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民俗中的满族元素

2015-08-12烸铂

档案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承德满族

烸铂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会发生联系。

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承德——这座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地处长城古北口外,在河北省东北部,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之一。它历史悠久,有着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境内奇峰怪石、依山傍水、气候适宜。

从康熙九年(1670年)就开始有满人进入承德。1703年,康熙皇帝选中这块地方修建行宫,即现在的避暑山庄。每年陪皇帝前来的文人墨客、巨商富贾、皇室眷属以及一整套的办事机构随秋狝大军涌入承德。此时的热河成为“宫围壮丽,左右市廛,连亘十里,塞北一大都也”。承德逐渐形成了一个满、蒙、汉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域。各民族有其独特的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等民俗习惯,形成了塞外山城独有的民俗风情。

城镇与商贸搭建的风俗桥梁

众多的满族人涌入,日常的生活保障是个大事情,特别是乾隆时期,每逢皇帝及太后生日,各少数民族首领、各省要员及朝鲜、东南亚各国使节都要至热河祝寿。由此豪华客栈、酒楼、商铺、戏园应运而生,各个行业日渐繁盛。

当时承德的主要街道有西大街的头道牌楼、二道牌楼、三道牌楼,这是主要的商业街或称买卖街。此外还建有二仙居街、旱河沿街、土地祠、皮袄街、马市街、草市街等等。

承德街面上的大小商铺的商贸习俗中就能感受到当年的繁盛气氛。旧时承德街市有“五行八作”的商铺400多家,这些商铺名号不同,说道不一。民间曾流传着一首商家选用字号歌,多用吉祥字眼,如福、德、永、仁、祥、庆等。字号是商家的招牌,有着不同的喻意,但都有老字号货真价实、诚实守信的传统。

旧时承德商铺林立,无论是坐商还是行商都有各具特色的招幌,如坐商的餐饮业、客栈、中药铺、浴池、镶牙馆、照相馆、理发店等,又如行商的剃头挑子的铁唤头、货郎挑子的拨浪鼓、油篓子的木棒子、磨剪刀挑子的铁皮“哗啦啦”等。

大的街面以下,集市庙会众多。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八沟(平泉)已有集市,设米粮、木炭、柴草、蔬菜、牲畜和劳动市场。清朝八沟厅支出列项祭祀,民国庙会唱大戏三到七天。商户、工匠、手艺人、小吃摊,在庙会期间进行商品交易。另外,四月初八的隆化集市庙会十分繁华,三里长街摆满各类商贩,南有牲畜市,北有柴草市,中间是日用杂货。庙会附近张满白布凉棚,各种杂耍、小吃、拉洋片、看相算命的,人声鼎沸。戏班在庙前唱大戏。隆化境内的庙会属郭家屯镇西屯村凤凰阁规模最大、最隆重。该庙会以物资交流为主,每年农历四月十六至十八日都举行庙会,来自内蒙、丰宁、围场和县内的商贾、佛教信徒等赶庙会者达数万人。交易会上各种牲畜、土特产品、木材及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交易之余,也有不少骑马的蒙古人和外地客商到半山腰的凤凰阁烧香拜佛。

商贸的发达,曾经的青山绿水之地也衍生成了新的城镇。如平泉,因其街中心有股泉水平地涌出,水量大,水质好,居民、商铺多用此水而得名。其“上通锦州,下通喜峰口”,原称“八沟”。其建于清朝初年,到了康熙四十四年,平泉境内又设南、北五十家子两个驿站。雍正时,平泉已经形成一条东西向街道。内蒙古腹地生产的粮食、皮毛、药材、牲畜,关里的布匹、糖茶、日用百货,均在这里汇集、储运、转销。货栈、粮行、商业店铺、手工作坊,形成南起南岭,北至七家北口的二十华里的长街。官衙多设在街中心偏西处,居民区分布于街南、街北和西北部,由官府拨款或官倡民筹,先后建成的庙宇,分别坐落于重要街头、巷口。几个分散村落逐渐连成一片,城镇规模成型。当时平泉“街长十六里,瓦屋鳞次,商贾辐辏,人烟稠密,口外最繁华处也”。素有拉不完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

衣食住行带来的风俗土壤

承德满族人的大量聚集,始于守卫避暑山庄的八旗兵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建成后,为了解决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并照料其日常生活,朝廷分批地派遣八旗兵来到承德,他们大多拖家带口,从吃的到用的,皆由国家供应。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满族的老百姓,清政府为了解决满汉矛盾,在喜峰口至古北口以外,共建皇庄、王庄、官庄一百多处,由满人来管理这些田地。驻扎的营子之间有街道隔开,每个营子都用一道院墙围起来,形成单独的居住空间。营子里的房屋大体都一样,均是三间,也有两间改成三间的,叫“二破三”,整个房子的格局是前廊后厦,廊檐伸出来很宽的一部分,约在一米到一米八之间,下面是高出地面与房屋相连的平台,满人把厨房安置在这里。进门后的一间是过厅,满人以西为贵,故把左面的西屋让给老人居住,夫妻居室安排在东屋。

一般的百姓居住就没有这么规矩。由于满族先人常年在寒冷的环境中狩猎和生活,冬季穴居,到了夏天多在森林“郁密处结幕”,居住“撮落”,汉语的意思是马架子或窝棚。它是起脊式,从横断面来看是人字形。定居后发展为砖瓦石块的东北式老房。为了防寒,老房突出取暖设备,即修筑锅台和火炕,与室外烟囱想通。一般是三间或五间院落围以木障为墙,大门向南开,院内有影壁,立有“索伦杆”。正房中间开门,分东西屋。如今在承德农村还保留着这种建筑风格。

由于承德地区的满族大多是从北京过来的,因此在饮食上十分讲究,有浓厚的皇城特色。京城的大菜小吃在这里随处可见,像满汉全席、烤全羊、涮羊肉、驴打滚、萨琪玛、粘糕等等。粘食是满族人喜爱的食品,因为在野外狩猎,忍饥挨饿是常事,而粘食最大的优点是耐饥饿。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做粘食,称之“年货”,冻上以备春节食用。在副食上,喜欢食肉类,如猪肉片、血肠,并以酸菜下粉条为佳肴。

另外,承德还有一样极富民族特色的小吃——豆汁,它是绿豆做成淀粉后,余下的残渣发酵后再加上小米熬制而成,喝起来醇香可口、余味悠长。民国初年的时候,很多满人日子过不下去了,当时有一句话形象地道出了他们的窘境,就是“八旗妞,下山沟,窝瓜豆角一起偷”。这时,他们平时做饭的手艺派上了用场,好多满人后来都干上了一些诸如熬豆汁、贴小米面、做豆片的小本买卖,这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

和汉族人一样,满族的节日中最重要的也是春节。在承德滦河镇的满族过年时有一特殊项目:竖天灯竿。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挖一坑,埋上长长的木竿,在竿的顶部绑上一颗小松树,内置五谷杂粮,每晚将点好蜡烛的纸灯笼用绳子系上去,从腊月二十三点上,一直到正月十五,每晚换一只蜡烛。以此形式祭天和预祝来年吉祥。

满族人的服饰主要是一种襟式长袍,因满族人皆为旗人,所以这种长袍称为旗袍。满族男女皆喜穿旗袍。清初,旗袍的样式没有领,马蹄形状袖口,也叫箭袖,大襟左袄,系纽扣,四开权,衣长过膝。入关后,逐渐受汉族服饰影响,居常旗袍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权,或不开权,马蹄袖也改为平袖,箭袖袍已成为一种礼服,只有官服袍、包括朝袍、龙袍、蟒袍等仍为开权、马蹄式,外加披肩领或卷领。平民百姓喜庆日或外出办事,亦遵旧俗,以箭袖为重,春冬季于旗袍外加穿马褂或马甲,腰间束带;女旗袍与男式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多于领口、衣襟、衣裙及端缘饰花边。外出则于颈间围一长巾,春秋季加穿马褂或马甲于袍外。四十年代后,男式旗袍渐废弃不用,女式旗袍则由宽袖改为窄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后来逐渐传入汉族妇女的服饰中。

此外,满族妇女喜穿木质高底鞋,称为“旗鞋",亦称"马蹄底鞋",因其木底前平后圆、上细下宽,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而得名,木底高三四寸,高者也有达七、八寸的。木底四周包裹白布。有钱人家多以绸缎做鞋面,平民百姓家多以布做鞋面,无论贫富,皆彩绣花卉图案,素而无花的鞋因近似丧服而禁忌。贵族妇女还常在鞋面上饰以珠宝翠玉,或于鞋头加缀缨络。少女至十三四岁即开始穿着这种鞋,现在,这种鞋已不多见。

仪轨中的风俗繁衍

满族人的礼节重、规矩大,对祖先非常敬重和崇拜,各个家族中都立有祖先的牌位,随着年代的久远,支脉和人口多了,但逢年过节,家族中最隆重的事情还是依次到祖先牌位前叩头。正月三十晚上辞旧之后,满人先拜组先后拜财神。另外,长幼之序、上下之尊也分得清清楚楚,即使相差几天本家兄弟俩,见面时,弟弟也是毕恭毕敬,拱手打礼。在普通的满族人家里,小儿子清晨起来出去散步,出门前要到母亲那里请安,左腿弯曲,右膝着地,右手下垂触地,行“打扦礼”,告诉母亲他要出去一会;散步回来,儿子还要到母亲那里行礼请安。

满族入关后,满汉文化交融成为历史的潮流,在汉族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等婚娶六礼的影响下,满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新婚俗,大致可分为说媒、相门户、合婚、小定、拜女家、下茶、送日子、开剪、迎娶、坐帐、分大小、回门、住对月等程序。

承德地区的满族人与其他地方的满族及汉族人相同,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方允许订婚。正如《啸亭杂录》所记载的:“满洲氏族,罕有指腹订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违者有罪”。订婚后,经媒人说和,女方答应议婚,男方主妇,一般是男方母亲随媒人至女方家相看,如满意则赠送女方如意、玉环、手串等作为定礼。相看后,女方将写有女孩生辰八字的年命帖交与男家,在承德地区的有些地方还要随即送些馒头等发面食品,有蒸蒸日上之意。男方接到女方年命帖后将其放在自己灶神或灶台香炉前,三天后,如家里没出现打破盆碗、财物遗失等不吉利的现象则为大吉。男家就会把女方的年命帖送至算命先生处,请其为男女双方推算命运是否匹配,如不相和是否有破解之道。如双方无法相配,男方可要回赠与女方的定礼,如匹配则进行下一步放定,即过彩礼,包括放小定拜女家和放大定三个阶段。这些都完成后,两家正式定下亲事,开始正式着手准备新人的婚事。

男家选好结婚日期后提前通知女家,称为“送日子”。在承德地区,大多婚期都选在冬季,且主要集中在腊月。因为冬天是农闲的时候,大伙都有时间来帮忙,干了一年的活,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最有钱的时候。婚期确定后,女家选取吉日将男家送来的彩礼放置在祖宗案前,焚香祭祖,跪拜祖先,挑出色彩合适的布匹,用新剪刀将其按所需尺寸大小裁开,准备做嫁衣。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婚期也就临近了。

承德地区的满族婚礼一般分三天,头一天男方家杀猪、搭灶、立鼓乐棚子、拜祖;第二天是搭喜车,安柜箱;第三天是正日子,举行婚礼典礼。在结婚过程中,婚娶要用花轿,新娘下轿,右肩背着两个铜镜,怀中抱着宝瓶,天地桌上摆着一斗红高粱,上边插一张弓,三支箭,一杆秤。拜天地前,新郎对着新娘背着的铜镜虚射三箭,再用秤杆挑起新娘的盖头,新娘迈过马鞍进屋,登粘糕上炕坐福,射三箭一是为辟邪,二是试试新郎的武功。迈马鞍意味着平平安安。婚后生男孩,门口要挂弓箭,预示他长大成为好射手。生女孩则在门口挂红布条,象征吉祥。

发俗中透露的生活变迁

发俗是显示一个民族的标志之一。各个民族由于审美要求的不同或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其发俗和发饰是各不相同的。就发俗而言,满族男子的发式是颇有特点的,他们发式是前端及周围发际剃光,脑后留辫。它是显示清代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满族男子为何习俗这种发式呢?这主要是与他们崇尚骑射之便有很大关系。满族“精骑射,捕获野兽”,为了便于驰骋山林,将前端及周围发际剃光是很有必要的。可见这种发式完全是在猎物和战争中为了约束头发所致的。满族女子大发式也是有一定规矩的。在成年待嫁以前,满族女子的发式基本上和男子一样,剃去四周头发,编成辫子,盘在脑后。到了成年待嫁时才蓄发。满族妇女对头发的装饰是比较注重的。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头发上插花。十八世纪朝鲜作家朴趾源在他的《热和日记》中多处描绘了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女子的这种插花习俗。如凤凰山下村庄中鄂姓家的母亲,“年近七旬,满头插花”。在通远堡看到的那位“意谓主家婆娘”,年纪在“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珰”。即便是“颠发尽秃、光赭如匏”的迎亲妆婆、乳媪,虽“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无疑,插花以饰发的这种习俗是满族妇女的一种共同爱好,这种审美观念已融入到她们日常生活的习俗中去了。满族妇女的这种习俗,是与她们居住条件有一定关系。她们依山谷而居,春夏秋可随手采摘缤纷的野花以饰发,后来她们的住室和庭院以及种植花草的嗜好,给这种习俗的延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猜你喜欢

承德满族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满族剪纸中所蕴含的萨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