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电视新闻短评的“时度效”

2015-08-11唐务逊

记者摇篮 2015年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唐务逊

评论是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短评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做好“三个转变”。

一、“时”,议题从应时有备而来向及时有感而发转变

1.时代之需:热点众多、选题拓宽。当今中国,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舆情纷繁复杂,迫切需要主流媒体以权威、主流、理性的声音引导多样舆论,因此,近年国内新闻评论之风劲吹,电视新闻也顺势而为,加大短评的数量和分量,短评从偶尔变为经常,从只议大事变为也评小事,紧贴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2.时势之选:新媒体倒逼、加速挤推。新媒体的勃兴,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也使新闻短评门槛降低、时效提速,其中虽不乏睿智之言,但也充斥着暴戾与极端等杂音,这在倒逼传统媒体新闻短评加快速度、提升质量的同时,也为其明真相、正视听、巧引导提供了广阔空间。

3.时务之要:一要有种,敢于突破各种束缚,善于触碰敏感话题和社会“痛点”;二要有为,及时主动发声,不说正确的废话,努力保持短评的鲜度、锐度和深度;三要有度,既要防止不痛不痒,更要防止用力过猛,既要弘扬新风,更要揭批时弊。四要有用,适应电视特点和栏目特质,采取相应语言风格、节目样态,让观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二、“度”,文风从严肃教导向循循善诱转变

1.意见宽度:把好选题,让短评有话可说。电视新闻短语与其他媒体评论不同,它一般是附着在新闻报道之后,是对一篇或一组关联新闻报道内容的事实、情感、价值的延展,这就意味着只有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内容受到关注,作为衍生品的短评才会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是画蛇添足。

2.发声尺度:把握火候,让短评分寸可取。短评必须有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但评不评、何时评、怎么评等都有“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要做到遵守宣传纪律与遵从新闻规律的有机统一,既避免火候不到,也防止火力过猛,不预设立场,保持中立理性,反对非白即黑,大破大立。

3.价值向度:以小见大,让短评实在可信。短评,不仅在短,也在小,小就是要小巧,善于将身边的小事、具体事与社会大背景巧妙结合,用实在可信的方式探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在信任危机、逆反心理弥散的情况下,用身边人、身边事更有说服力。

4.情感温度:寓情于理,让短评温馨可亲。短评重在评,评要寓情于理,理中有情,才能以理服人,但寓情,不在于用了多少排比句,而是要改变以往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的“生冷硬”状况,为此各电视台加大了对凡人小事、爱心善举的短评分量,短评非常温馨可亲。

5.话语鲜度:语感入时,让短评活泼可爱。短评要改变过于严肃、呆板的表达方式,多用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语言是个好办法。

三、“效”,队伍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

1.当场效验:记者手记,浑然一体。记者手记、记者感言、采访札记等由一线记者以亲历者身份,来自己发声加以短评,或自己配音,或现场出镜,不仅使短评与报道短评浑然一体,也使短评更加真实可信。

2.提高效率:特约评论,专业多元。特约评论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像央视杨禹、白岩松这样的台内专业评论员,发挥“名嘴”的名人效应;二是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对专业问题从专业角度加以解读;三是“意见领袖”或业内业余写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一线,对业内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和独特看法。

3.放大效应:融合互动,及时鲜活。推进媒体融合,主动融入到新媒体中去触碰痛点、发掘亮点、提炼观点,可先将报道切片或相关微评转发到新媒体上,让新媒体用户进行观点交锋,然后再从中去粗取精,最终形成结论性短评。

4.虚拟效果:“据”说图解,快捷直观。短评讲求有理有据,这个“理”和“据”都可以从大数据中去挖掘,央视推出的《数据说春运(节)》、《两会大数据》等,就是利用大数据来挖掘、提炼观点,活灵活现,直观可视。

5.集中效能:说文解字,切中要害。围绕一个汉字集中发力,用说文解字来评点社会现象。比如央视2014年1月22日至27日的《晚间新闻》“触动2013”专栏,就用“礼、亲、信、俭、和、责”六个汉字,巧妙将家事与国事、民情与国情、民生与国计有机融合、娓娓道来,深情呼唤传统美德、社会公德。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