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建设对策研究
2015-08-10陈宜凝王凯丽
陈宜凝 王凯丽
【摘 要】分析高职高专护理英语课程教材建设现状,针对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的问题,从四方面提出促进校本教材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校本教材 护理英语 教材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61-02
护理英语作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补充,承担着帮助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到完成语言习得和岗位服务功能相对接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是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校本教材建设最基本的出发点。
校本教材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载体,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文学信息、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它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的重要补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应充分体现“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基本原则,在体现一定的教学理论、思想、原则、任务的同时,兼顾学校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校本教材的设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学习效果。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试以交际法为理论基础,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对护理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建设的进行探讨。
一、高职高专护理英语课程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专业英语的教学起步较晚,教学与管理的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教材的选用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教材选用的自主性,忽略了教材的指导性
课题组对四川、广西、贵州三地的部分医学院校护理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做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护理英语课程教材的选用一般由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决定或者由根本不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务处行政人员征订,开课之前教师没有对相关的教材进行考察评估,难以掌握教材的难易程度,对教材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缺乏预期,对教材是否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缺乏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用“英语介绍专业知识”的局面。
(二)校本教材建设缺乏教学理论指导
校本教材建设必须在科学的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要体现课程的教学宗旨、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作为校本教材研发主体的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阶段及相关理论缺乏认知,在教材建设中没有从理论上考虑学习者的目的需求和学习需求,因此校本教材容易成为用专业的原版英文材料随意拼凑而成的劣质教学资料。
(三)专业英语校本教材没有做到语言和专业英语的岗位服务的有机结合
专业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主体大多是英语教师,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材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过多关注语言本身,强调语法、专业英语词汇以及翻译等,忽略了行业现状、行业技能等;在教材编排过程中,容易忽略行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就难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构建,也就难以实现让学生在“职场环境下使用英语”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高专护理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建设的对策
正确认识专业英语教材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地位,全面了解和深刻剖析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是进行该课程校本教材建设的前提。因此,应从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以及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规范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和加强专业英语教材研究。护理英语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校内外行业专家的细心指导,充分考虑了护理工作流程以及护士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教材开发的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护理英语课程教材建设步骤
(一)在进行教材编写之前,切实加强护理英语专业教师人才培训工作
如前所述,作为校本教材研发主体的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阶段及相关理论缺乏认知,因此对本课程的教师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就变得十分必要,而这也是影响教材编写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课题组应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师资培训机构组织的关于教材编写理论以及实践的专门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到具备护理英语课程教学资历的高校进修。
(二)深入护理工作岗位调查研究,明确岗位工作流程以及行业英语使用特点
课题组在编写护理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前通过问卷对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将来在护理工作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并委托在新加坡中央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校友邀请该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参与问卷调查,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护理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将来会遇到的典型的护理工作任务和交际情景,重新选取、序化教学内容同时,课题组利用访谈和实地考察对实际的教学环境、教师团队、教学后勤保障等进行了重新评估,使教材符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英语技能,并将英语语言习得与岗位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制定课程纲要过程中,充分考虑适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课程教学方法
护理英语校本课程体系建构是在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护理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基础上,寻找、分析和描述典型的护理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课程并实施。并最终确定了护理英语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队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护理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大量的复杂句型、生僻医学专业术语,同时又包含了符合实际医患交际需要的口语训练,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教学队伍应大胆地创新护理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论证纲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教材开发提供指导依据。
(四)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引入行业专家评估机制
英语教师对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了解毕竟有限,因此在教材编写前期的资料收集阶段,充分重视行业专家的意见,将收集到的材料交由行业专家进行评估,这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在教材的试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英语教师为主+护理专业教师为辅”的师资模式的优势,根据试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正教材的不足,也是不断提高教材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护理英语课程作为拓宽学生职业途径的重要渠道,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而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制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改变可能出现的“用英语介绍专业知识”的专业英语教学的尴尬局面,编写高质量的符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就成为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对高职高专的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首先,高职高专教师忙于教学,在提高理论水平方面缺乏动力。其次,高职高专教师极少有机会参加相关的高水平培训,虽然课题组教师参与过一些教材和教辅的编写,但是相关的经历和经验不够丰富,同时在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校本教材建设方面鲜少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课题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理论来指导本套教材的编写,进一步探讨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按照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子,进一步研究高职高专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法和策略等。
【参考文献】
[1]刘黛琳,等.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
[2]梁艳书,等.工程图学教材建设和编写的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2009(4)
[3]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4(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06)
【作者简介】陈宜凝(1981- ),女,四川开江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论与教学法。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