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法
2015-08-11尹兆军
尹兆军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要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逐渐地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学情境的建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利用师生间的互动,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会更加自主地学习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逐渐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境,从而准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互动教学;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的体制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地理知识,使地理思维能力逐渐地形成。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环节
互动教学是促进师生友好交流沟通的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实施指导,占据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之间并没有冲突,在互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获得成就。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学生沟通讨论,真心地理解他们,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地理知识,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护之情。这种关爱可以转化为一种鼓励的力量,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促进师生间的友好互动。通过师生间的友好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以及成效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地理教学产生兴趣,进而喜欢上地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间的学习水平差异,利用自身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让学生在放松的情境下学习,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情境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觉得有趣,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融入地理教学情境中去思考与探究,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中国的南北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南北地区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把学生搜集的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做一个展览,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南北地区的差异,进而更加彻底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促使学生利用互动掌握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正确引导学生,建立互动桥梁
在教学中,注重师生间的合作,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在讲解抽象的地理知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运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使学生可以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间的讨论,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良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推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建立互动的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4.合理编排小组,保证互动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一种,利用小组学生间的交流讨论,解决地理问题,在实施中,需要确保小组成员的全部参与,教师应该合理地编排小组,确保互动教学的实施。在编排时,教师应该遵循分组原则,而且也要注意男女搭配等等,关注小组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5.实现互动教学,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需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实施评价,合理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利用合理的评价,让学习好的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地理思维的发展,改善他们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互动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配合,也需要学生的积极互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挥互动教学的优势,提升地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丽娟.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界,2013.
[2]朱秀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写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