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空间与图形的规律性知识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15-08-13王洪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规律性平行四边形图形

王洪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在空间与图形的规律性知识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王洪芹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针对目前小学教学普遍存在的忽视学生好奇心、缺乏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我们侧重在空间与图形的规律性知识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针对性弥补这一欠缺。

空间与图形;规律性知识;探究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空间与图形的规律性知识中如何探究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探究欲,才能积极的去探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空间与图形的规律性知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知识经验,灵活创设课堂探究情境。低年级可以用童话故事引入,中高年级利用知识迁移,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或设下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教师提出问题:在长方形中可以用相邻的边长乘宽来计算它的面积,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吗?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但是很快就有学生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长和宽相交成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计算,有可能是底乘高。持两种意见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怎么办?很快就有学生拿起方格纸做实验。显然,对于这道题,底乘以高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这会不会是特例呢?能不能借助教师提供的各种平行四边形来验证猜想呢?联想到底乘以高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相似性,学生逐渐将探究的方向聚焦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上,主动探究出拼接、割补等方法。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乐于探究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探究

探究的方法很多如自主、尝试、合作、讨论、操作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智力水平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如:我们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不应该满足学生会用公式计算就行了。因为学生认识知识也需要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对此,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师设疑,学生猜想,观察比较,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平行四边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牢固的掌握新知识,还使学生学到一些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教师把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上。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概念清晰、印象深刻,同时又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时渗透给学生,为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这一系列的规律性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在认识过程中受到启发,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营造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之产生强烈的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1)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保持宽容与理解,给予鼓励与引导,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多一些赞扬与鼓励,消除师生间的无形的心灵鸿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与机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与意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又能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

四、增强动手操作,使学生乐于探究

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学生亲身经历了“看一看、比一比、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猜一猜、想一想”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和实验,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探索、理解数学,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探究,空间观念也易于形成和巩固。

五、倡导合作学习,提升探究效率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比较枯燥,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占有很大的优势,学生分工合作,节时高效,相互交流时又会激发灵感,学生不仅在体验中获得了知识,得出了结论,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得到的知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学生个体独立探索获得的体验,更为深刻,掌握的更为扎实。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保证探究的效果

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比较深层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我们老师这样才能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了。

七、交流、归纳、概括,内化探究的成果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和交往的能力。进而内化探究的成果。

通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第一乐趣,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学习。

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使

猜你喜欢

规律性平行四边形图形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图形
公证改革发展若干规律性认识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规律性探析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