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2015-08-08俞登奎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中职语文建构主义

俞登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职语文课程及教学改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建构主义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让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47-04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一)建构主义的涵义

建构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对人们认识事物的原理和教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何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则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因此,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人们现有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会在新的情境中通过人们的协作探究、会话交流产生新的认知,而且会在不断更新的情境中不断更新和超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不能由他人灌输获得,别人灌输的知识只能成为形成新认知的一个要素,而真正的个人认知需要由认知的主体自己去构建。

(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其将学生看做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它认为,知识并不能够被输入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外界的互相作用建构对知识的新理解。这个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认知知识和事物中的重要性,明确了学习者的主体位置,明确了知识必须由学习者在不断更新的情境中去更新认知。所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从来就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甚至是在推翻前人的所谓真理中前进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识记,教学也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进行灌输。教学应该是让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让学习者在与他人协商对话、交往沟通和质疑中构建知识的意义。所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教学的主体对象,强调了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主动体验,在与他人的共同协商对话、交往沟通和质疑中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师只是在学习者认知的过程中起到组织指导、促进帮助的作用。因此,明确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学改革才不会迷失方向。

二、传统语文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相比较存在的不足

我们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吸收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继承。其实,许多传统的教学理论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如启发式教学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启发诱导,有求乃应”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好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固定的教材,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学效果,却不注意升华学生的精神;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应用,却不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建构;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却不注意学生对知识的质疑与批判;只想把成人对世界的理解强行让学生接受,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潜质;只想让学生“学会”,却忽略了学生在“会学”中的收获及“乐学”的体验。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把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割裂开来,语文学习成了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了体验(应用)生活、人生和社会而学习。语文知识只停留在课堂上,而不能应用到生活、社会和工作中。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为实现中职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还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主参与”,这些改革要求刚好契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或者说,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可以为实现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学习法、情境学习法、主动合作学习法、“抛锚式”学习法、内在驱动学习法等学习模式都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极佳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为语文学科服务学生发展拓展了空间

基础学科要服务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要为专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虽然改革后的新教材有许多亮点,但是单一的教材仍然难以满足各种专业的发展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之一,各专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不一样,我们就应该为其提供不同的专业知识储备,让语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并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在不影响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目标的前提下,应该突出语文在各专业中的应用。

四、中职语文教学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的思考

我们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是紧紧围绕中职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行的,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较难达到这个目标。

(一)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改革中职语文课程模式

1.中职语文课程模块的构建

为使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能更好地推行,达到培养新时代的新型技术人才的要求,应该对课程进行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程模式可以借鉴模块式教学法成功的经验进行构建。在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可考虑增加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设立职业模块的内容,以及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设立选修模块的内容,将课程分为必修模块、职业模块和选修模块三部分,如图1所示。

在编排基础模块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好现行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适当引入一些新文学素材,激发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发现和品味生活美、文学美,让语文活在学习和生活中。

在利用现有的职业模块教材时,教师要结合专业要求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专业合理地选材,删除与专业不相干的内容,让职业模块的教学真正能够为专业服务。

选修模块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大胆尝试。课程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建立选修子模块。各子模块由备课组统一设定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按照大纲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如讲座、活动、调查、交流研讨等方法。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且有很强的时代特点,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模块教学按模块划分,每个模块又可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如表1所示。

2.新课程模式的教学安排

新课程改革必然会影响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为适应新的模块教学模式,就要对旧教学模式中的班级、教师和教学地点固定的形式进行调整。在进行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的教学时可以仍旧按行政班级授课,但在进行选修模块的教学时就要打破原有班级限制,让学生到自己选修课程的班级上课,并且由选修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学校在为选修课安排教学时,要为选修课安排一个全校统一的时间,以便在统一的教学时间里组织语文选修课教学。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之后,中职语文教材出现了几个版本,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各种版本教材有了较大改进,其中也有许多亮点。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让新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专业发展就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新课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一些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和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外,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任务驱动法、情境学习法、主动合作学习法、综合性学习法、内在驱动学习法等也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文学作品的赏析应用情境性学习法就不错。可以应用音乐、影视、图景再现等多媒体形式将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处专门设置的情境中感受和品味文学作品的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互相协作、交流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再如,应用文写作教学就比较适合应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与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应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方法将写作的要点传授给学生后,可以再现真实情境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写作内容。总之,教学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感受体会,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

(三)改变师生课堂角色,改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并且掌控课堂。学生对教师不敢质疑、不敢创新。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全然不是这样,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信息的加工者,教师只是在学生建构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它注重师生的互动、学生的相互协作,师生在新知识建构中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引导者、合作者的关系。

(四)倡导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协作精神。这种只注重独立不注重协作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合作应对问题,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应对问题时进行协作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应有协作精神,学习者应在共同讨论、交流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对新知识的建构,以达成对新知识的共识。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五)交流合作成果,最终完成意义构建

传统教学注重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死记硬背的问题,学生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建构主义理论将知识点学习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在探索知识时不断与他人共同探索交流心得,同时修正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学生在探索得到新知识时,因为存在情境设置、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应用交流会话分享结果的教学程序有利于使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更接近真理。知道了知识的前因后果,则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

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建议

(一)融入时代气息,拓展教学内容

融入时代气息,构建开放的大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我们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该让课内外的知识融合起来,把富有时代气息的影视剧欣赏等语文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也可以把语文赏析的技巧应用到编写短信贺词、专题微信中。这样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将语文的技巧应用到了生活中,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二)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课堂

平等的课堂关系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之一,没有平等的课堂关系,课堂气氛就变得凝重沉闷,交流合作也就无法进行。要建构和谐课堂,首先要求教师放下师尊,敞开心扉,尊重学生的思想,让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只有学生敢于对话,敢于质疑,新知识的建构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三)注意培养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正处于对新知识探求的活跃期,依照学生兴趣方向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成效最好。只要学生有兴趣探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反思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二是教材。教师应按照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灵活调整教学深度、教材难度。

(四)完善考核机制,倡导多元评价

教学考核起到衡量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作用,也对监测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推动课程教学向好的方面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因其注重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探求过程,所以仅仅应用传统模式的终结性评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我们要改革“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虑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要倡导多元评价和多层面评价,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力求评价的客观公正,让评价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开拓了新视角,也为中职课堂注入了新活力。但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才能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霞红.高效课堂——问题的核心作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1):28-30.

[2]陈文丽.改进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点设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6-37.

[3]徐斌艳.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4:294.

[4]刘喜云.对构建高职应用数学课程体系的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35-37.

[5]李体仁,刘正安,岳巍.职教师资培养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9):73-75.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中职语文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