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年甘薯品种国家鉴定情况分析

2015-08-13王连军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甘薯

王连军等

摘要:根据2005~2014年国家鉴定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品种的公告资料,对10年期间鉴定品种进行归纳和剖析,结果表明,近10年鉴定的106个甘薯品种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放任授粉和定向杂交,利用率最高的亲本是徐薯18和金山57,由它们育成的品种占总育成品种的15.1%。通过研究国家品种鉴定现状,总结国家甘薯育种经验,对未来品种试验鉴定工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品种鉴定;骨干亲本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2-284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2.08

Analysis on Registered Sweet Potato Varietie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4

WANG Lian-jun, LEI Jian, SU Wen-jin, CHAI Sha-sha, YANG Xin-sun

(Institute of Food Cor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The data of the announcement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sweet potato varieties from 2005 to 2014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106 registered varieties in last decade, they are mainly progeny from traditional crossbreeding and opening pollination. Xushu 18 and Jinshan57 is both the most widely utilized corner stone parent in sweet potato breeding of China. Derivative from them accounted for 15.1% in the same period cultivar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questions, some suggestions had been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se issues.

Key words: sweet potato(Dioscorea esculenta); registered variety; corner stone parent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农作物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1,2]。良种在中国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50%,新品种的选育是种业的龙头和核心,也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技术支柱和保证[3]。近30年以来,中国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品种改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育成了大量新品种,其中徐薯18和南薯88的育成,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甘薯种植以从国外引进品种为主的格局[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品种的更新速度加快,对甘薯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国甘薯品种鉴定的历史及现状,将对甘薯遗传改良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国家2005~2014年国家甘薯品种的鉴定公告资料,着重分析了近10年所鉴定品种的性状特点,分析和探讨甘薯新品种的来源和骨干亲本的利用情况,为今后甘薯新品种选育和中国甘薯科研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2014年国家鉴定甘薯品种资料来源于国家甘薯品种与产业化网站(http://www.xushu18.net),2005~2014年中国鉴定的甘薯品种见表1。

1.2 分析方法

对2005~2014年国家鉴定甘薯品种公告资料中的品种数量、品种类型分布、品种来源和骨干亲本利用等的分析和处理通过Excel 2003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数量与类型分布

据统计,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共鉴定甘薯品种106个,详见图1。其中提前鉴定品种出现的年份在2005、2006、2008、2010、2012和2014年,主要集中在偶数年份,品种数量在2~8个之间,总计37个品种,平均每年为6.2个。奇数年份鉴定品种数量在8~20个之间,总计66个品种,平均每年为13.2个。奇数年份鉴定品种的数量显著多于偶数年份,是偶数年份鉴定数量的2.14倍。从2005~2014年中国鉴定甘薯品种的变化情况看,鉴定品种数量没有明显或增或减的趋势。但是2006~2009年呈逐渐增加趋势,2011年鉴定品种数量最多,达到20个,占10年总数的18.9%。

从图2可知,鉴定的甘薯类型中有淀粉型品种30个,占总鉴定数的28.3%;食用型品种29个,占27.4%;兼用型品种16个,占15.1%;叶菜型品种14个,占13.2%;食用型紫薯品种9个,占8.5%;高花青素型品种5个,占4.7%;高胡萝卜素型品种3个,占2.8%。

2.2 品种来源分析

甘薯新品种选育采取的方法有放任授粉、定向杂交、芽变和系选。从2005~2014年中国鉴定甘薯品种变化情况看,通过放任授粉方式鉴定的新品种数量为64个,占总鉴定数的60.4%;通过定向杂交方式鉴定的新品种数量为40个,占37.7%;通过芽变方式鉴定的新品种数量为1个,占0.9%;通过系选方式鉴定的新品种数量为1个,占0.9%。放任授粉和定向杂交是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其中通过放任授粉方式选育的新品种数量最多。

2.3 已通过省级鉴定的申请国家级鉴定分析

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共鉴定甘薯品种106个,其中已经通过省级鉴定的有30个,占鉴定总数的28.3%。这30个品种分布在11个省份,福建13个,占43.3%;江苏3个,占10.0%;浙江2个,占6.7%;河南2个,占6.7%;四川2个,占6.7%;广西2个,占6.7%;山东2个,占6.7%;湖北、陕西、重庆、湖南各1个,分别占3.3%。福建是利用已获得省级鉴定后申请国家鉴定最多的省份(图3)。

2.4 共同选育品种分析

2005~2014年中国共鉴定106个甘薯品种中有共同选育品种18个,占鉴定总数的16.7%(表2)。这18个品种全部是由2个单位共同选育出来的,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参与共同选育的品种最多,达8个,占所有共同选育品种的44.4%。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还建立了国家级甘薯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 221份资源,是目前国内保存甘薯资源最多的单位,这些种质资源为优异育种新材料的创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2.5 骨干亲本的利用

徐薯18和金山57是利用率最高的两个亲本材料,其次是徐781。其中,利用徐薯18选育出来的品种共计8个,有渝紫263、皖苏31、徐薯25、漯徐薯8号、漯徐薯9号、农大6-2、徐紫薯3号和徐紫薯4号,占所有选育品种的7.5%;利用金山57选育出来的品种也是共计8个,有龙薯10号、泉薯76、龙薯21、金山208、榕薯756、莆薯14、桂粉3号、金薯2号,同样占7.5%;利用徐781选育出来的品种共计6个,有商薯103、徐薯25、漯徐薯8号、徐薯26、漯徐薯9号、商薯7号,占所有选育品种的5.7%。徐薯18、金山57分别呈现地域特点,徐薯18的利用集中在北方薯区和长江流域薯区,徐781的利用全部集中在北方薯区,金山57的利用全部在南方薯区。徐薯18是近10年内利用率高同时也是利用范围最广的骨干亲本。

3 讨论

1)近十年来,虽然选育审定的甘薯品种数量较多但种质资源仍匮乏,选育出的突破性品种较少。经过甘薯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甘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育成品种的数量、品质、抗性都有明显提高,生产上保持着较大的推广面积,对中国甘薯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尽管中国育成的甘薯品种数量多,但是突破性品种数量并不多,主要原因是遗传资源贫乏。亲本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关键[6-8],所以应广泛搜集各种甘薯种质资源,充分利用甘薯近缘野生种创造出育种急需的优异种质材料[9,10]。

2)核心亲本的利用过多,导致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降低。由于美国优良农家种南瑞苕和日本优异品种胜利百号作为亲本的广泛应用,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育成品种的94%具有南瑞苕和胜利百号的血缘,遗传基础十分狭窄[11]。李强等[9]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发现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育成主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依然很低。甘薯品种选育中存在某些亲本过度利用,导致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种现象在小麦育种过程中也存在[12,13]。通过分析2005~2014年的鉴定品种,发现也存在徐薯18、金山57和徐781被过度利用的情况,这个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甘薯育种中加以重视。

3)加大甘薯新品种保护,建立并完善甘薯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机制。中国在开展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应该加大对新品种的保护。甘薯新品种的保护能够使甘薯育种单位及个人、种子企业从中得到实惠,增强实力,激发培育和推广新品种的积极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14]。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是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基础和授权的科学依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DUS测试主要是以植物的表观形态特征作为指标,测试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周期较长。而分子标记具有多态性高、测试周期短、不受环境影响、可选择的标记数量多等显著优势,成为新品种测试审查和品种鉴定的发展方向[15]。甘薯产业的发展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形态特征结合分子标记的DUS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龙江,熊启泉.中国种业开放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7-17.

[2] 王晓蓉,宋治文,张要武,等.天津市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的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87-90,106.

[3] 曾宪平,何 芳,吕建群,等.2001—2010年四川省杂交水稻审定品种的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3):361-367.

[4] 李 强,刘庆昌,马代夫,等.中国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趋势[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2):253-259.

[5] 马剑凤,程金花,汪 洁,等.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1-5.

[6] 徐一兰,唐海明,官春云,等.我国棉花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5,(5):342-346.

[7] 刘 丹,王嘉宇,孙 健,等.利用InDel和SSILP标记分析北方粳型超级稻的遗传组成[J].中国水稻科学,2014,28(2):148-154

[8] 李爱贤,刘庆昌,王庆美,等.中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09(1):38-42.

[9] 李 强,刘庆昌,马代夫.甘薯近缘野生种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分子植物育种,2006,4(6):105-110.

[10] 曹清河,张 安,李 鹏,等.甘薯近缘野生种的抗病性鉴定与新型种间杂种的获得[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2):224-229.

[11] 陆国权.中国甘薯育成种系谱[J].中国甘薯,1990(4):26-28.

[12] 李 强,马代夫,刘庆昌,等.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初步构建与利用[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2):48-52.

[13] 朱有朋,郭春燕,孙文鑫,等.小麦骨干亲本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50-54.

[14] 李 强,马代夫,李洪民,等.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J].杂粮作物,2005,25(1):24-26.

[15] 张肖娟,孙振元.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的发展现状[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2):247-252.

猜你喜欢

甘薯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试析鲜食甘薯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控措施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我国甘薯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效突出
涂膜结合冷藏对鲜切甘薯抗氧化性的影响
β-淀粉酶酶解甘薯淀粉条件分析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