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一堂自主阅读课

2015-08-13孙丽屏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入侵者说明文课前预习

孙丽屏

在阅读教学中,我很重视课前预习,还把原先读课文前的一个问题“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改为“从课文中读出或划出了什么,为什么?”这两个小小的改动,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性,还为达到自主阅读的效果做了铺垫。

八年级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上这篇课文只用了一节课,而且课堂非常从容。首先,我重视了课前预习,像其他课文的预习一样,没有给预习提纲,让学生就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在作业本上写出预习所得。课堂上,我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在阅读中读出或划出了什么,为什么?按照座位依次交流了6个学生,就解决了这一课该解决的问题。

第一個学生:“我划出了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为这是本文的中心句,领起了下文。”“很好”,我及时肯定,“你还能说说这两层意思中,作者用了‘不仅……而且……,强调的是哪一层呢?”学生及时补充,强调了“而且”,下文重点就在说明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个学生:“我划出了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因为这一句话领起了下文,说明生物入侵的原因及途径。”

第三个学生:“我划出了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因为它是本段的中心句。”这一段较短,许多学生会意地点头。

我就势引导学生,理出本文的写作思路:引出说明对象——说明其危害——入侵的原因及途径——学者们对入侵的不同态度——采取的措施,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安排内容,水到渠成地弄清了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第四个学生:“我划出了最后一段的‘例如……因为它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美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措施。”我顺势追问,依次往前看,还有哪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短暂地思考后,有同学说,第二段蒲公英的例子,说明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学生通过学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我引导大家总结了本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本质特征、危害、入侵的原因途径、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第五个学生:“我划出了第三段的一个句子——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几乎与‘全不好理解,‘几乎是差点儿的意思,‘全是完整、完备的意思,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空前活跃。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矛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对原因的解说有点模糊。”我激动地说:“问题提得很有水平,你对语言很敏感,你的回答抓住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模糊的地方可能是我们大家的难点,不矛盾是肯定的,要仔细研究语言环境。从‘全字可以看出作者要强调‘入侵者没有天敌的制约,繁衍速度快、数量多、危害大,而从‘几乎一词又可以看出作者表意的客观、严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课文像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继续找找,联系前面的所学,掌握特点、规律,学以致用。”

第六个学生:“以前提到环保,我总是认为应该治理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发等现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大真是触目惊心,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水花生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一节课学习一篇课文,而且轻松愉快、得心应手,凸显了说明文的中心、顺序、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性的文体特点,引发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注重预习,事半功倍。我们知道,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反复备课、朗读课文、钻研教材等,即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也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课前预习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定位于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自学开始,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并定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为学而教,课堂上就会精彩纷呈。

思考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只要用心读了,谁都能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解说文章的中心,学生经思考划出的每一句话都有研究的价值。 “为什么”又有一定的难度,只有用心读,这个“为什么”才能击中要害回答。表现的欲望促使学生用心思考,温故知新,知识掌握更活了、更牢固了,相应的阅读能力也自然形成。在不同的碰撞交流中,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把学生的思维也引向了深入。

思考三:开放课堂,享受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帮助者、激励者、促进者,要试着少一些预设,顺应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要及时肯定。交流精彩的要及时鼓励,激发学习的热情;交流有阻碍的,要寻找时机点拨、引导、帮助,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学生用心阅读,同文本交流,同作者对话,才能悟出文句之意。这样悟出来的东西,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是学生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在悟的过程中也会涵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预习会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惑,学生会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既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入侵者说明文课前预习
说明文阅读专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入侵者”来袭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做好课前预习
“外星人”入侵档案之隐形入侵者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小行星2014 AA:地球的新年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