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2015-08-13林乾荣福建沙县南阳中心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情谊志愿军课文

林乾荣福建沙县南阳中心小学

提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林乾荣
福建沙县南阳中心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情感的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长期熏陶下,那些优美的词句,好的写作手法就会不知不觉地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这就是我的教学观——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中创新。读是前提,悟是基础,情是关键,创新是目的,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与练笔的写作能力。

一、读中感悟:掌握基本的的阅读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就理解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作者的思路不同,表达方法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我们就要教给学生抓住各类文章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读,去学习。比如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游记的基本知识,如必须交代清楚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浏览,按浏览的顺序抓住不同地点的风光特点记叙,学生懂得了这些,读游记类文章,就能很快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又如常识性文章《鲸》,是对某一事物的的形状、特点及生活习性的说明,一般具有语言简洁,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特点。阅读时可以从结果分析入手,让学生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并且边读边列提纲,用以训练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教材中还有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如《林海》《鸟的天堂》,这类课文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积累好词佳句;关于写人的文章,一般是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反映人物的品质、精神,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生阅读时,可以采用分析重点词句的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心的同时受到感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并要求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去感悟,去理解,让学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记住一些好词佳句,举例说明关于人和事的例子,能明辨是非。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了他们读的技能。

二、悟中生情:净化孩子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使学生在享受精神大餐的同时,洗掉心灵的尘埃,让他们的精神世界高尚起来。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表达了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教学中可抓住:“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会忘记?”这一句引导探究,让学生陈述事理,以切实明白“情感”与“事理”间的关系:之所以说老大娘与志愿军的情谊比天高、比海深,是因为她为志愿军打糕昏倒路旁,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之所以说小金花与志愿军的情谊比天高、比海深,是因为她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而牺牲,她妈妈牺牲时,她强忍泪水,而与志愿军分别时,她竟泪流不止;之所以说大嫂与志愿军的情谊比天高、比海深,是因为她给志愿军挖野菜时失去了双腿,为了送别志愿军,她拄着双拐,背着孩子,送了一程又一程。这样理解课文,体会中心,就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其情,理解其境,再通过分析评价,把文中的的语言和学生内心产生的感知形象有机地结合,在学生心中树立的形象就会更加高大。因此,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理解,并通过入情入境——通其心,感其境地朗读,领悟内容与中心,以达到“情自心中诵,情自口中出”的境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自然提高。

三、情中创新:发挥想象,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小作文

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小学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小学生从心灵的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启发学生去观察、感受和评估生活,就能实现文本阅读的超越,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小作文。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同学们通过有感情地读课文,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的悲惨,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时,我就对学生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多可怜呀,假如她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能把你想说的和想做的写下来吗?”这时学生们一个个思维活跃,再别上情境的感染,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小作文跃然纸上,使人看了,为之动情,并为学生有这样的爱心及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到欣慰。又如在教学《穷人》这课时,同学们通过预习,朗读,感悟到渔夫夫妇有着一颗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心,这时,我布置这样一题课外作业:“七个孩子在渔夫夫妇的教育下,将来长大成人了,你认为他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一个个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联系课文所表达的渔夫夫妇那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品质,正是在这种品质的熏陶下,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篇很感人的文章:有的写他们孝顺父母,有的写他们继承父业,有的写他们如何努力学习报达国家等等。这些文章写出了学生们的心声,写出了他们对这种美好品质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这类写景的文章,播放录音范读时,让学生闭目凝神。反复聆听,并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把看到的情景写下来。这类练习就为学生的习作开辟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想象和表达,使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说,乐于说,乐于写。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些课文应遵循“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中创新”这种教学方法,并长期实践,学生就会在课文面前发现自我,理解自我,展示自我,就会发现一个从未意识到的自我内心世界,在更大的精神空间内升腾起生命的火焰。我们的教学就会达到学生“乐学而思学,思学而会学,会学而乐写”的目的。

猜你喜欢

情谊志愿军课文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林宣佑:见证跨越海洋的中韩情谊
感受书中真挚的情谊
背课文
岁月如酒,情谊如酒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