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边境农村地区留守幼儿情绪发展能力研究

2015-08-13林思瑾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林思瑾

【摘 要】本文讨论了留守幼儿情绪发展以及造成的结果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幼儿情绪反应、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心理与性格、独立性、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性等,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让大家对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广西边境农村地区 留守幼儿 情绪发展能力

儿童阶段,各种能力都处于起步发展的时期,对于儿童情绪而言,这个时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所有的刺激都让儿童感到新鲜,不论是好是坏,幼儿都会照单全收,所以这时期成人需要格外注重幼儿接受事物的好坏,包括情绪是否良好发展。留守幼儿在十年前还只是占儿童总数的少数,而在今天来说,留守幼儿现象却已司空见惯,而其造成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情绪反应异常、性格孤僻偏激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让人们认识了留守幼儿一些优秀的特质。

一、留守幼儿发展基本情况

(一)留守幼儿情绪反应

通过对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留守幼儿在遇事时的情绪反应是较为强烈的,他们遇事大多都会选择哭闹等方式来逃避问题或者达到其目的,也有少数一部分幼儿情绪发展较为缓慢,情绪反应是较为迟钝或者冷淡的。例如说,一些留守幼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并不会感到不满或者生气,只是表现出不在乎、漠不关心的情绪,这样的异常情绪通常会出现在成人世界里,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常会表现出不在乎或者是隐忍的情绪,而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情绪反应太过异常。当幼儿特别是留守幼儿出现这样的表现,成人就该极其重视了。

(二)留守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包括社会交往技巧、社会适应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从这三个维度来看,留守幼儿的发展是较为缓慢的。例如,就交往技巧来说,问卷结果显示,80%的幼儿不懂得如何与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更多的是退缩或者拒绝。心理学上,社交退缩是指幼儿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社交退缩的孩子不仅是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难以应付各种人际交往情境,也极度缺乏自信。而留守幼儿社交退缩是非常多的,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或是不愿与人交往都是社交退缩的原因。

(三)留守幼儿的心理与性格

通过问卷访谈和实际观察,得出留守幼儿的心理问题确实是比普通幼儿多一些,特别是因为爱的缺失感和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的心理不平衡和心理发展畸形。由于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性格孤僻和偏激也占较大的比率,在幼儿阶段,性格孤僻表现是较为明显的。例如,通过追踪观察法得到的案例:李梦宜是一个中班5岁的留守女孩,对于已经在幼儿园待过一年的孩子来说,她的性格是属于较为孤僻的。她每天早上进入教室都是默默地走进来,找个角落里坐着,眼睛总是注视着电视,也没有与人交流,对于教师的询问,也只是点头摇头,面对别的孩子的邀请,也只是冷漠地无视,拒绝是她最明显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属于活动性差,虽然说很容易照看,但是并不属于幼儿正常发展的特征,而且一味地拒绝与外界则是这类孩子最大的问题,需要成人格外关注。而在幼儿阶段性格偏激特征表现不是最明显的,到了初中阶段才显得非常突出。幼儿阶段,留守幼儿偏激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脾气暴躁,与孤僻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压抑情绪,一个是过分放大情绪,都是不符合这个阶段幼儿的正常发展的。

(四)留守幼儿的独立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从这个方面分析留守幼儿,他们的表现是较好的。特殊的家庭環境让幼儿从小就习惯独立,虽然说学前的幼儿在行动和能力上还没办法独立,但是这种是深入思想的独立意识,学前阶段的独立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独立意识的发展,势必会推动着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一个擅长独立思考的幼儿,问题解决能力远比普通幼儿强。在这点上,留守幼儿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留守幼儿情绪调控发展建议

(一)对于3~6岁的幼儿情绪发展的建议。1.帮助幼儿理解情绪,鼓励其恰当表达。设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2.注重不良情绪的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共情能力。3.更多地懂得人的情绪种类和原因,理解“心情”的概念。会适宜地表达自己的心情,管理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并初步理解他人的情绪。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情绪,会安抚情绪不好的同伴。培养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美感、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这就要对留守幼儿要更加着重培养,使其情绪发展走向正常的阶段。另外,可以针对留守幼儿,制定一个情绪控制的计划书,采用强化与消退的方法,来让幼儿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或者帮助其情绪反应正常化。

(二)对于有社交退缩的留守幼儿,则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幼儿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幼儿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孩子不要粗暴,以免使孩子恐惧不安,害怕与人接触。应对幼儿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现象,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退缩行为。开设专门针对社会交往技巧的主题课程,让幼儿有机会多参加练习和实践,对于有特别社交困难的幼儿,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以便其能更好地学会社交技巧,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其更多的交往行为。

(三)对于留守幼儿心理与性格的问题,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留守幼儿感受到成人对他的重视与关注,弥补其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幼儿教师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对留守幼儿的关注,但不要过于明显,以免造成差别化,伤害到留守幼儿敏感的心灵。另外,可以在班上增设一条个别谈话的班规,教师针对需要帮助的幼儿特别是留守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调节。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加强对留守幼儿的认识,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展开个别谈话。

(四)针对留守幼儿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及时与其家长沟通,让家长重视留守幼儿的发展,教会家长如何处理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家园合作,可以让留守幼儿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45-63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