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2015-08-13吴学哲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改教学活动

吴学哲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中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吴学哲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目标和方向,本文就是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如果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进行了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思想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有效教学,尤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手段所反映的教学新概念主要是两个方面,也就是“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考虑,“过程”是指学生为了进一步探究语文知识,所经历的学习历程。“结果”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获得的技能和方法,它从多个方面来展示,如语言描述、情感体验等。而“情境”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具体教学环境,,“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探究性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地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水平,这也是新课改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如何在新课改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宰着教学活动的一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全部,学生都是围绕着教师来学习,并且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新的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教师的角色地位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辅助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学会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疑问中学生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敢于提出疑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只有敢于提出疑问,才能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再到没有疑问的过程。因此,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积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质疑中去寻求答案,提高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学生为主角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勇于“放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扮演者,首先,教师在导入上要发挥学生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学导入都是教师来设计,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新的语文教学手段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设计导入语,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字词的掌握上要发挥学生的预习作用。为了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解决一些字词问题,通过借助工具书来让学生扫清对于字词的障碍,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字词的掌握,起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改革总是会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

1.过分注重形式化,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新课表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因此检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是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语文教师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表面上来看,学生讨论比较热烈,学生互动比较积极,但是否能够起到真正的探究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活跃气氛,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却不闻不问,这样,造成了语文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没有达到语文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

2.过分强调个性,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个性,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肯定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3.过分重视讨论探索,忽视了积累运用。

有的语文教师过分注重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只要一上语文课,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讨论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殊不知任何探究性的学习都是在具备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而语文基础知识还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背诵,没有背诵,语文教学将会成为没有基础的楼房,摇摇欲坠,只有在多积累、多背诵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年09期

[2]刘云飞;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6期

[3]丁玉萍;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新课改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