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2015-08-13景朝英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高中数学

景朝英

【摘 要】由于对数学知识理解不足等原因,数学学困生的人数在高中阶段明显增多,高中数学难,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数学是三大重点基础学科之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因此,本文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汀曾经说过:“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习惯的巨大力量是不可置疑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了很多年,拥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可是,这些习惯并不一定就有利于学习,甚至可能带来负面的学习影响。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学习,边听歌边学习,这些一心两用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频繁地开小差,而他们的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愈发吃力。再比如,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如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课时,学生在审题时忽略题目所规定的长轴、短轴的范围,导致解题困难,甚至无法解答。

2.学生屡战屡败,对数学失去信心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可能并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并且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打击,加之中国现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模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无是处”这种自卑感。长此以往,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产生怀疑,甚至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自信心的学生,成绩自然无法得到提高,而这显然是恶性循环,即是所谓的“越差越差,破罐破摔”。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地探索、研究数学的奥妙。学生把数学当作爱好,便会自主地对数学进行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数学兴趣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比如对称美,等等。其次,教师应把生活带入数学课堂,如在学习《概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改编一定的习题,如栽种树苗的成活率等。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化难为易,联系生活,更加容易掌握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深厚兴趣。

2.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方法指导

做任何事,只是空谈,空有热情都是行不通的,方法是做事成功的基础之一。学习数学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学困生对数学同样感兴趣,困扰他们的往往是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学困生用笨方法解了一个小时的题目时,学优生可能只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解出同样的题目。如在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有的同学可能反复运用割补法,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可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而有的同学则可能利用定积分简单轻松地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或者自习时,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技巧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

3.加强课外辅导,提高学困生成绩

在课堂上教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学困生可能无法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在课下的学习也感觉更加吃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外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保证学困生能够领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内容,避免学困生成绩一落千丈。另外,教师在课外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教师的烦躁、不耐烦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甚至会使学困生产生自卑感,这并不利于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外辅导的时间,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睦融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使学困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4.利用个性化评价机制激励学困生

适当的激励必不可少,对学困生而言激励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教师的夸奖称赞会使学生更加努力,更加想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但是,对学困生的称赞不应该脱离实际,而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去合理恰当地表扬鼓励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中称赞学生。如“你又进步了,真为你高兴!”或者“字写得很漂亮,加油!”甚至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中写眉批,如“这道题你能尝试不同的做法,老师真为你高兴。”等等。当然,对学生的激励还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在全体学生面前对学生进行表揚会使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找到自尊和自信。但,个性化的评价机制不仅仅只是表扬,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困生进行善意的批评和提出真诚的建议。如,“这道题目少写了一个小数点,又粗心了是不是?”或者“你试一试这道题还有其他更简单的解法吗?”诸如此类的善意批评会使学生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进步得更快。

三、结语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是正常现象,教师切忌急躁,一心只要成绩,须知“欲速则不达”。每一个数学学困生的都是潜力股,教师要自信且相信数学学困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魅力数学的天堂。

【参考文献】

[1]程周. 浅谈如何突破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关”[J]. 青年文学家,2011(04) .

[2]戴长安.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J]. 新课程学习(下),2013(05) .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高中数学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