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广电媒体如何应对连接时代
2015-08-10陈红艳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深圳518026
陈红艳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深圳 518026
德国广电媒体如何应对连接时代
陈红艳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深圳518026
摘要德国广电媒体坚守内容为王,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优质节目应对连接时代的挑战。在我国推进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广电媒体可借鉴德国经验,实现媒体融合与产业发展。
关键词德国;广电;内容;媒体融合
在这个连接已经无处不在,将来终将连接一切的时代,媒体作为传播平台的功能和价值被重新解构。笔者近期走访了部分德国广电媒体。德国广电媒体实施双轨制,公法广播电视机构与商业传媒机构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公法传媒机构的经费来源以及采编自主权都受到法律保障,但是与此同时,公法传媒机构依然有商业营收、收视考核等压力,并非捧着毫无负担的金饭碗。这一点,跟中国广电媒体的现状有某种共通之处,因此,他们的处境和作为不无借鉴意义。
1 连接渠道越多,越要坚守内容为王
根据德国AGF/GFK调查公司(德国广电产业收视收听独立调查公司)发布的年度数据显示:德国14岁以上的受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长1999年为198分钟,2008年221分钟,2013年则为234分钟;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长,2000年为220分钟,2010年下降为187分钟。而互联网的使用时间最近五年增长了22分钟,2013年为111分钟,但依然位列第三。2002年至2012年,广播和电视的广告收入呈平稳上升趋势,互联网广告增长较快。有分析认为,德国电视市场长盛不衰,是与德国气候寒冷、德国人夜生活单调、重视家庭生活等原因分不开的。但2013年度的收视收听数据同时显示,14岁至29岁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长只有151分钟,而上网的时间却达到144分钟,广播则只沦为这一年龄段选择的第三媒体,只有136分钟。可见,即便是在德国,广播电视对于年轻世代的吸引力也在削弱。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世界没有特区,全球共此冷暖。
不过,德国公共广播电视媒体的同行在谈论互联网冲击的话题时显得从容淡定。他们认为,无论是与私营媒体的竞争,还是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致胜的法宝还是要依靠高品质的、能体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节目。在中国,综艺节目推陈出新的速度以季计算,德国却不乏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老牌综艺栏目,特别是公法广电机构的节目,节目样式乃至节目编排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相比目前中国热衷的节目模式引进,德国广电人似乎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在传统新闻、纪录片、文化节目内容的打造上, 德国最大的公法电视台ARD的新闻节目《今日新闻》和第二大公法电视台ZDF的《今天》以及新闻杂志节目《今日话题》,已经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权威、客观、全面、及时是公共台新闻资讯节目屹立不倒的“杀手锏”。
2 地方电视台凭借优质内容打出国际影响
德国作为联邦国家的历史其实非常短暂,地方自治的传统和能力更加强大,德国公法电视机构的具体构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德国并没有类似中国中央电视台那样的中央级媒体,而是由各州的公法传媒机构自愿组成全国性的联盟。德国公共广播电视联盟(简称德广联,ARD)是德国最大的公法传媒机构,由德国9个州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德国之声自愿组成,各成员按比例向德广联提供节目,再面向全国播放。以北德电视台为例,它制作的节目占了德广联的三成以上,德广联的新闻演播室也由北德电视台提供。让北德电视台得以扬名国际的有两个法宝:一是顶尖的纪录片制作实力,二是国际视野的新闻采编布局。
首先说北德台的纪录片制作能力。据北德台介绍,他们每年的制作量大约为80部,大多数都是国际合作,他们尤其擅长动物、自然等题材,制作水准可以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发现频道媲美,跻身世界前列。笔者现场观摩了两部作品,其中之一主题是澳大利亚动物,纪录片制作人已经不满足于“足够近”的拍摄标准,索性把医学镜头装到了雌性袋鼠的腹中,由此记录袋鼠宝宝在腹中生长的一举一动,这样的观察视角使得纪录片起到摄人心魄的视觉效果。高超的纪录片制作水准不仅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更关键的是靠一流的人才来创造。北德电视台纪录片以自然题材为主,超越意识形态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局限,从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广泛传播的能力。
北德电视台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他们的新闻部运作。他们与德广联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完成在全世界的新闻采编力量布局。大家既各有侧重,又可以互相共享资源。北德电视台主要为德广联提供亚洲报道,他们的海外记者也主要布局在亚洲区,在中国、日本、新加坡有常驻记者。在编辑部还设立专门的编辑跟进不同地区的新闻,其中中国和美国都分别有两名编辑专职负责,这也反映当今世界,任何具有国际视野的媒体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作为新闻富矿,传播价值已经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
如果说北德电视台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新闻布局主要还是为了服务德国受众的话,其纪录片的国际化程度则更多地把北德电视台从一个德国地方媒体提升到了国际平台。因为其顶尖的纪录片制作能力,国际资金也更愿意与其合作,从而形成“投入——生产——出品——传播——赢得更多投入”的良性循环。
3 “德国之声”全媒体发展策略初见成效
在笔者考察的德国多家媒体机构里,德国之声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媒体,它的所有经费来自联邦税收,是一个真正的“外宣平台”——不管是广播还是电视都只能在德国境外落地。它的使命就是向世界介绍德国,宣传德国的价值观。成立于1953年的德国之声最早只有广播形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拓展到电视领域,而现在已经成为拥有网站、移动客户端、播客等全媒体传播手段的多媒体传播机构。据德国之声提供的资料显示,他们的员工大约有三千人,来自六十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比利时布鲁塞尔设有记者站,并拥有一个覆盖全球的特约记者网络。
因为外宣媒体的特殊属性,德国之声同样面临难以在世界各地有效落地的尴尬,而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为传播的有效抵达提供了可能,为此,德国之声近年来关闭了一批短波频率,把业务重心放在发展新媒体,德国之声是第一个开辟网页的德国公法广播电视机构。目前,德国之声的电视频道仅有四个,包括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四种语言,但是多媒体网页却多达30种语言,几乎涵盖了世界大多数国家,每周覆盖的全球受众超过一亿。
为了提升生产效能,德国之声把采编力量进行整合,组建了超级编辑部——超越传播形态,记者不仅仅为某一种传播手段服务,而是为全媒体服务。一个见习记者接受的技能训练是从摄像机、麦克风到网络在线的全套培训。当记者把采访素材提供到公共平台之后,再由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部门的编辑处理成适合各自传播手段的形式播发。为了协调资源分配,成立了以总编辑为首的联席会议机制。这种方式是西方传统媒体探索全媒体发展的普遍做法,早在2008年,英国BBC就启动了全媒体记者计划,要求记者必须能够同时满足网站、电视以及广播的需要。德国之声也一直以BBC为对标对象,据说现任台长彼得·林堡自2013年10月上任以来,就一直积极推动德国之声的新媒体传播,要求网站点击量每周必须突破一亿人次。
相对于广播与电视传播效果评价的滞后性,网站等新媒体的点击量的确可以直观呈现传播价值,德国之声为此利用多种手段来提升点击量。首先当然是及时提供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其次是加强互动性,尤其是具有知识性的内容,德国之声提供的互动手段会更多,从而吸引低龄受众参与。再次是注重对内容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开发利用,比如在德国之声APP里,会提供每天20分钟左右的时事音频,方便上班族在通勤途中收听,据说很受欢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编辑人员还会利用社交平台有意识地扩散独家的重点报道,从而吸引更多人对德国之声进行关注,把人流导入到自家平台之中。这些方法对于中国媒体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不无启发。
论天下事,“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成为历史,相隔万水千山却近在咫尺成为了现实,在网络的世界里,空间距离被无限地拉“近”。而网媒“走转改”,更是在空间距离拉“近”的基础上,拉近了记者与网民的距离。网媒记者纷纷出动走基层,用网媒独有的形式带给受众大量生动的新闻,让广大受众足不出户就了解了天下事。新闻工作者跳出个人小圈子,融入社会大天地,把对社情民意的认识从不知、少知、浅知,提升到真知、多知、深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9-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