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学生阅读生物教材,让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
2015-08-13叶宝兴
叶宝兴
摘 要:着重从培养学生如何有效阅读生物教材的角度论述学生掌握“会学知识”的本领,从而学会获取新知识。
关键词:阅读教材;学会学习;获取知识
在“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中,教师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学会,日后自己到知识的大江边去取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加工知识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从课堂和老师那里学到知识是有限的,“会学知识”比“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生物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材料,有效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从中吸取知识,成为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我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尝试,这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注、增、减”
1.“标”是用各种各样的符号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内容、比较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的字词、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来。例如在上到“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就让学生标出“主要”二字,并让学生去理解。当然,现行生物教材中,主要的结论性语言、概念等主要内容已用黑体字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标出主要内容。
2.“注”是针对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识点要前挪或后移才能说明问题,可批注在旁以防备忘记,便于复习时随时查阅,融会贯通后构成知识网或形成概念图。例如,在学生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时,讲细胞膜功能是由细胞膜的结构决定的,它有关结构的知识是在第四章第二节中。
3.“增”是对于生物教材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简要的文字说明。例如,人体的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原因、人体的白细胞在组织中游走的原因,学生可增补在书本上。又如,在讲到“转录”的概念时,生物教材是这样说明的:“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成为转录。”我就让学生增加为“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等内容。这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增”能把薄的书念厚,“增”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一些文字,也可以是自己在预习时的一些体会,看法补在旁边。它们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也可以让同学一起讨论。能够坚持长期这样做,说明我们的学生已成为一个积极的信息加
工者。
4.“减”是指生物学教材的表达很简练,但是往往很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不容易记住,因此针对这些内容,要用‘减的方法,记住知识的精华和关键,简化记忆,减轻大脑负担。如果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就可以把一本厚书变薄了,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比如现行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就减少到这样的一个层次:基因的发现、基因的位置、基因是什么和基因如何行使功能。
二、指导学生学会提问,获取新知识
1.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是“教师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尝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有:通常一个人在阅读前或阅读教材中就能提出各种问题,这是获得高度理解和有价值的技能。提问行之有效的主要原因:提问能迫使你集中注意力,敏锐地注意你所阅读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阅读和钻研生物教材中,如何预先提出问题,众所周知的一个方法是将每一个标题都变成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在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串:(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2)在它的结构中,具有遗传作用的结构是什么?(3)在上述具有遗传作用的结构中,具有遗传作用的物质是什么?(4)在真核生物增殖间期中,细胞主要完成什么?(5)其实质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以归纳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此就可设问: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谁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这样,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的三维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课阅读,达到学生既动眼,又动脑,有效阅读教材,获取新知识。
三、重视生物教材的插图获取新知识
1.在生物教材中,有多种表达形式,其中往往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插图主要有结构模式图、示意图、坐标图、装置图、概念图、实物图等等。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插图题越来越多。生物插图能把一些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重视这些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生物教材的插图,一定要重视对相关插图的解读。读图时,一方面要弄清图的类型和作用,分析含义;另一方面要关注图本身的属性,从而获取新知识。
2.有效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获取新知识。比如,在细胞膜的显微结构模式图时,不但要让学生认准模式图中所有结构的特点及图形特征,还要分析各结构的组成及功能,同时要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解题时头脑中要有全图,并充分联想,如想到结构→功能、有形→无形、静态→动态、已有的→将要产生的等等。又如对DNA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的插图学习时,要与正文内容结合阅读,同时要联想到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总之,图文结合可以增强记忆,获取新知识。
总之,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注、增、减”,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精细研读教材,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完成知识加工、构建、使用等。这样,学生获得“会学”的本领和获取知识能力,在将来就不会在大量更新的知识面前手足无措,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畅游。
参考文献:
[1]朱永朝.引导阅读生物教材的有效方法[J].福建教育,2005(12B):53.
[2]张洁,周海洋.怎样提高生物学教材的阅读效果[J].中学生物学教学,2006(11):12-1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