影响较小,但对马克隆值影响较大。

3.4 适宜小海子垦区的超宽膜降密度模式 (66+10+66 cm)、理论密度130 725株/hm2播种模式过低的密度导致最终的收获株数偏低,虽能获得较高的单株成铃,但必然导致公顷总铃数有所下降,最终影响籽棉的增产空间;(10+66+10+66+10 cm)、理论密度196 088株/hm2播种模式既能发挥棉花的单株优势,又能获得较为合理的收获株数和单株成铃,综合优势较(10+66+10 cm)、理论密度238 107株/hm2常规播种模式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1]朱德明.棉花超宽膜栽培增温效应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2003,8(3):42-43.

[2]蔡丽娜.128团棉花超宽膜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1(1):36.

猜你喜欢

籽棉株数农艺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籽棉加湿刍议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巧解“植树问题”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