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5-08-13刘艳阳
刘艳阳
摘要:蛋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在畜牧生产中较为广泛,也较难防治,是目前养鸡业中常见、多发、死亡率高、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6-0047-03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禽的一种疾病。该病是危害养鸡业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常发于各日龄鸡,最常见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及呼吸道疾病等,通常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乱,消瘦。急性败血症发病率通常在50%~90%,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一般在10%~30%,卵黄性腹膜炎死亡率可达到10%以上。病原性大肠杆菌有菌体(O)抗原,表面(K)抗原,鞭毛(H)抗原,因而构成许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许多血清型可引起各种禽发病,有O1、O2、O36、O78型[1]。据我国许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往往有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疫场的优势血清型也不尽相同。病原菌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该菌抗药性强,一般性药物防治效果不明显。该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在卫生条件好的养殖场,该病造成的损失很小,但在卫生状况差,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的养殖场,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卫生环境是控制本病的必要条件,也为控制鸡大肠杆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末春初鸡舍通风不良时较为多发。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该病,幼鸡易感性较高,20~45日龄幼鸡发病流行最盛。主要发生在集约化的养鸡场,管理不善、环境卫生不良或恶劣的外界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如鸡群密集、空气浑浊、过冷过热、营养不良、饮水不洁等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病以饮水污染传播为主,病鸡的排泄物、喷嚏的飞沫也是重要的传染源。种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新产出的蛋在降温过程中菌体亦可进行人蛋中,使孵出的小鸡带菌,然后在鸡群中水平传播。大肠杆菌病常与沙门氏菌、传染性法氏囊病、霉形体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等并发或继发感染。尤以慢性呼吸道病继发本病最为常见[2]。
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便排出病毒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水平传播或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病菌经种蛋裂缝发生感染垂直传播。各个品种和日龄的蛋鸡均可发病,但以雏鸡和育成鸡最易感。该病主要有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一般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①垂直传播一般是通过种蛋污染后带菌传给下一代;②水平传播是大肠杆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后,细菌经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后发生传染;③继发与混合感染一般认为是接种疫苗时发生感染[3]。
2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闭目发呆缩颈或缩成一团,鸡冠暗紫色,羽毛松乱,肛门突出外翻,水样粪便,有的粪便呈灰白色,日渐消瘦,产蛋下降或停止,产畸形蛋和内含大肠杆菌的带菌蛋。急性败血症鸡不显示症状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扎堆。有的病鸡甚至出现瘫痪和较轻微的神经症状,迅速陷入衰竭,腹部触诊时,患鸡有痛感,腹部膨胀而下垂。后期呼吸加快陆续死亡,临死前出现仰头、扭头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全身败血性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浑浊、增厚,心包腔中积有淡黄色液体,内有灰白色绒毛状或片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使心外膜粘连在一起。并伴有肝周炎,肝脏肿大,色泽变淡,有的发黄,肝表面有一层白色纤维素膜或有坏死灶。脾脏,肾脏肿大,有少量出血点,心脏,腺胃,黏膜有出血点,病死鸡腹腔内有淡黄色腥臭的浑浊液体,并混有破损的卵黄,卵泡膜充血、出血、变形,有的卵泡皱缩,呈灰褐色。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肿胀,内有多量分泌物。管壁极度扩张变薄、坏死,内有凝固卵黄和蛋白,并有许多灰白色纤维素性碎块,可闻到恶臭味,输卵管外观呈条索状或块状,并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质地硬,在输卵管内形成栓塞。肠系膜上附有大量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肠黏膜有出血点或呈弥漫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1)镜检取鸡肝、脾、肠分别进行组织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呈淡红色、两端钝圆的中等大小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形成芽孢及荚膜。就可判断为大肠杆菌。
(2)采集濒死鸡的心、肝、脾、肾,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18 h后观察,结果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灰白色圆形菌落,表面光滑、半透明、黄白色菌落。将菌落分别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粗短,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呈革兰氏阴性,单个散在,无菌芽孢的小杆菌[4]。
(3)生化反应。将纯培养物接种于葡萄糖、乳糖、蔗糖等生化培养管中,置37 ℃温箱中观察24~72 h,结果葡萄糖、乳糖、蔗糖都产酸产气,甲基红试验呈阳性。
(4)药敏试验。将纯培养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试管中,37 ℃培养18 h后,营养肉汤均匀浑浊,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被检菌株的肉汤培养液稀释10倍在每个琼脂平板上接0.2 mL,用曲玻璃棒均匀涂布后,加药敏纸片,试验结果显示此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等耐药。
4 病因分析
4.1 饲养管理不当
当饲养管理不善,如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鸡群密度大、粪便清理不及时、温度过低、湿度过大等不良环境,致使鸡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大肠杆菌病,鸡舍有害气体如氨气、氯气、一氧化碳、硫化物过多均可诱发。
4.2 应急因素
突然更换饲料、疫苗的接种、转群惊吓、断喙、气候突然发生变化、噪声等应急反应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诱发。
4.3 免疫抑制因素
机体对大肠杆菌病的抵抗力,是由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共同完成的。如果在实际生产中,鸡只感染某些疾病,就会破坏鸡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从而造成大肠杆菌的感染。
4.4 饲料及营养状况因素
日常生产中,饲养方式、饮水等会直接影响到鸡群营养状况的好坏,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状况等均可影响到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是能否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过低会抑制T细胞增殖,影响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数量;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呼吸道黏膜鳞状化变性,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被未成熟的细胞取代,为大肠杆菌的入侵提供条件引起机体发病。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及时清除粪便等垃圾。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要适度调整,保持良好通风换气,避免骤冷骤热,以减少应激。鸡群可以不定期的饮用增强抗体的药物,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入。此外,定期给鸡群投放抗菌素或益生素等生物制剂,对预防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作用。在种鸡场应熏蒸消毒,防止种蛋污染,污染严重的不应选做种蛋,对轻度污染上粪便的种蛋可用刀片刮净,但不得用水清洗。饲料中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E的含量,可以提高鸡体抗病能力,防止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5.2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严格控制鸡舍、饲料、饮水的卫生和消毒。新鸡进舍前,应对鸡舍的一切用具、设备和鸡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对健康鸡舍一周消毒一次,月底进行一次大消毒;对发病鸡舍一天一消毒,周末进行一次大消毒,污染严重或常发病鸡场,要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消毒间隔时间,一般5~7 d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对种蛋和孵化过程要严格消毒,定期进行带鸡消毒。
5.3 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近年来,灭活菌苗的种类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两种,国内外不少鸡场采用大肠杆菌灭活苗来预防该病。为确保免疫效果,须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接种时间为4周龄,第二次接种时间为18周龄[5]。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发生,对已发生污染的鸡场可以用本场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收到较好效果。
5.4 定期预防投药
虽然鸡群没有发病但部分或大部分鸡携带大肠杆菌,一旦受外界刺激就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或饲养条件可以定期进行投药预防,如氟哌酸、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又减少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 治疗方法
(1)使用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按0.25 mL/kg,2次/d,连用3 d,对没出现症状的但与发病鸡一起饲养的蛋鸡按1 g/L水的剂量混饮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粉,连用3 d[6]。
(2)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每升水加入50 mg,混饮,连用3~5 d。
(3)阿莫西林:每升水加入100 mg,混饮,连用3~5 d。
(4)阿米卡星:每升水加入30 ~120 mg,混饮;每公斤饲料加入40 mg,混饲;每千克体重30~40 mg,肌肉注射。以上均连用3~5 d。
除西药外也可以用白术、茯苓、桑皮、泽泻、大腹皮、白芍、姜皮、甘草等中药剪汁服用。
7 讨论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日粮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与否,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足,鸡群的抵抗力便会下降。此外,如果鸡群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的患病率更高,症状更明显,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鸡粪,防止氨气浓度升高,造成鸡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季天气炎热应采用湿帘降温,定期对鸡群、鸡舍内外道路及用具等消毒,要合理掌握产蛋鸡舍适宜的温度为13~23 ℃,湿度65%左右,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定期给予高效价廉无残留或低残留的中西药拌料或饮水预防细菌性疾病,每隔15 d左右给予2~3 d的多种维生素,在鸡群饲料中长期拌入微生态添加剂,以维持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也是养好蛋鸡的关键措施。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垫草、粪污和禽舍的灰尘中,也作为常在菌,存在于正常动物的肠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应激情况下,细菌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感染的鸡发病。因此,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应改善鸡舍卫生条件,减少发病率。良好的环境对于有效地控制大肠杆菌感染及泛滥十分重要。同时,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可用一些醛类、双链季铵盐、碘类等刺激性较轻的消毒剂。此外应加强免疫工作,防治病毒性疾病发生而继发大肠杆菌病。
参考文献:
[1]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霍清合.禽大肠杆菌病多发原因及防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7(1):5.
[3] 王红宁.禽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姜 水.防治大肠杆菌病应注意的问题[J].卫生检疫,2009,12(1):89.
[5] 李 森,陈 涛.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13):111-112.
[6] 王志强,吕凤禄,陈 勇.鸡大肠杆菌防治措施[J].养禽.2009,1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