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与文化遗产

2015-08-12聂柯妍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

聂柯妍

摘要:现代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文物收藏机构,更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机构。随着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发展,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更加密切,文化遗产视野中的博物馆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和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007年国际博协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最后修订通过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发展而被赋予更多责任和意义。

一、从“文物”到“文化遗产”

“文物”一词在我国早已出现,但其所指却与今天“文物”相去甚远。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一词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以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并广泛使用。在此之前,中国与之相关的有“古玩”“古董”等词,其内涵与文物一词差别较大。民国时使用“古物”一词,与文物较为相近,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辑出版《旧都文物略》并成立“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修整古代建筑,算得上是我国文物事业的开端,而后各解放区相继成了文物管理委员会。1948年梁思成编写了《全国重要文物简目》。

建国以后,“文物”一词继续沿用。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一词及其所包括的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相比之前的对文物的认识,该法规对文物的界定突破了时代和存在形式的限制,使文物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得到拓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迅速并开始与世界接轨。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一次用“文化遗产”取代了 “文物”一词。 相比而言,“文化遗产观念比之文物观念在时间、空间、结构、功能、内涵、价值等多方而具有更加开放的视野,它把遗产作为社会甚至人类的共享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强调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传承及对现代文明创新事业的参与,这正是我国从文物观转换为文化遗产观的深刻意义之所在,而这一转换也是在世界遗产事业的推动下及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交互作用下的产物。”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所说“这个转换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的概念虽然取代了文物,但它本身并非一出现就是完整的科学定义,其内涵和外延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并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化遗产”观念加入了更多“人”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对于倡导“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二、博物馆与物质文化遗产

一般认为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是:博物馆是文化遗产(尤其是有形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和研究机构。毫无疑问,博物馆所收藏的各类藏品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有时博物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遗产(比如遗址博物馆或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利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方式是展示和研究。展示即将文物按主题策划组合成为展览展示给观众,研究则是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信息的探索,其研究结果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出来。本文所说的利用是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的,我国传统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有效利用”中,保护处于首要位置,而利用似乎不被重视。鉴于当时的文物事业现状,保护是最为迫切事情。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物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傳统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它可以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可以是文化消费资源,可以是一种经济增长力量。“在现代遗产管理中,展示是体现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是遗产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最重要的渠道。”如此看来,仅仅是将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似乎不合时宜了,利用应该与保护并重,或者说,保护是基础,而利用,则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也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诠释方法。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利用,公众对于其价值才有认知,也只有被广泛的认知,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长久的保护。

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利用最主要的体现是展览。博物馆曾经被认为是文物仓库,展览也仅是将文物按照年代或类别依次摆放,讲解员教科书式的解说,很难达到教育或愉悦观众的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2008年实施全面免费开放参观以来,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无论在管理、陈列方式、公众服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在管理更加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工作人员更具积极性、藏品优势得以发挥、博物馆公众形象更加良好、且能够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收藏机构,更成为教育和文化休闲的场所;其次是策展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陈列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吸引观众到访,其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展览的精彩程度是吸引观众参观最重要的因素。相比传统的静态陈列,现代的展览陈列方式中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场景还原、多媒体应用、互动体验等方式开始广泛的应用。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被誉为国文博界的“奥斯卡奖”,至今已举办十二届。历届获奖展览各有特点,独具特色,每年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展览和创新;最后是数字化博物馆的应用。数字化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国内不少博物馆都建设了虚拟展厅,观众可直接在网页上参观展览,展品可进行360度全方位欣赏,并实现拉伸放大等各种功能,帮助获得更多的文物信息。不仅如此,在征集、保护、展示等很多方面数字博物馆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鉴于现代人线上浏览时间越来越多,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虽然如此,却并不代表传统博物馆失去了它的竞争力,毕竟虚拟和现实是有差别的。对于热爱博物馆的人们,去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而是对博物馆本身以及博物馆所呈现出的氛围的热爱。此外对于研究者来说,实物才是最好的研究对象。因此,若能双管齐下,二者同时发展建设,互补不足,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冠上“非物质”三个字,人们很容易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离开来,而忽视了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概念,“物质”与“非物质”是两种属性,二者相辅相成,其区分也不是必须的。出于理解和研究的需要,才将以区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博物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遗产的这一特点,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同等重视和保护。

2002年10月20日至24日,亚太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50名代表,于10月20日至24日参加了以“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为主题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专家学者们考察了各国保护无形遗产的基本框架,建立了地区性对话和协调行动计划,强化了博物馆管理中有形和无形遗产的结合,确认民族、地域和社区创造性、适应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意义,认为声音、价值、传统、语言、口述历史和民间生活等应在所有博物馆与遗产保护活动中得到认可与促进。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定义,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五大类:1、口头传说和表述; 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范围十分广泛,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必须以人和物质实体为载体,如戏曲表演必须通过表演者穿上特定服装、利用道具进行演唱,礼仪节庆有各类用具、传统手工技能的成品等等。这就要求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既要保护其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又要承担向观众展示的责任。200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即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以实物为基础的博物馆,如何展示非物质文化遺产是一项新的挑战。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博物馆在进行“静态”展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活态”的展示。比如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相关技艺的展演、举办相关培训课程、学术讲座和教育活动等,让观众有亲身参与的机会,从而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而对于一些已经失传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影像和图片记录的方式保存,尽量展示给更多观众。博物馆专业的策展团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有发挥空间,其坚实的群众基础更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的重要保障。

四、结 语

博物馆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在文化遗产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宣传作用。文化遗产要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公众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在这一点上,每个博物馆都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至少在每年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和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中国文化遗产日),博物馆都应该走出馆舍向公众宣传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当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越来越深,那么对于它的保护也将成为一种自觉意识。

猜你喜欢

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博物馆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露天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