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专业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2015-08-10张爱科
【摘 要】结合高职教育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将案例教学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并以Office三大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为例,设计服务于专业的特色案例教学实例。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案例教学 服务于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158-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使之能更好地应对将来学习和工作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典型处理,引导学生对这一具体情景进行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用实际的案例作为被分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据要,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学习和分析研究,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第一,结合高职教育及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难易得当、可操作性强的典型案例。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高职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而对实践操作积极性较高。所以案例的设计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要难度适中。案例的难度过高,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望而生畏”。案例的难度过低,一方面会降低教学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习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案例的设计要涵盖章节主要知识点,并且具有综合应用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涵盖内容广泛,知识点多而零碎,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地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案例之中,或者将主要的关键知识点融入其中,然后触类旁通到其他知识点。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既要体现其“基础性”,又要突出其“应用性”,所以案例的设计既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又要有综合应用性,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交融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得到一些启发与启示,不仅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进一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充分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师应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及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讲授用到的知识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融入到模拟或重现的生活情境当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
二、服务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这三个Office主件的应用,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以上章节的教学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特性及优势,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以Word、Excel以及PowerPoint三个工具软件的应用作为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设计。
在学习每一个工具软件的使用时,我们都设计了两个应用案例,一个是“实例制作”案例,另一个是“拓展练习”案例。“实例制作”案例素材主要由教师提供,教师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将关键知识点以及操作技巧融入案例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技能。“拓展练习”案例素材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拓展练习”依托“实例制作”进行拓展提高,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并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专业投标书
1. Word实例制作案例:毕业论文的编辑与排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先给出样文(PDF格式的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已经完成的毕业论文代表作),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整体、直观的认识。然后给出素材(Word格式的未经编辑与排版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据样文所示,提出对素材的相应编辑与排版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如何操作、完成操作需掌握哪些知识点等具体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将整个案例分解成若干个具体任务,对于每一个任务,先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演示较为规范的操作,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完成。最后,让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与交流之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2. Word拓展练习案例:专业投标书的制作。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调研、网上搜索等途径收集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投标书内容以及制作规范要求,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招标要求有所不同,制作投标书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学生自己选择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开展各自的拓展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标书的具体制作要求,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因课堂时间有限,这种指导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电话或网络交流。经由这样的反复学习与交流,让学生融入实际情景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运用在实例制作中掌握、积累的知识及操作技巧,自主地查渥补缺、拓展提高,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此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时,若收集资料与制作标书的工作量太多或难度太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二)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专业数据处理
1. Excel实例制作案例:学生成绩统计。以学生较为关注的考试成绩统计作为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教师将原始的成绩(Excel格式)与统计处理出来的成绩(PDF格式)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完成任务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以及操作技能,在完成了Word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把经由查阅教材就能够掌握的知识或者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重难点或者较为关键的操作步骤。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不断地完善其数据处理效果。
2. Excel拓展练习案例:专业数据处理。与教学Word拓展练习案例一样,先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本专业相关的数据处理需求,收集到的需求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类。其中会涉及一些在实例制作案例中没有接触过、在基础课程教材中也查阅不到的专业数据处理需求,教师应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参考资料或指导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更复杂、更高级的Excel数据处理知识。并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需求,学以致用地解决将来学习或工作中可能碰到的数据处理问题。例如:信息管理专业的数据处理侧重于人员、物资的数据收集与归类管理,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数据处理侧重于货物的采购配送、入库出库等数据统计处理。
实施此案例教学时,教师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适当地开展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案例教学中受益。
(三)Microsoft PowerPoint:毕业答辩→求职介绍
1. PowerPoint实例制作案例:毕业答辩。先由教师选出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制作的优秀PPT代表作,课堂上给学生演示播放,让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制作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然后给学生讲解PPT模板及主题的选择、各种对象的插入与设置、母板的编辑与应用等,每讲解完一个专题,则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设定的目标掌握PPT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后结合Word案例中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制作一个20张左右幻灯片、演示时间大约8分钟的毕业答辩PPT作品。最后,学生相互观赏及点评作品,提高对PPT的审美能力与制作水平。
2. PowerPoint拓展练习案例:求职介绍。有了PPT操作基础以及制作毕业答辩演示文稿的经验之后,要求学生制作个性化的毕业求职自我介绍PPT,其中包含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简历、专业特长等内容。学生需要向老师、学长或专业负责人了解更多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比如本专业将开设哪些课程、将学习哪些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自己将能达到什么专业标准与要求,将拿到什么专业资格证书,等等。学生在收集这些素材的同时,增进了对其所学专业的了解,使其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与方向,激发学习热情与动力。
以上PPT制作案例都具有较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也是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建议教学时不要分组,让学生每个人自由发挥,独立完成。
三、总结
上述设计的案例具有鲜明的“服务于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其一,案例素材与专业知识相关,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也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二,学生在收集“拓展练习”案例素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其所学专业的了解和理解,一方面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今后专业知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其三,案例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专业问题,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案例具有“服务于专业”的现实意义。其四,随着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会探求更加优化或者完善的方法与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对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正因为我们的教学案例会随着教学对象的专业变化而有所改变,具有“服务于专业”的特色,所以在具体实施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案例内容,需要做大量的调研与开发工作,这些工作是由教学团队合作完成还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完成?在我们学校,这项工作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来统一部署与完成,目前只是针对“专业类”,还没能细化到全校40多个专业的每一个专业。其二,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案例需求,教学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将教师按“专业类”进行分组,每组固定承接一类专业的教学任务,组成员相对不变,组内通过采取内训、公共备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对这一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三,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除了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外,还要学习专业知识,这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入手,让他们认识到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界限,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方能让知识转化为力量,提高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石玲.“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
[2]周旭.案例教学法在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市场,2010(39)
[3]王宏亮.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利弊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作者简介】张爱科(1973- ),女,广西贵港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