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
2015-08-12吾文泉
吾文泉
内容摘要: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和乔治·克莱布的《乡村》是18世纪英国乡村诗歌的代表之作,都描写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农村因圈地运动而衰落所产生的无限悲伤之情。本文从圈地运动与18世纪英国诗歌的关系入手,探讨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人性、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文学中的反映。
关键词:圈地运动 感伤主义 乡村写作 英国18世纪诗歌
圈地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改农耕为畜牧或大农场,以提高生产率,获取更高的利润。18世纪,对农产品需求的加大、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圈地的合法化,英国的圈地运动达到巅峰。广大底层农民成为受害者,家园被毁,流离失所,或沦为雇工,或涌向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或移民海外。失地农民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诗人们深刻地表现了对这一社会现实的不满。他们触景生情、沉思冥想,满腔哀怨,寄情于物。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0)、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 1770)和乔治·克莱布的《乡村》(The Village, 1782)等是18世纪英国诗歌的描写乡村的代表之作,描写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农村因圈地运动而衰落所产生的无限悲伤之情。本文从圈地运动与18世纪乡村诗歌的关系入手,探讨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人性、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文学中的反映。
一、圈地前的“快乐英格兰”
格雷的《墓园挽歌》对农民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心,同时他们的不济命运表达了强烈不满:“‘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命运;/‘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1诗人惋惜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但同样的有雄心壮志,甚至更加可爱,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辛劳,虽然默默无闻,但同样有天伦之乐。
在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里的奥本,人们富足而幸福,风景美丽如画,到处是一派快乐景象。春天早早到来,夏日花朵久久不忍谢去,记忆中的凉亭和碧绿的草地为孩提时代带来了多少的欢乐,农舍掩映在葱郁的绿树中,小溪潺潺流水,教堂与山丘交相辉映,树荫下长凳为人提供栖息场所。人们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丰衣足食,人人纯真康乐,他们最大的财富是对财富的漠视。每当夜晚来临,村庄便演奏出一曲曲低沉的交响曲:挤奶少女吟唱,村民们应和,母羊低头抚慰羔羊,鹅们在池中引吭高歌,放学路上的孩子们嬉戏打闹,远处传来牧羊犬的吠声,农舍传出爽朗的笑声。每逢节日,人们奔走雀跃,到处都是美丽的房子、粉刷一新的白墙、整洁的地面、门后漂亮的时钟、挂满图画的屋子、画满花鸟画的灶台,以及彩色玻璃组成不同图案的烟囱。上天赋予英国乡村自然的快乐,人人都毫无猜忌,互不干扰,毫无约束。总之,在奥本这个典型的英国农村,人们讲信修睦,安居乐业,具有高尚情操和优良美德。
克莱布的《乡村》是他广为流传和最著名的诗歌,他不像格雷和哥尔德斯密斯那样美化圈地运动前的农民生活和乡村景色,而是真实地描绘了贫困的农村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穷人的真实图景”,并揭示圈地运动给农村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更暗淡的前景。在克雷布看来,农民被命运抛弃,生活难以为继:“当地的贫穷农民辛苦劳作,/烈日当空,阳光火辣辣,/照射他们的手臂和头上;/颤抖的双手,羸弱的心/悲叹着命运的不济,只得苦苦支撑”。2农民们日夜辛劳,毫无欢乐,一如野生的两栖动物,每张脸上表露出忧郁与悲伤,他们远离城市的尔虞我诈和虚伪应酬。
二、圈地后的荒村
格雷在《墓园挽歌》里一开始就表达了对默默无闻的农民的同情,“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农民们辛勤劳作,由于贫寒,他们高贵的心智也遭到压制,知识也不会眷顾他们。全诗隐含了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的影响,农民在艰难生活的环境中又平添了被迫放弃或沦为雇工的忧愁。
《荒村》中的奥本被圈地后变得荒芜萧条,人口锐减,农民流离失所,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有钱人日益骄奢淫逸。当有钱人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抢购地产,圈围土地,占据了贫穷农民的生活空间,原先乡村的一切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们嬉笑场景不见了,所有农村美丽风景不见了。青草荒芜,小溪再也不潺潺流水,而是污水四溢,杂草丛生,鸟儿们飞走了,只剩孤独的乌鸦悲凉地守卫着他的巢穴。只有一个主人拥有这片土地,凉亭不见了,高草覆盖了坍塌的墙头,主人们都远走他乡。
克莱布的《乡村》描写有钱人的圈地行为像无形的铁拳砸碎了脆弱的农村生态。诗人把圈地者比喻为:让原本丰收的稻穗枯萎的“炽热的沙暴”,以及占据整片土地、夺走麦子的“野蛮粗鲁的野草”。那些无法无天的商人像罂粟一般,嘲笑着穷人的土地梦;抑或像野芥草覆盖庄稼幼苗,把阳光遮挡;抑或像野稗草一样紧紧勒住病弱的幼苗。圈地者把农民从土地上硬生生地拽走,剥夺了农民们白天的劳动果实,同时让他们彻夜不眠地劳作。诗人漫步田野,搜寻自然朴实的生活迹象,但见巧取豪夺、违法乱纪和恐怖恫吓弥漫了这个地方,人们胆大妄为,诡诈如云,粗暴乖戾,野蛮之极。于是诗人提出尖锐的问题:更多的贫苦农民如今安在?答案:漂洋过海去未知的地方冒险;或做挖矿的奴隶,身边虽然财富堆积,但他们更加贫困;或沦为农场雇工,起早贪黑,在虚弱、劳累和屈辱中挣扎,直到疾病缠身,遭人鄙视,无人过问,孤独等死。
18世纪英国诗歌在感伤中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透射出诗人对农民极大的同情和对圈地运动辛辣的批评。
三、圈地的批评
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但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富人奢华生活的影响下,英国乡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资本主义商业的入侵使得自私功利的思想、金钱至上的观念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逐渐弥漫整个英国农村。诗人反对乡村逐渐盛行的奢华之风,他说:“骄奢有害于国家,奢华带来了诸多的罪恶,覆灭了许多的王国”。3
在《墓园挽歌》中,诗人高度赞扬村民的纯真与诚实、正气与品德:“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他们有清醒愿望,从不学糊涂,/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的正路。”农村远离尘嚣,免于自私市侩思想的侵蚀,少有世俗的铜臭味。村民清纯笃实,诚实守信:“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诗人批评因圈地而暴富的有钱人,他们傲慢与奢侈,渺视普通农民。虽然他们有“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但是,在死神面前,最终都被引到坟墓。诗人又极其鄙视诸如“豪华”、“荣誉”、“献媚”、“富贵”和“名声”等与普通农民背道而驰的世俗特征。
在《荒村》昔日乡村美德被腐败堕落所代替:灾祸接踵而至,在大地上泛滥,财富堆积如山,人们衰朽腐烂。农民们涌入城市,但是他注定不能分享那里的慷慨挥霍,那里城市的有钱人想尽办法放纵着奢华,沉湎声色的子孙追逐欢乐,善于从同胞的悲痛里榨取欢悦。富丽的大厦迎来光彩夺目的人物,声色之乐在午夜时分达到极致。这是一幅城市物欲横流、声色犬马的浮世图,与圈地前纯洁朴实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先前纯朴的少女如今爱上了奢华的衣装,而今纯真的爱情被无情地抛弃,她的头部紧挨着负心郎的门柱,冷得发抖,在屋檐下瑟缩躲雨,但她最后也盼望着城里的生活,将纺车和土布罩裙一并抛下,前往城市。
但诗人对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了憧憬。他希望躺在凉亭里,休闲惬意;抑或在篝火旁阅读书本,吸引一帮朋友前来叙旧;希望在长久的烦恼过后,返回故里,叶落归根。
诗人仍然想象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远航的船只落帆靠港停泊,有了爱人的慈祥温柔,劳累而满足,烦恼但好客,他们的爱虔诚、忠实和真诚。
18世纪英国诗人们触景生情,信手拈来,诗歌形式优美整洁,铿锵悦耳,深刻感人。诗人表现出对圈地的充分了解,对农村圈地的惨状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虽然诗歌没有明确表现圈地运动如何以它具体的力量摧毁农村,以及圈地运动轰轰烈烈的场景,但诗歌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圈地运动摧毁一切的后果。由此可见,英国乡村和农民题材的文学作品渗透出圈地运动的深刻影响,英国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圈地运动的烙印。
参考文献:
1.本诗中文翻译均为卞之琳译,载张剑等编著《英美诗歌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21-125页。
2.George Crabbe. The Village and The Newspaper. New York: General Books, 2010. 本诗歌的中文翻译均为自译文。
3.Oliver Goldsmith. “Preface”, The Deserted Villa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6.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