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5-08-13贾丽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法教学方法

贾丽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

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贾丽娜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文章从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同行们探讨。分层次教学法、目标形成训练教学法、‘探究——探讨’教学等方法的产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分层教学;目标形成训练教学;“探究——探讨”教学

我们知道,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活动的方法,称之为教学方法。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好的教学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下面笔者谈谈对分层次教学法、目标形成训练教学法、‘探究——探讨’教学法的看法。

一、分层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中学生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二、目标形成训练教学法

在教学中,每课时均设计了“目标形成训练”这一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新授知识,形成能力,达到目标。作为可操作性很强的形成性训练,是“训”和“练”这一动态矛盾相互依托、激活、渗透、转化直到统一的活动。

目标形成训练的核心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点的设计要从能力训练着眼,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入手,训练的策略始终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主动性。训练过程要先后有序、层次清晰、衔接自然;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分明;反馈及时、高潮迭起。训练步骤要环环相扣、逐步递进,使师生的训练活动有张有弛、疏密有致。形成性训练的目标要求相对集中,体现阶梯性,即力求当堂达标,又要与单元目标一致,体现出整体性和反复性。

在目标形成训练中,教师要做好训练指导,理清解题思路,选择相应的方法,给出严密规范的解答。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想,独自发现和探索;要激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对学生解题中的“闪光点”,要充分肯定,发现错误要找出症结,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了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目标形成训练可采用题组训练、变式训练、一题多解训练、多题一解训练、纠错训练等多种形式。

三、“探究——研讨”教学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1985年提出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协同效应,它强调让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教学的难点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课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并在这个基础上写好教案。课堂上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探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轻易地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不用言语或表情去干扰学生的思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学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的心理设计一个蕴含着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实践活动,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到这个问题中来,迅速成为整个认识活动的主体。

(2)探究研讨,建立模型。学生只要沿着“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探究线索,注重同学之间的研讨与合作,就能发现问题中隐藏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

(3)求解反思,拓展应用。数学观察课结束前,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认识加以引申推广,用以解释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目标形成训练教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其产生探索问题的愿望和动力,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研讨”教学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外,还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