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新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2015-08-13吴洋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灌输探究性新课程

吴洋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关于创新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吴洋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展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做好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成了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新课程;初中政治;创新教学

从新课程培训到新课程的实施,从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到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与创新中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角色,在吸收传统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育模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积极性的基础。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较低,学生学习缺乏动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政治教学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将政治知识和时事、历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和关注政治变化,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有两部分组成,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和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一双向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要想使得政治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仅仅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更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努力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作为备课的重点,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授课的重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作为指导学生的重点,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试的重点。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并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把不同的知识进行组合创新,从而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在对待问题上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从而提出具有创意的独特见解。

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

”灌输教育”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一个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是避免不了的。但如何进行“灌输教育”?还是值得大家认真商榷。我所说的”灌输教育”,并不是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说教,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教师的“灌输教育”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要听教师讲,但不能惟师是听,盲目遵从教师的意见,要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或道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言下之意,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值得一提的是,实行“灌输教育”,还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不能将“灌输”曲解为“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压你服”的简单做法。要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同样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这样,政治教育内容才能灌入学生的心田,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二是消除“灌输”无用论的思想。教育中既要有传统的“灌输”行为,又要有创新的教学作风,不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掉得一干二净。

四、重视探究性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政治教材内容看似抽象、枯燥,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生动的内容。之所以抽象,是因为教材内容高度概括,其理论性强。学生必须透过这些知识把它们所表达的实际内容想明白,这样的学习才有效果。面对单调枯燥的政治术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甚至厌学,教师必须使教材内容丰富起来,让教材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这些政治术语包含着生活的色彩。生活是多样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生活中探究,这就是探究性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从事实践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会知识,把握课程的基本思想,还可以通过演讲、讨论、板报等各种形式来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回归生活,使政治理论得到及时的实践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自己的人生定位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时,就需要把政治知识的特有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所以对让政治回归生活这一教学理念进行贯彻是十分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教学中巧妙地穿插生活的场景,采用生活化的思路来促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政治,进一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源自于生活中,都是在事实中归纳出来的,如果在政治教学中只是从知识的含义入手来进行教学,就会使得政治只是变得比较抽象,从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反之,如果能够运用生活中的一些事实来对政治观点进行验证,就会使得抽象的政治观点具体化和真实化,这样就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来说,其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掌握认知规律。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效果的体现,尽可能地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并且易于接受的方法来实行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教学,更应该注重政治教学的创新,从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灌输探究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