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践
2015-08-11杨新华
杨新华
摘 要: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实现高效的教学实践实属不易,不仅需要实践和技巧的完整结合,更需要教学形式与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体育与健康
2012年,我国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出版了,针对当代初中生的体质特点,设计和调整出符合当代初中体育的教科书,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上好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操作与技巧讲解相结合
实践操作与技巧讲解的结合,不仅是我们教学实践的要求,更是新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体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往往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实践操作,或者实践操作与技巧讲解疏远,我们这里就要求做到教师在讲解技巧理论的时候,同时注重实践运动操作的加入,以下提供两个例子,作为参考。
1.讲解仔细,亲身操作
在一堂体育课上,教师一般会先进行理论讲解,讲解时做到仔细完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项运动的原理,然后亲身进行运动步骤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如进行腹背运动、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讲解时,先让学生站好位置,接着就进行必要的热身运动,防止拉伤,然后仔细讲解所要学习的腹背运动、跳跃运动和整理运动的每个运动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包括手的姿势、脚的动作、发力点、身体的运动趋势和这个运动的效果等,尽量做到详细,最后就进行亲身操作,先对学生说:“同学们,先看老师的示范,认真看,等一下就你们练,专心认真看!”教师亲身实践操作两到三遍,然后让学生跟着自己来练习,估计学生基本掌握后,就让学生自己练,教师在一旁观察,以便纠正学生的动作和姿势,最后,带领着学生连贯完整地做完这三个运动,再让他们统一连贯完整地自主完成这三个运动。
2.讲解简单明白,步骤动作连贯同步
这里的“讲解简单明白,步骤动作连贯同步”与上面的“讲解仔细,亲身操作”具有相同之处,但这里更加注重体育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每个教师都会讲解教案,但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讲解浅显易懂,再加上动作步骤要连贯同步更是难,所以一个体育教师要上好教学实践,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形式要创新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课程有质量,还需要课程被学生喜欢,因此我们要进行创新,创新课程教学的形式,做到生动、形象、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将一部分教学任务合理编排成一个游戏,这样的游戏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能完成教学目标,如将“蛙跳”和“短跑练习”糅合成一个游戏,先将学生分成两队,然后跟学生说清楚比赛规则。“两队比赛,认清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奇数的学生短跑50米到对面,接着偶数的学生蛙跳50米到对面,哪一队的所有学生率先到达对面就获胜”,然后教师只需做好评委,学生不仅感受到快乐,还进行了“蛙跳”和“短跑”的练习。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除了上面提到的教学形式以游戏创新外,我们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个多样化是根据体育与健康一书提出的,本书中大大增多了各种运动的学习和素质练习,为了适应本书的要求,教师也要做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具体表现在每一种不同球类的学习讲解上。在讲解“排球”时,一般先让学生熟悉排球的触感和构造,然后再跟学生讲解如何发球、如何接球、发球时的动作和要领、接球时的动作和手势和排球的比赛规则等,而在讲解“篮球”时,我们就侧重于投篮、控球、进攻和运球等姿势的讲解。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行动与改变。
参考文献:
[1]钱祥明.六合区中学实施“阳光体育”活动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06).
[2]朱强,唐颖婷,王德新.常德市淮阳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
[3]刘海军,王锦,陈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农村中学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