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与应用思考

2015-08-08赵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实施高职院校现状

赵娜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电子产品等迅猛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移动学习等方面应用广泛。该文从微课的概念与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教学现状,给出了高职院校进行微课应用与推广的具体思路,为今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现状;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5-0074-02

1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职责。随着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微”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求,如何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在众多的教学资源形式中,微课以“短、小、精、趣”的优势,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自2011年起,以“佛山微课”“中国微课网”为代表,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简称全国网培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契机,国内的微课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微课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Kee教授的“一分钟演讲”,前者旨在非正式场合(如搭乘电梯或舞会时)向非专业人士普及化学知识,并希望将其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后者希望学生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及交叉学科的融合。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在线课程,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某个简明主题为教学内容,通过音视频录制的六十秒课程,他提出的微课建设步骤与我国现有的微课制作步骤非常接近。

国内首次关注微课应用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佛山模式)。此后,随着国人对微课的认识和应用的不断深入,焦建利、张一春、黎加厚、吴秉健等人根据微课的特点和内涵,对微课的最初定义也做了适当补充和完善。虽然描述的视角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2012年11月全国网培中心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该定义非常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为了区别于目前比较流行的慕课(MOOC)和翻转式课堂的概念,这里将其与微课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微课是慕课(MOOC)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前提。

微课改变了以往系统课程庞杂无边的现状,以少而精的内容满足了高职学生个性化与碎片化的学习需要。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时间,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微课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微课多为8-10分钟,资源容量小;二是主题突出。相对于传统宽泛的课堂教学,“微课”的问题更集中,主题更突出,适用于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三是容量有限。视频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字节左右,必须是支持师生在线观看和下载的流媒体格式,适合教师的观摩、评课和反思;四是资源多样。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师生的教学水平。

3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

虽然微课最初只是面对中小学基础教育开始尝试建设,现如今,高职院校也加入到微课建设与推广的队伍中,正是全国网培中心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和“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将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热潮推向了顶峰。

截止2015年5月底,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方网站(weike.enetedu.com/zuopin.asp)1047个注册学院展出的9658个作品中,高职高专类参赛作品有3856件,约占参赛作品总数的40%,足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在微课教学进程中的步伐在不断加大。参赛作品数量排名前十的省级赛区分别为山东(864件)、江苏(597件)、陕西(309件)、广东(284件)、河北(246件)、湖北(225件)、黑龙江(177件)、广西(134件)、江西(93件)、山西(89件)。其中,山东和江苏两省的参赛作品数量遥遥领先,已占到参赛作品总数的38%,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中,山东和江苏两省的获奖人数也位列前茅。然而,从网站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处偏远的省区,参赛作品数量和获奖人数都相对较少。因此,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教育信息化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缺乏统筹协调。在沿海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红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亟待加强,想要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宏伟目标,必须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更好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才能消除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微课教学刚刚起步,老师们在微课制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1)教学对象模糊。很多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制作的微课,只有少数学生或教师本人观看,多数情况只是为了评奖或展示个人教学风采,很少考虑教学对象,更别说研究如何支撑学生的学习过程。(2)教学内容失当。微课的制作成本很高,通常1小时的微课视频,要花费教师30小时进行素材准备、课件制作及后期编辑等工作,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成微课,微课的选题应侧重于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3)教学环节不全。一堂完整的微课应该涵盖教学内容介绍、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可是,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说清问题,不少微课被斩头去尾,缺乏互动与评价,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制作水平有限。微课通常将以“微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示和传播,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微课的生死存亡。目前的视频只是简单地用录屏软件录制教师上课过程,画面模糊,杂音纷呈,整体效果较差,直接影响到微课建设的生命力。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微课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高职院校微课应用与推广的思路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将微课成功地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必将使微课成为推动高职教学资源建设新的源动力,从而解决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根本性问题,形成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微课会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优质学习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式学习诉求,帮助他们拓展知识、提升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改善目前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微课也会成为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等教学基本技能,而且将引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快速高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成长。在高职院校进行微课的应用与推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供技术支持,搭建推广平台

由于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限,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就需要学院统筹协调,抽调出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按照“思路设计—主题选择—内容选取—制作课件—脚本设计—录屏运用—剪辑制作”的开发步骤,创新性地制作出具备专业特色、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高水平微课作品。同时,学院也应该在校园网上搭建起方便师生使用的微课平台,不断积累和丰富微课教学资源,使其真正成为师生的良师益友。

(2)领导高度重视,资金大力支持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的相关数据表明,微课建设成果较为突出的省份,教师尝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较高,更主要的是,学校领导也能够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此外,优秀的微课作品离不开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专业软件的支持,因此,学院应该加大资金支持,为丰富高职院校的微课资源提供保障。

(3)建立激励机制,以比赛促建设

依托“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的平台,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学院和省部级组织的各类微课教学比赛,并对获奖教师进行相应奖励,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用”的目的。同时,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优秀微课作品展示专栏,集中展示历届比赛的获奖作品,供大家学习交流,从而提高全院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教师参与微课建设的积极性。

5结束语

总之,微课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微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还体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上。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未来几年内,微课的应用与推广势在必行,微课必将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 吴汉生,廖乃高.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0).

[3] 张剑波,张欣杰.高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4] 田小梅,胡灿.全国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5]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6]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http://weike.enetedu.com/report/.

猜你喜欢

实施高职院校现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