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对桑粉虱的毒力及其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2015-08-13谢道燕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蚕杀虫剂桑叶

谢道燕等

摘要:为明确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对桑粉虱(Bemisia myricae)的毒力及其对家蚕(Bombyx mori)的安全性,采用试管药膜法和叶片浸渍法在室内测定其对桑粉虱成虫和卵的毒力,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50%氟啶虫胺腈WG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生长发育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50~1 000 mg/L的50%氟啶虫胺腈WG对桑粉虱成虫处理5 h的致死率为86.22%~96.43%,其LC50为122.251 mg/L,而125~ 1 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对桑粉虱的卵无明显作用,但可延迟孵化时间。3龄起蚕取食50%氟啶虫胺腈WG以50~200 mg/L处理的桑叶72 h累计中毒死亡率为24.44%~76.67%,LC50为91.158 mg/L,属于中等毒性农药;其亚致死剂量20、30和40 mg/L可延长4、5龄期0.5~1.0 d,其高浓度处理的全茧量、茧层量、蛹重和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氟啶虫胺腈;家蚕(Bombyx mori);桑粉虱(Bemisia myricae);毒力

中图分类号:S482.3;S8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2-290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2.022

Toxicity of New Pesticides Sulfoxaflor against Bemisia myricae and Safety Evaluation to Bombyx mori

XIE Dao-yan,YANG Zhen-guo,ZHOU Chun-tao,CHAI Jian-ping,DA Ai-si,NI Jing,JIANG Xiu-jun,LUO Yan-jie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 Apida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engzi 661100,Yunnan,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oxicity of sulfoxaflor against Bemisia myricae and its safety to Bombyx mori,the toxicity of 50% sulfoxaflor WG against Bemisia myricae adults and eggs were tested by residual films and leaf dipping method. And the acute toxicity and sublethal dose of 50% sulfoxaflor WG to the effect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of Bombyx mori were evaluated in laboratory by using intake poisonous leaf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atality rate of 250~1 000 mg/L of 50% sulfoxaflor WG treatment 5 h against B.myricae adults was 86.22%~96.43%,and the LC50 was 122.251 mg/L.There was no obvious effect of 125~1 000 mg/L 50% sulfoxaflor WG to B.myricae eggs,but it could delayed incubation period.The cumulative poisoning mortality rate of 50~200 mg/L of 50% sulfoxaflor WG treatment 72 h against 3 instar silkworm was 24.44%~76.67%,and LC50 value was 91.158 mg/L,which was belonging to medium toxic pesticides.Sublethal doses of 20,30,and 40 mg/L of 50% sulfoxaflor WG could prolong the 4,5 instar 0.5~1 d,while its high concentration processing of cocoon weight,cocoon shell weight, pupal weight and body weight of silkworm slee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ast.

Key words:sulfoxaflor;Bombyx mori;Bemisia myricae;toxicity

家蚕(Bombyx mori)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经济昆虫,长期的室内人工饲养,导致抗逆性差,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食物等的影响,且对农药极为敏感[1]。家蚕农药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制约蚕桑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在新农药推广中对家蚕毒性不明、用法不当而造成家蚕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逐年加重趋势,近年来关于农药对家蚕毒性与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马惠等[3]在室内研究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和风险评价时发现溴虫腈对家蚕毒性很低,是一种可供桑园选择使用的杀虫剂。频繁和不科学地使用农药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加大其防治难度。在防治桑园病虫草害的同时,化学农药也会对家蚕的饲料——桑叶生长过程中造成污染,许多化学农药多为广谱性杀虫剂,对家蚕的危害性极大[4]。因此,寻找对桑树害虫高效、广谱,且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对养蚕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新型磺酰亚胺类杀虫剂。氟啶虫胺腈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胆碱受体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可经叶、茎、根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且与其他化学类别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该杀虫剂的杀虫范围较广,可用于防治棉花盲蝽、蚜虫、粉虱、飞虱和蚧壳虫等[5-7],且高效、快速、残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刺吸式害虫,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毒性低[8]。氟啶虫胺腈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对桑园桑粉虱(Bemisia myricae)的防控效果及其对家蚕的安全性尚不明确。据此,本试验测定了新型杀虫剂50%氟啶虫胺腈WG不同浓度对桑粉虱成虫、卵的毒力,并明确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该杀虫剂能在桑园中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体

桑粉虱采自标准试验桑园;家蚕品种为菁松,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良种繁育中心提供。

1.2 供试药剂

50%氟啶虫胺腈WG(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将药剂用去离子水稀释为10 g/L的母液,试验时再将此母液进一步稀释为所需的浓度。

1.3 试验方法

1.3.1 桑粉虱成虫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参照慕立义[9]试管药膜法并加以改进。桑粉虱的收集和接虫采用柴建萍等[10]的方法。将氟啶虫胺腈WG先用1 mL去离子水溶解,然后再用丙酮稀释为1 000、500、250、125和62.5 mg/L为供试液,以丙酮为空白对照。在10 mL的平底试管中加入0.5 mL药液,将试管滚动使药液在试管内壁均匀分散形成药膜,待药液干后,每支试管内接入20~30头桑粉虱成虫。试管开口端用棉布封口,向下倾斜35°置于光照培养箱内(26±1) ℃、相对湿度75%、14 h光照10 h黑暗交替条件下饲养观测。处理5 h后检查结果,在显微镜下用零号毛笔轻触虫体,附肢不动的成虫记为死亡,记录总供试虫数和死虫数,并求出毒力回归方程、LC50及95%置信限。

1.3.2 桑粉虱卵的活性测定 采用叶片浸渍法[11],将采集有较多桑粉虱卵的新鲜桑叶,剪取一定数量带桑粉虱卵的叶片。将50%的氟啶虫胺腈WG用去离子水稀释成62.5~1 000 mg/L 5个等比系列浓度,用去离子水作对照共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将带有粉虱卵的叶片分别浸入供试液中,轻轻振荡5 s后取出,把叶片放在滤纸上,然后放入垫有湿布海绵的铁盘子里,盖上塑料薄膜(薄膜用针刺小孔)置于(26±1) ℃、相对湿度75%、14 h光照10 h黑暗交替条件下的培养箱内,统计观察120、144、168 h后各处理的孵化情况,直至对照处理全部孵化为止。

1.3.3 急性毒性测定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试验设50%氟啶虫胺腈WG系列浓度为200、100、50、25、12.5和6.25 mg/L 6个浓度,去离子水为对照,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3龄起蚕。桑叶去除叶柄后,用刀切成细条状待用,每个重复称取5 g桑叶,用5 mL供试药液喷洒拌均,晾干后饲喂家蚕,添食毒叶后观察24、48和72 h的累计中毒死蚕率,并求出72 h时的LC50。

1.3.4 慢性毒性测定 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选择LC5、LC10、LC15等3个亚致死剂量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其浓度分别为20、30、40 mg/L,以去离子水为对照。桑叶去除叶柄后,置于不同浓度处理液中5 s后捞出待晾干后饲喂家蚕。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4龄起蚕,连续添食毒叶一个龄期,每天观察记录中毒死亡率,眠期选择10头眠蚕称重,眠起后改喂无毒新鲜桑叶直到上蔟,上蔟后一周采茧调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重等指标。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均由Excel 2003和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性,几率值法计算毒力回归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50%氟啶虫胺腈WG对桑粉虱成虫的室内毒力

50%氟啶虫胺腈WG的5个浓度(1 000、500、250、125、62.5 mg/L)处理对桑粉虱成虫的影响见图1。处理后5 h观察不同浓度对桑粉虱成虫的致死率,其中250~1 000 mg/L对桑粉虱成虫的致死率最高,致死率为86.22%~96.43%,而62.5~125 mg/L的致死率为29.53%~41.84%,对照的致死率为2.38%,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4.093+1.961x(?字2=8.862,P=0.034),LC50为122.251(69.933~180.683) mg/L,因此50%氟啶虫胺腈WG对桑粉虱成虫的毒杀效果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

2.2 50%氟啶虫胺腈WG对桑粉虱的杀卵作用

50%的氟啶虫胺腈WG不同浓度对桑粉虱卵孵化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调查168 h后,50%的氟啶虫胺腈WG各处理的孵化率与去离子水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50%的氟啶虫胺腈WG在125~1 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对桑粉虱的卵无明显毒害作用。但50%氟啶虫胺腈WG处理120和144 h后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的孵化率,说明50%的氟啶虫胺腈WG可以抑制桑粉虱卵的孵化,延迟孵化时间。

2.3 50%氟啶虫胺腈WG对家蚕的急性毒性

用不同浓度50%氟啶虫胺腈WG药液处理桑叶,饲喂3龄起蚕1次后改喂无毒桑叶,观察处理24、48、72 h的中毒症状及累计中毒死亡率,其结果见表1。高浓度处理区家蚕出现吐液、摆尾、拒食、头大、尾缩、尾翘等不良症状,低浓度处理区未出现中毒症状。家蚕中毒死亡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处理48 h的家蚕中毒死亡数高于24 h的死亡数,处理72 h的死亡数无明显变化,其25~200 mg/L浓度处理的累计死亡率达1.11%~76.67%,而6.25~12.5 mg/L浓度处理72 h的家蚕未出现中毒死亡现象。处理72 h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5.895+3.008x(?字2=12.996,P=0.011),LC50为91.158(66.291~130.288) mg/L,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化学农药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可知,该杀虫剂对家蚕属于中等毒性农药。

2.4 50%氟啶虫胺腈WG对家蚕幼虫生长历期的影响

家蚕取食50%氟啶虫胺腈WG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桑叶,其发育历期见表2。其中亚致死浓度40 mg/L处理的上簇时间均比对照推迟,并且各龄期的幼虫生长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龄期3个亚致死浓度均比对照延迟0.5~1.0 d,5龄期40 mg/L延迟0.5 d,20、30 mg/L浓度处理与对照无差别。推断高浓度50%氟啶虫胺腈WG药液可能会抑制家蚕的生长发育,延迟发育历期。

2.5 50%氟啶虫胺腈WG亚致死剂量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

50%氟啶虫胺腈WG 3个亚致死浓度对家蚕经济性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体重、眠蚕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各浓度药液处理的桑叶饲喂4龄家蚕后的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眠蚕体质量,且各浓度药液处理间眠蚕体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眠蚕体质量随药液浓度的增高而递减。其LC15和LC10处理的全茧量、蛹体重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性的下降,本试验结果与鲁兴明等[12]研究结果一致。但50%氟啶虫胺腈WG各处理对家蚕的茧层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是对家蚕眠蚕体的发育影响较大。因此,50%氟啶虫胺腈WG在30~40 mg/L的范围内,其对家蚕的经济性状有显著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WG的5个浓度处理对桑粉虱成虫培养5 h,其250~1 000 mg/L对桑粉虱成虫的致死率达86.22%~96.43%,而62.5~125 mg/L的致死率为29.53%~41.84%;而对桑粉虱卵孵化的抑制效果与去离子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处理120 、144 h后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50%的氟啶虫胺腈WG可以抑制桑粉虱卵的孵化,延迟孵化时间。50%氟啶虫胺腈WG对家蚕属于中等毒级农药,其25~200 mg/L处理72 h后的累计家蚕死亡率达1.11%~76.67%,同时处理区蚕出现吐液、摆尾、拒食、头大、尾缩、尾翘等不良症状,而6.25~12.5 mg/L处理区未出现中毒死蚕数和中毒症状。在3个亚致死剂量LC5、LC10、LC15连续添食1个龄期后,LC15(40 mg/L)处理区的上簇时间均比对照推迟,并且各龄期的幼虫生长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即4龄期3个亚致死浓度均比对照延迟0.5~1.0 d,5龄期LC15延迟0.5 d,其他2个亚致死浓度LC10和LC5处理区与对照相比无差异。但是3个亚致死浓度对家蚕的眠蚕体质量影响较大,而对茧层率无影响;其中LC15和LC10处理对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建议该药剂在田间防治桑粉虱害虫时主要针对桑粉虱成虫,而防治桑粉虱卵时另选其他药剂,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蚕桑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由于家蚕长期在室内饲养,其对农药十分敏感,经常发现在防治桑树害虫时因盲目使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使桑叶无法养蚕的现象,对养蚕业的风险较大[13]。桑树与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间种及混种,农作物害虫防治用药也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桑叶。因此,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家蚕的安全性,这就导致了许多常用农药不能在桑园内及桑园附近的菜地及其他经济作物上使用。家蚕中毒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拒食、乱爬、吐液,痉挛后麻痹死亡;另一种是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齐、蚕体虚弱、不结茧或结畸形茧,一般不易察觉,但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导致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因此,桑园害虫及周围农田害虫的防治用药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所以选择对家蚕安全的药剂,不仅对防治桑树害虫有重要意义,也为桑园周边农田防治害虫避免误伤家蚕提供了保障。

50%氟啶虫胺腈WG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新型磺酰亚胺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而发挥杀虫功能,且目前未发现与其他化学类别的杀虫剂有交互抗性。亚致死剂量是一个剂量区间,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其取值不同[14],而不同药剂因作用机制、环境条件差异对家蚕的生理和行为的影响也不同[15,16]。3个亚致死浓度对家蚕的茧层率无影响,但是对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等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LC15、LC10、CK、LC5;对蚕体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LC15、LC10、LC5、CK。

综上所述,50%氟啶虫胺腈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的毒性虽然较低,但家蚕不宜长期地高浓度取食含药残留的桑叶,否则会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造成显著性影响,但低浓度处理对家蚕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小,其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反而高于对照,说明该药剂高浓度有抑制家蚕生长、低浓度有刺激家蚕生长的作用。罗一权等[17]报道多种药剂在不同剂量的作用下,对昆虫都可表现出毒杀、抑制及刺激生长的作用。王彭等[18]用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试验证明,其对水稻褐飞虱防治效果较好;石小丽[19]在2010年世界农药会议新品种上介绍氟啶虫胺腈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该药剂在其他作物上对害虫防治效果较好,且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毒性低,但在我国养蚕业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要系统的田间药效试验加以检验,其杀虫谱、对家蚕成虫产卵、卵的孵化率及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NATH S. Changes i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hemolymph and fat body of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L.,exposed to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J].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0,68(3):127-137.

[2] 朱九生,王 静,乔雄梧,等.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8,28(7):3334-3343.

[3] 马 惠,王开运,王红艳,等.溴虫腈对家蚕和桑树害虫的毒力比较[J].昆虫学报,2006,49(4):599-603.

[4] 马 惠,王开运,刘 亮,等.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5):15-17.

[5] 崔元英.50%氟啶虫胺腈WDG对棉花盲蝽蟓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2,2(2):14-16.

[6] 赵冰梅,马江锋,何卫疆,等.50%氟啶虫胺腈WG对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6):56-58.

[7] 林仁魁,邹华娇,吴德飞.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J].农药,2012,51(8):619-620.

[8] 钱文娟,石小丽.陶氏新品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问世[J].农药市场信息,2010,4(23):35.

[9] 慕立义.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49-51.

[10] 柴建萍,白兴荣,江秀均,等.一种桑粉虱成虫生物测定的成虫收集及接虫的方法[P].中国专利:CN102860292A,2013-01-09.

[11] 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5-16.

[12] 鲁兴明,周 勤,周金钱,等.微量氯氰菊酯对家蚕的毒性[J].农药学学报,2003,5(4):42-46.

[13] 王小艺.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J].世界农药,2004,26(3):24-27.

[14] 王照红,杜建勋,梁明芝,等.几种桑园常用杀虫剂对家蚕的残毒期试验[J].蚕业科学,2002,28(2):146-150.

[15] 李保同.六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1,3(3):83-85.

[16] 司树鼎,王开运,林荣华,等.25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和中毒症状观察[J].蚕业科学,2007,33(3):422-426.

[17] 罗一权,周孝剛.毒杀剂、生长抑制剂和刺激剂——几种常用农药的非致死剂量对桑蚕的生物学效应试验(初报)[A].中国昆虫学会学术讨论会会刊[C]. 1962:224-225.

[18] 王 彭,黄新培,谢忠能,等.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J].农药,2012,51(10):760-762,770.

[19] 石小丽.2010年世界农药会议新品种——氟啶虫胺腈[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0,14(6):42-43.

猜你喜欢

家蚕杀虫剂桑叶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桑叶迷宫
杀虫剂,别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