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地铁
2015-08-09陈怡璇
文‖上海国资记者 陈怡璇
打造智慧地铁
文‖上海国资记者 陈怡璇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如何提升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以人为本,让乘客感到更加舒适方便,这是上海轨道交通的使命所在
"我认为,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多高,而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这样人生也算有意义,没有虚度。”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天印真诚地说。
他自诩为IT界的老兵。黄天印将最青春宝贵的十一年献给了上海的磁悬浮事业,后返IT领域,力图以信息化技术提升上海地铁运营管理的水平,他不断探索应用新技术,并大胆推陈出新。他的工作是为出行人们提供便利,但这项工作的成果亦容易被人视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比如地铁换乘后方便刷卡出站,或在超市购物快速付款、或从机场行李传送带顺利拿到自己的物品。
这份责任并不轻松
1984年黄天印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而复旦大学的第一台计算机就在数学系。“计算机离不开数学,数学系毕业生从事软件设计有天生优势。”黄天印表示。
他从1980年代大学毕业设计时用计算机穿孔纸带开始,跟计算机接触已有30余载。黄天印回忆,“但那时计算机的条件非常简陋,信息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搞软件开发的不如修电脑的吃香。”
但得益于复旦数学系有苏步青、谷超豪等顶尖人物的亲自授课,老一辈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人生观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他的职业态度或许从那时就被烙下印迹。
大学毕业后,黄天印被分配到上海科技大学计算中心工作,从事软件设计教学及研究,当时使用的是IBM大型计算机,价格昂贵。其间,1985年至1986年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修软件工程,有幸结识了冯康、徐献瑜等老一辈科学家。
“那时徐献瑜教授已近80岁,还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当时我和他带的博士生一起参加讨论班,专业难度相当大,我经常为了一篇论文多次跑图书馆查资料,徐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黄天印表示,“或许正是在诸多人生导师的影响下,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成为我一直秉持的价值观。”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研究机构,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里,黄天印参与了诸多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硕果满满。例如国家“六五”重点课题“数学软件库STYR”的研究,该课题获得中国科学院“六五”科技攻关奖、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黄天印进入中日合资上海启明软件有限公司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工作,启明公司是当时国内行业领先的计算机软件企业。从项目经理、到部门经理和事业部总监,他参与并负责过多项重大信息化项目,例如上海市政府OA系统、上海市经委OA系统、八佰伴商业信息管理系统、静安区政府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浦东国际机场行李处理系统、浦东国际机场商业计算机系统等。
“以八佰伴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八佰伴最先引入了现代超市概念及管理体系,很多商品新名词都是我当时从日文直接翻译引进的,现在大部分超市都在使用。”黄天印介绍。
1991年至1993年黄天印被派往日本东京工作,在日本三菱化学系统株式会社担任软件工程师,参加YAMAHA日本全国部品供应系统等项目开发。
“当时在日本工作的明显感受是,日本信息化水平比我们领先至少十年时间,1991年YAMAHA全国性的供应系统已可以实现全国门店的零部件跨区域实时调配和结算,鉴于当时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限制,已是十分了不起的水平。”国外信息系统的开发经验无疑成为他此后回国研发的宝贵财富。
使命感成为黄天印回国后一直不断激励自己技术创新研发的动力源泉。
在浦东机场一期建设时,黄天印担起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商业POS系统总负责以及行李处理系统软件开发的重任。“当时的浦东机场是全世界第三个系统集成的大型机场,此前两个机场均出现过失败的教训,香港机场就发生过行李丢失事件,因此浦东机场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压力很大。”黄天印表示,“浦东机场开通那天,我怀着心里压力现场坚守着,生怕出现任何问题。这份责任并不是那么轻松。”
骄傲的磁悬浮
2001年黄天印开始投身于上海磁浮列车工程建设,将人生最宝贵的十一年奉献给了磁悬浮事业。其负责磁浮工程弱电系统管理总包,为磁浮示范运营线的顺利开通做出贡献;磁浮公司与华东电脑合资组建了上海迈创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磁浮的核心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任务,黄天印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05年2月又被任命为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运行部副经理,开始由技术研发走向运营管理工作。
磁浮是高科技的项目,也是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以前接触的普通计算机应用系统相比已不可简单地等量齐观。
“当时的磁浮团队,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精英团队,包括很多海外留学的归国人才,是一批有梦想、勤奋拼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黄天印表示,自己从外企到磁浮,工资与过去相比大打折扣,但为了磁浮事业,这批优秀的人才毅然投奔磁浮事业。
“当时对我影响较大的人,是磁浮建设总指挥吴祥明,这是一位真正无私贡献的共产党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工作作风和精神境界令人佩服。他也是浦东机场一期建设的总指挥。”黄天印表示,这些优秀前辈的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
虽然参与重大项目可遇不可求,正如冠绝一时的人物需赖于时代潮流,然而当时代褪去,那些因时而动,为生民立命的人,却依然发挥着自己的职业使命和人生价值。
黄天印此时被当选为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并荣任第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围绕节能减排和公共交通安全等社会重点问题,提交了诸多有价值的提案,例如《关于鼓励使用小排量低能耗汽车的建议》、《关于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前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估的建议》、《应充分重视交通枢纽的公共安全问题的建议》、《优先发展郊区公共交通,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等重要提案。
重回IT
2012年由于上海轨道交通的重组及发展需要,拥有IT技术和运营管理双重背景的黄天印被任命为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天印坦言,重新回到IT技术岗位,轨道交通信息化责任重大,当时心里颇为忐忑。
实际上,与地铁结缘,早已埋下伏笔。
2003年,黄天印担任上海迈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期间就主持完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售检票系统总体规划》的研究课题,是国内少数较早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研究人士之一。
“那时的上海地铁线路少,且各自条线分离,尚未形成目前的网状结构。考虑到今后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发展,要适应将来的运营管理模式,换乘及清分是必须提前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申通集团成为最早探索地铁网络化运营研究的先行者,设立了网络化售检票及清分系统的研究课题。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看来也是与地铁有缘。”黄天印表示。
“没想过这个年龄还重回IT领域,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刚被调到信息管理中心时心里很有压力,毕竟此前在磁悬浮做了五年多的运营管理,离开信息专业已有一定距离。”
黄天印表示,刚来新岗位,需要尽快学习补充新技术新知识,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另一方面到北京地铁、广州地铁及深圳地铁等行业先进单位参观交流,参加IT一流企业举办的技术研讨活动,算是一个重走青春的机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恶补”,黄天印重拾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底气,眼下谈及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理念已大为超前。
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作为申通地铁集团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和标准制定,信息安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项目计划的协调管理等工作,可谓责任重大。
基础先行,进入信息管理中心不久,2013年黄天印即主持完成了《上海轨道信息网络体系总体方案及优化整合设施路线》、《上海轨道交通信息网络资源管控方案》等课题研究。
紧随趋势,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新技术的发展,2014年牵头组织举办了“上海轨道交通大数据战略研讨会”,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上海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大数据创新联盟等出席研讨会,编制了《上海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战略(讨论稿)》。
“到2020年,上海地铁将超过800公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地铁建设和运营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目前,信息技术不应再是简单、被动的支撑工具,如果能将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在地铁行业,将极大改变地铁业态发展的前景。”黄天印表示。
例如,通过大数据预测地铁客流变化及突发集聚点,及时启动预案,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流高峰与低谷的预测,及时调整运力提高效率;此外,通过对设备运行维修数据分析,可提高维修效率或延长设备使用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在乘客服务方面,根据乘客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推出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移动互联技术,黄天印亦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他介绍,一方面通过上海地铁官方APP,可查询到地铁换乘的准确时点和各站点的拥挤程度,利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动态引导,打造智慧地铁。另一方面,移动技术可实现对于沿线轨道设施、通讯设备的移动巡检及现场维护,今后检查及维护结果不用填写纸质报告,直接利用二维码扫描,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方便查询及记录设备的状态。这也是申通地铁2015年着力推进的信息化重点应用项目。
同时,在亲身经历过设备运维、运营服务及信息化等多类型管理工作后,已攻读MBA的黄天印愈发意识到,信息管理并非简单掌握信息技术即可,更需要既懂技术又具备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之前的运营管理经历使得我现在与地铁运营、维护业务单位交流时没有障碍,同时我也负责过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这些经历都对我重回IT、从事信息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黄天印表述。
“信息化不能关起门来为技术而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如何提升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以人为本,让乘客感到更加舒适方便,这是上海轨道交通的使命所在。”这一理念无疑也印证了他一贯的责任观。
说起小时候的理想,黄天印说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军人。“尽管没有实现当时的梦想,但自己感觉还是很幸运,勤勉工作,快乐生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眼下面临的挑战是目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个人能力有限,想要完成宏大事业,团队力量则是关键。”黄天印说。
无疑,培养年轻人才成为他目前自觉担当起的又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