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

2015-08-13刘慧芳河北赞皇县职工子弟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预设课题课文

刘慧芳河北赞皇县职工子弟小学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

刘慧芳
河北赞皇县职工子弟小学

在语文课堂倡导“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的今天,也不免出现课堂活跃时教师调控显现措施不力,多方互动时教师协调显得不知所措,过程评价时教师指示过分单调划一,课堂生成时教师引领显得游刃无紊,等等现象都表明新课程已经进入了泛化、形式化的境地,而大多数教师困惑重重,举步为艰,缺乏一般的处理方法和引领策略。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好课堂引领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课前预设,做好引领准备

阅读教学的课堂,其生成也好、互动也罢,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因此课前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课前预设是为了更好的课堂生成,有怎么样的课前预设就有怎么样的课堂生成。课堂上没有生成,或者生成不了,或者生成失败,都可以归咎于课前预设不够,同时,从课堂中的生成程度可以看出教师所拥有的教学水平和课堂引领技术。因此做好课前预设,准备引领心理,是把握好阅读教学方向的根本。课前预设引领可以考虑四个环节:

(1)课题预设。课题是文章的结晶,也是文章的灵魂,有的课题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小壁虎借尾巴》;有的课题可以看出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再见了,亲人》;还有的描写优美景色,如《夏夜多美》、《林海》等等。预设时要考虑好对课题的解读,引导学生读审和思考课题,理解和想象课题,质疑和反思课题,课题解读越充分,课堂生成或多方互动越有把握。

(2)初读预设。初读课文就是初次接触课文,这是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也算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光浅显地解决课题解读中的疑问,而且又会生发新的问题。预设中,第一要考虑疏通文本的障碍,读通读顺文本,第二要考虑理解文本的内容,读通读懂文本,第三要考虑体会文本的情感,读通读深文本。初读预设得越是充分,显示的课堂灵性就会越多,教师以学定教的机率越大,有利于教师采取恰当的引领方法,使课堂得以生成互动、动态发展。

(3)精读预设。精读就是深入接触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这是学生对课文的潜心体会,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升华环节。主要预设学习的内容,更多考虑学习内容过程中的潜心感悟,体现生成性,既要考虑到课堂生成性产生的多种可能,又要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多种假设,对难以预测的,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对易于生成的地方,做好心理准备,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调控生成。

二、重建课堂,抓住引领目标

教师必须抓住引领目标,重建灵动的阅读教学课堂,活化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舞台,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这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1)时空调控。阅读教学课堂的灵动就在于生成与互动,而它们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来说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这与教师的教学机智有着密切的关系。时空调控的涉及面很广,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即在什么时候生成与互动?在什么地方生成与互动?),有具体的内容和范围(即生成的是什么?怎么互动?互动到怎样的范围?怎样向教学目标靠得更近),有具体的主题和主体(即围绕什么生成与互动?由谁来生成与互动?),等等都需要讲究时间和空间的调控和教师的引领,同时应当考虑时空调控的“有效”性,就是说时空调控是有效的、有价值的,哪怕一个小小的预设,哪怕一次不起眼的回答,哪怕一点点辅助手段,只要是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点,随机应变,及时地调整预先的教学设计,生成新的学习内容,组织新的互动学习形式。

(2)问题生成。阅读教学是一个一个问题生成和解决以及得到精神提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集中在问题的生成,因此教师必须要研究问题生成的价值,尤其是在问题的关键点、生发点和空白点。例如文章特殊标点、关键词、中心句、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矛盾处和图文结合处,这些都是富有价值的问题生成地方,只要将这些地方关注了预设了,而且研究透了,对这些“点”实行多元解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品读和体悟,展开多方的对话与交流,那么就使“关键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生发点”生成新的思维训练,使“空白点”诱发学生添白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才能展现的舞台,阅读教学真正成为习得的过程。

(3)强化互动。一般来说互动是经常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每堂课都是在不断的不知不觉的互动中进行着。这里所强化的互动,力争体现教学的“需要”,不能随便的毫无意义的互动,什么时候安排互动,什么人进行互动,都要经过仔细地思考,特别要把握好互动的最佳时机。什么时候互动最好呢?在学生有互动的需求和愿望时,即课堂最“热场”或最“冷场”时,学生最得到“满足”或者最受到“挫折”时,智慧最需要“碰撞”或者“探究”时,需要强化互动,安排互动环节。最“热”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冷静地思考问题;最“冷”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分解问题,找准切入点;受“挫”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信心,勇创难关;相“碰”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孩子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化风采,这样围绕阅读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实际的互动才是有意义的,才可能取得互动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评价,丰富引领方法

新课程主张“以生为本”,作为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师更要考虑学生阅读价值,借助教学评价来引领课堂,助推课堂阅读效率。在此提供三种评价引领策略:

(1)目标化策略。教师要有明确的引领目标,就是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应从静态的、一维的、终结性和刺激性的评价向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和激励性的评价转变;应从注重智力评价向注重多元能力评价转变;应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向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转变。

(2)情感化策略。教师要用饱满的评价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首先是评价语言要煽情,幽默诙谐,轻松易懂,其次是评价体态要激情,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手势还是一个眼神,都要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3)激励化策略。运用过程和结果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加强教师与学生评价或学生间相互评价,促成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如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回答、平时作业等,激励学生勇攀一个个高峰。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预设课题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背课文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