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治疗特殊部位疣的临床观察

2015-08-10戴前梅胡春艳

安徽医专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利多卡因局部

戴前梅 胡春艳 陈 晨 陈 朋

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治疗特殊部位疣的临床观察

戴前梅胡春艳陈晨陈朋

【摘要】目的:观察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一些特殊部位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使用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18例,使用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聚肌胞较单用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特殊部位疣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氟尿嘧啶聚肌胞疣局部注射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或黏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多选用电灼、激光、冷冻、刮除等治疗方法[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特殊部位的疣(掌跖、指趾末端、甲周、甲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不仅破坏性大,可能造成永久性瘢痕、恢复时间长、且复发率很高,给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2012年6月开始,我科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聚肌胞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某些特殊部位的疣,与单用聚肌胞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相比较,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5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14~50岁,病程均在半年以上,皮损均分布于掌跖、指趾末端、甲周、甲下等特殊部位,入选患者均无特殊疾病史、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药物过敏史及14岁以下儿童均不在入选范围,治疗期间禁止接受其他疗法。将52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18例)。

1.2治疗方法治疗组34例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聚肌胞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用5ml注射器按1∶1∶1的比例抽取混合,疣体常规消毒后,左手绷紧疣体周围皮肤以固定疣体,右手将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疣体中心有落空感后,往回稍退针,回抽无血方可缓慢推注药物直至整个疣体肿胀发白或至疣体周围肿胀1mm即可,拔出针头后干棉签压迫止血同时防止药液外渗;对于疣体直径≥2.0cm,可于疣体侧缘斜约30°多点注射直至整个疣体肿胀发白,每次注射药物总量不超过2ml。对照组18例仅采用聚肌胞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比混合后,同上述方法注射疣体。7~10天后若无异常反应,再次进行注射,共进行4次治疗后观察疗效。

1.3疗效判定痊愈:疣体全部消退;有效:疣体消退70%以上;好转:疣体消退40%~70%;无效:疣体消退小于40%,痊愈加有效计算为有效率。

2 结果

2.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经过4次注射治疗后(其中有2例甲周疣经三联药物2次注射后疣体全部脱落)。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1.2%,对照组有效率达66.7%。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例)

2.2不良反应及处理局部注射后24~48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痛,大部分患者自行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其中2例患者(其中1例为男性14岁儿童手指末端疣、另1例为18岁男性跖前部疣)因肿胀疼痛感剧烈,予以去痛片口服2天,肿胀疼痛缓解。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氟尿嘧啶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5-氟尿嘧啶不仅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还对RNA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局部注射后可抑制过度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使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坏死、直至脱落。聚肌胞是最常用的干扰素诱导剂,诱导产生的干扰素能与病毒多聚酶结合而阻止病毒复制,并有促进抗体形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2%利多卡因注射液具有溶解粉针剂、稀释药液、局部麻醉的作用[3]。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某些疣因部位特殊(掌跖、指趾末端、甲周、甲下),整个损害陷入真皮,角质层更为增厚,并有广泛的角化不全[4],采用常规治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国内有多篇报道用聚肌胞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或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5~6]。

综上所述,我科将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局部注射,抑制局部过度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同时增强了全身的免疫功能,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此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更值得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7~69.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3.

3孙传雷.皮损内注射药物治疗甲周疣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08,36(6):454.

4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6.

5周敏玲,许志学,许文庆,等.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特殊部位疣体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6,28 (4):577.

6杨宇辉,王俊伟,赵设计.5-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86例观察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 (5):318.

(/编审:赵政龙施仲赋)

2015-03-12收稿,2015-05-10修回

【中图分类号】R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54(2015)03-0033-02

作者单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合肥23004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Special parts verruca of 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poly I:C

Anhui No.2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0041,Anhui
DAI Qian-mei,HU Chun-yan,CHEN Chen,et al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local injection of poly I:C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in the treatment of verruca of some certain positions.Methods:The selected 5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34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poly I:C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1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poly I:C.Results:The effectiveness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91.2%and the control group is 66.7%,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Local injection of poly I:C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ruca of some certain positions and deserves the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Fluorouracil;Poly I:C;Verruca;Local Injection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利多卡因局部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局部遮光器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