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创新

2015-08-13张相乐曾缇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创新

张相乐 曾缇

【摘 要】职业教育是为国家产业建设提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重视和实施职教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职教改革应从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创新

职业教育是为国家产业建设提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重视和实施职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和课程的改革是职教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把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依据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充分考虑地方和区域产业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以促进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一)建立专门的就业调研机构,探寻热门专业

在一定区域内,成立一个专门的就业调研机构,对近些年本地职教院校的就业状况做一个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了解职校生的就业趋向。

(二)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 确定多个改革创新的重点专业。

(三)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注重专业的实用性

專业设置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要重点建设面向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

二、教材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教育,因此其教材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一)开发新教材,创新教材应用

针对教学需求,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以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的呈现形式,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

(二)重视教材的实际操作性

教材的革新就要根据具体学科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减少一些繁杂理论的叙述,多一些实际操作的步骤。例如在讲解某一机械的操作时,只需要简单介绍其理论,重点要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三)企业参与教材的制定

要依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并按照课程教学项目化、实践教学任务化、技能训练标准化、实训项目生产化、顶岗实习岗位化的要求来编写适宜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三、课程设置

进行课程改革,其目标定位是关键,同时也要从课程结构的确定、课程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来考虑。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

职教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内容要“以能胜任某种岗位”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限度,不必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适度。

(二)课程结构的确定

课程结构的确定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目前较为典型的课程结构模式有“三元综合型”、“集群式模块”及参照“CBE/DACUM”课程开发的结构模式。

(三)课程模式的建立

课程改革的模式主要有:“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体现了课程的系统化。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作为促进教学有条不紊顺利实施的强大助力,在职教教学改革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

(一)职教教学模式要突出能力的培养

职教院校的教学模式要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要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运用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增强职业意识和提升岗位业务能力。

(二)职教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要根据专业的特点来确立适合的教学模式。例如汽车维修专业、模具专业等对实践的要求高,还需要很好地把握各个部件,就需要采取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的教学模式。

(三)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广泛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方法

合理选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建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直观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

积极实行分层次的学案教学,使学习目标一点点地实现,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推行“五给”教学理念

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去展示,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去争论,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们去攀登;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评价。

(三)利用网络来更新教学手段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很多资料及时放到网上,让学生随时都能学习;通过网络创设生产服务的模拟场景,特别是通过数字仿真、模拟流程、虚拟现实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知识、 技术和生产服务岗位。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对学生实施无批评评价、构建行动能力评价体系。

职教教育要得到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和课程的改革,教学和课程改革是一个繁杂而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改革做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然后一步步地来实施。相信通过对教学和课程的改革,职教教育定会得到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顾文莲.浅谈职业教育现状与改革途径[J].教育研究,2010(10).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创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