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5-08-13陈多忠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学自学教材

陈多忠

【摘 要】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我校提出了“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三段”就是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即先“学”后“导”再“测”,“三段”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后的“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六步”是指具体操作程序,即包括定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六个步骤,它是“三段”的细化。

【关键词】三段六步 地理教学 运用

近几年来,在全国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等等,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很多学校派出一线老师到先进教育地市考察,回来后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求老师必须套用执行,自以为得法,结果却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只套用一种模式怎么可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许多地理教师一味地套搬模式,模式也由此变性,已经违背了该模式的初衷。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起,我校提出了“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在各学科中应用。该模式着眼于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交流、积极互动,使学生能在思维、能力等各方面得以发展,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在该模式中,“三段”就是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即先“学”后“导”再“测”,“三段”主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后的“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六步”是指具体操作程序,即包括定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六个步骤,它是“三段”的细化。三年多来,在研究、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又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加强了“自学指导”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求知识,真正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事实证明,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和运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以课本文字和图表为主,自主梳理教材知识(自学阶段)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因此,地理课堂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课本就成为学生最佳的自学材料。先出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认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限时分析、归纳,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针对性强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自学,依次找到提纲要求的基本内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形成对教材知识的综合把握。学生目的明确,积极性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环节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让学生相互交流、比较,从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学氛围。接着,教师展示答案,让学生进行校正,同时也完成了自学督查的环节,为导学释疑这一步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展示材料和讨论主题,自主运用教材知识(讨论阶段)

材料的设置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掌握、理解课堂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这可以达到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升华,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一个落实教材知识点的过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这一环节,我是这样操作的:出示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材料,设置突破重点知识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围绕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第一步,学生按课前的分组,迅速调整好座位,为完成讨论做好准备。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由组长主持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认真聆听他人的意见,并由组长做好记录。第三步,教师巡回走动,并也作为小组一员参与到小组的讨论活动当中,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肯定与否定。第四步,每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进行回答。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讨论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来,结合教材知识、原理、规律,进行讲解和校正,并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地开展课堂讨论,甚至是不同观点的争论,教师的作用在于适当地引导、点拨、评价、调控、释疑,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对课堂进行科学调控,不至于课堂失控。但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也有一些弊端,就是课堂时间常常不够用,后面的内容可能没时间完成,这就要求老师要在课前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三、以考纲为依据,解惑释疑促能力(释疑阶段)

教师根据考纲,紧扣本节课考点,以突破重点知识为目的进行精讲。将学生自学、讨论过程中收集到的疑惑、问题贯穿于课本知识、能力提升之中,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深入分析本课的重点知识,形成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主线。然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结合教材知识特征,也可以精选一些精典习题,做到精讲精练。这样,学生的自学、研读、讨论、练习与教师的引导、点拨、释疑紧密结合,既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又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并提高了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还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基础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升。

四、针对教材知识和考点进行巩固训练(检测阶段)

课课有检测,课课有收获,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一堂课中,无论学生表现有多活跃,课堂气氛有多热闹,最终结果要落实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运用。所以,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检测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体验成功,知道不足,才能在以后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一环节,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的升华,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心中有数,为进一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积累经验。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靈活运用,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朱璇.浅议魏书生六步教学法[J].现代交际,2009(11).

[2]肖红军.“三段六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

[3]王勋.三段六步 养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J].读写算·教研版,2013(01).

[4]金雁.《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

猜你喜欢

导学自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