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辛的历程、辉煌的成就

2015-08-08郭国祥余威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

郭国祥++余威

摘 要:从历次党代会党员人数的变化、党代会时间间隔的变化、党的领袖人物及其交接方式的变化、机构设置的变化、指导思想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走向民主、走向现代,向一个成熟的执政党转型的伟大征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郭国祥,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0)

余 威,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从1921年7月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称兴业路76号)召开一大算起,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个年头。9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8700多万名党员,从一个秘密的革命党发展到领导十三亿人口的成熟的执政党,把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改造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强大的新中国,这是多么伟大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党员人数的变化、党代会时间间隔的变化、党的领袖人物及其交接方式的变化、机构设置的变化、思想理论的变化来揭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走向民主、走向现代,向一个成熟的执政党转型的伟大征程。

一、从党员数量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时只有50多名党员,二大发展到195名,三大是420名,四大是994名,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秘密的革命党人数在稳步增长。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党员人数呈现加速度发展,大量的工人、农民加入到党的队伍之中,五大时达到了57 967名。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中国共产党人数不减反增,六大发展到了130 194人。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练和奋斗,抗战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合法的政党开始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以其先进的思想和模范的行动吸引了无数的有志青年,党员人数大发展,七大达到121万。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员人数开始稳步增长,八大突破了1 000万,达到了1 073万,九大更是突破了2 000万,达到2 200万,十大2 800万,十一大3 500多万,十二大3 965多万,十三大4600万,十四大5 100多万,十五大5 900余万,十六大6 600余万,十七大则是7 336万{1},到2014年年底,党员人数发展到8 700万,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的人数,也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这是多么惊人的发展速度!

如果再细细考量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的几个特殊背景,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上个世纪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近年来国内邪教“法轮功”蛊惑宣传甚嚣尘上之时,这样的发展就更令人钦佩了,就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国民党政权建立后,用法律、行政、特务、军事等手段残酷地镇压任何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加入共产党成为最大的“犯罪”。30多万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真正的革命者仍然坚持斗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共产主义的信念。一些追求进步的人士,在革命的危难时刻加入到了党的队伍中来。如年逾半百的老教育家徐特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和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领导职务的贺龙、叶剑英、彭德怀等,都在这个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板荡识诚臣,疾风知劲草,残酷的杀戮阻止不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者的前赴后继,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有的还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原来蓬勃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是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1987年共有4 600余万党员,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到了1992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到5100万多党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际一枝独秀,彰显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3}。

2005年1月12日,邪教组织法轮功旗下的大纪元网发表“郑重声明”,提出:“所有参加过共产党与共产党其他组织的人,赶快退出,抹去邪恶的印记;一旦谁对这个魔教清算时,大纪元储存的记录可以为声明退出共产党和共产党其他组织的人作证”。法轮功以鬼神恐吓人们退出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的闹剧开场。{4}“三退”成为法轮功由邪教组织演化为以邪教方式进行活动的反动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截止2012年底,大纪元公布的三退数字已超过1.3亿。正当法轮功为自己制造的“三退”天文数字得意忘形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揭露“三退”的内幕。江苏省靖江市64岁的法轮功练习者陈秀芳坦陈自己编造2 000多人退党名单的经过。一名叫胡明的法轮功人员累计向明慧网发送了9 000余人的“三退”声明,其中一部分是已经死去的亲友,包括早已过世的祖父,绝大多数是搜集来的毫不知情者的名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5}。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民营企业家和其他新社会阶层纷纷加入共产党,很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也纷纷请求建立党组织,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党的社会覆盖面也不断扩大。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表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蛊惑宣传和鬼神恐吓丝毫也没有动摇人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和决心,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强。

二、从党代会时间间隔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六大,时间间隔都不长。一大、二大、三大是一年一次,四大隔了两年,五大也隔了两年,六大则只隔了一年。党的前期代表大会召开次数频繁,因为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党员人数较少,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相对容易、便捷,而且成立初期事务繁忙,需要集中全党智慧解决迫在眉睫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大要确定党的名称、性质、当前任务和奋斗目标;二大要根据特定的国情确定党的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三大要根据现实国情、党情讨论如何和国民党合作;四大则要讨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是做国民党的尾巴还是坚持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五大则要讨论在国民党右派已经分裂国共合作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何去何从的问题。六大则是在白色恐怖非常严重、党内思想非常混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中国革命形势和当前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恰好共产国际、少共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也要召开全世界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在莫斯科召开了党的六大。

六大之后到十一大,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很不固定,间隔时间最长的是七大,从1928年六大到1945年的七大,隔了十七年;其次是九大,从1956年的八大到1969年的九大,中间间隔了13年。最短的只有4年,1969年的九大到1973年的十大只有4年,1973年的十大到1977年的十一大也只有4年。为什么这中间会有这种情况呢,建国前自然有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等因素,战争环境下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自然不是很容易,当然党内思想不统一、党内斗争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还存在着某些不正常的现象。

1928年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处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之中,面对一些全新的时代课题,如何建设全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如何处理“九一八”事变之后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如何组织和领导国内兴起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特别是如何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召开党的全国性的代表大会。但是党的七大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一个真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领袖都缺乏足够的权威,党内思想也很不统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王明在如何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重大路线策略方面存在分歧,在谁主导中国共产党发展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经过整风运动,全党才最终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这样召开七大的时机才成熟。七大之后,有四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建国后党的任务繁重,新中国百废待兴,恢复国民经济正常水平,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1953年又出现了党内的“高饶事件”,这个事件一直到1955年才处理完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如何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必须集中全党的智慧共同探讨,因此1956年秋天召开了八大。而八大之后,特别是1957年反右派之后,国家和党内政治生活开始变得不正常,运动一个接一个,党的主席毛泽东和1959年人代会选举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之间分歧日趋增大,后来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为了使“文革”理论和实践合法化,终于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召开了九大。十大的召开有些仓促,是因为要向全党交代和解释林彪集团叛党叛国的罪行并填补由此产生的权力真空,十一大的召开也是因为逮捕“四人帮”、“文革”结束需要向全党一个交代,并开始中国共产党重大路线的调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自此以后党的政治生活走向正常化,从十二大开始,以后都是5年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地点都在北京,时间都是下半年的9月、10月或者11月。这说明了党内政治生活越来越规范化,党内制度越来越刚性,某个领导人随意改变会议进程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党的执政走向成熟,党内生活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

三、从党的领袖的权力继承看中国共产党政治运作的日益民主化和程序化

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大总书记都是陈独秀,这与陈独秀在党内的突出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有关。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由他担任早期领袖是众望所归,当然由于他的右倾错误,加上他的书生意气,后来被撤职也是历史的必然。六大是向忠发,他是工人出身,之所以成为总书记与共产国际强调党的工人成员有关,他只是个象征性人物,1931年被国民党俘获后就变节了。七大到十大是毛泽东,毛泽东是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卓越的共产党的领袖,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选择了毛泽东。七大毛泽东担任了党的主席,毛泽东思想也写入了党章。八大毛泽东继续担任党的主席,虽然党章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但毛泽东的威望无人能及。当然毛泽东晚期犯了严重的错误,所以党的九大和十大也有很多不好的影响,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乘机窃取了党的一部分领导权,并使“文革”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党的十一大选举的党的领袖是华国锋,十二大是胡耀邦,十三大是赵紫阳。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但这一时期真正掌舵的是历史伟人邓小平,当时还设置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以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杨尚昆、彭真、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首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对变革中的中国还是起了相当好的幕后作用{6}。

十四大、十五大是江泽民,十四大时候中央顾问委员会取消;江泽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他主政的13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十六大、十七大是胡锦涛,胡锦涛有平民政治家的风范,其执政的十年成就显著,取得了为人称颂的“胡温新政”。十八大是习近平,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真正经过票选而不是由上一代领导人指定的接班人。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力的交接不难发现,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非常重视选择和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但也常因个人意见废弃自己的接班人,在他手里,曾经考虑的接班人就有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邓小平、华国锋,但后来要么是被打倒,要么就是被放弃,事实证明领袖选择接班人靠不住。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时代的新一代领导核心,也非常重视启用年轻一代冲锋陷阵,也重视集体智慧,大政方针与党内元老、年轻新锐共同协商,具体执行则放手让选择的接班人去干,并出台了领导人的退休制度,是典型的“扶上马,送一程”。江泽民和胡锦涛作为后伟人政治时代的领袖则很注意集体领导,对权力的交接也越来越规范和民主。十六大之后,江泽民不久就辞去了军委主席,新任中央领导人选也开始由较大范围的党内集体协商和投票选举决定。十七大之后,高层领导人退休的最高年龄也有了正式的制度规定,“七上八下”成为一项严格的制度规范,无论是谁到了68岁就无条件退休。这次十八大,胡锦涛卸任总书记的同时卸任了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带头离开了党中央领导岗位,体现了崇高品德和高风亮节,彰显了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改革的决心,彰显了对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肯定和信任,彰显了顾全大局的宽阔胸怀{7}。扶上马,送一程的传统继承模式彻底改变,中国共产党领袖人选的更替越来越程序化、民主化。

四、从党的机构设置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日益科学化

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很关键的部分,也是影响中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元素。中国共产党从党的一大以来,随着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任务转变与不断成熟,机构设置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到了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机构设置更加完善合理,党的章程、条例、规定等正式制度与惯例、传统等非正式制度更加合理、健全、有效。中国共产党正朝着制度化、组织化、科学化的趋势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也日益成熟。

党的一大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和地方组织尚不健全的情况,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从中共二大起,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则负责中央日常工作。1927年的五大,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虽没有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危局的政策措施,但在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却颇有建树,基本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以后的四级领导的政治架构。大会选出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中央政治局,并决定“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大会还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党的六大修改党章写入中共“为共产国际支部”,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一切决议案。中共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改选中央领导班子,须经共产国际执委会的同意和批准。六大党章规定中央常务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六大之后,由于政治环境的经常变化,党的领导体制也很不稳定,1943年经过高层整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才正式稳定下来。党的七大修改党章时,把中央四级领导体制重新确定下来。七大在机构设置上有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中央书记处,代替原来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书记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五大书记。从人员组成和担负的任务来看,书记处实际上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实际上相当于政治局常委{8}。

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已经成为领导国家各项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央机构设置也相应做了较大调整:

1. 中央委员会除设主席外,第一次设了副主席,并规定,中央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时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由主席、副主席、总书记组成常委。常委是党的核心领导。

2. 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分开。中央书记处第一把手不再称“主席”,而改称为总书记,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重大决策往往是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决定,由书记处执行。这样,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分开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了九大、十大两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机构设置遭到严重破坏,处于不健全、不正常状态。

1977年的十一大对机构设置做了一项调整,决定重新设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2年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的党代会。大会对中央机构设置也做了重大的调整与改革:

1. 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改称“总书记”,中央委员会不再设主席、副主席,只设总书记。总书记负责召集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从此,总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最高领导职务,一般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2. 设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新老干部交替的过渡性机构。

3.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再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改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受中央委员会领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常务委员会、书记、副书记,报中央委员会批准,且第一书记必须从政治局常委中产生。

4. 军委主席必须从政治局常委中产生。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决定不再设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存在了10年,协助中共中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维护中共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历史性功绩。

到了党的十八,中国共产党机构设置更加制度化,组织化,科学化。“四级领导体制”非常稳定,职责也非常明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9}

在党的机构设置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仍然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十八大党的机构设置又有细微调整。中央政治局常委由原来的9人调整为7人,中央政法委书记退出了政治局常委之列,党政交叉任职增多,更加重视后备力量和年轻人的提拔使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风格不断成熟。

五、从党的指导思想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和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根据形势的需要制定具体的革命纲领。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制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决定;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进行了初步论证;六大则对大革命失败后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形势和策略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为土地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过几次胜利,几次失败的磨练,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深刻的感受: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只能招致中国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成为全党的共识。到七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明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万众一心,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八大指导思想有些微妙变化,党章删除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改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什么中共八大在指导思想中删除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学术界有很多观点,不过大都认为这是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复杂、微妙的国际关系,二是为消除苏共对中共独立自主挑战苏共权威的担忧和疑虑,三是毛泽东本人的谦虚和多次提议,四是党内对个人崇拜的警惕{10}。九大修改党的章程,指出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拔高的评价,强调它的国际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引起其他国家对“输出革命”的疑虑,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也有错误的表述,强调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十大、十一大沿用九大的观点。

1982年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拨乱反正之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并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历史地位作了新的规定,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十三大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行了重点阐述。十四大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贡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会议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十五大则直接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化为“邓小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进入21世纪,党情、世情、国情、社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也向纵深发展,理论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大。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写入了十六大党章,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写入了十七大党章。十八大党章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十八大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变化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的深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

注 释:

①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资料汇编(1921-2010)》,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第294-295页。

③施善玉,鲍同:《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集成(1921-2001)》,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54-65页。

④钟国兴:《2007,法轮功的败落年》,http://opinion.people.com.cn/GB/6725589.html,人民网,2008年1月12日。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第22-42页。

⑥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567-596页。

⑦《十八大后人事布局呈现六大特点》,http://www.people.com.cn/n/2012/1121/c33232-19648726.html,人民网,2012年11月21日。

⑧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591-594页。

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⑩沈志华:《中共八大为什么不提“毛泽东思想”》,《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浅谈对口升学英语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