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市大白菜产业发展新形势

2015-08-08詹远华张忠武杨连勇陈位平

中国蔬菜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常德市大白菜蔬菜

田 军 詹远华 张忠武 杨连勇 陈位平

(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 415000)

常德市大白菜播种面积达1.19万hm2(17.85万亩),通过推广新优品种、漂浮育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以及大白菜“期货”交易创新模式等,大白菜产销已经基本实现产业化,年生产总量10万t,总产值6.5亿元。

大白菜在湖南省常德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大的栽培规模,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对于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大白菜生产中的小农经济模式与销售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年生产收入大起大落现象十分明显,种植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姜帅港和史建民,2015)。近几年,在政府蔬菜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与引导下,在蔬菜技术部门的积极参与下,常德市大白菜产销依靠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开始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2014年常德市大白菜播种面积1.19万hm2(17.85万亩),总产量9.94万t,总产值 64 578.32 万元,农户纯收入 43 454.76 万元。

1 常德市大白菜生产的突出特点

1.1 种植规模大

据统计,2014年常德市大白菜播种面积1.19万hm2(17.85万亩),全市12个区、县(市)均有栽培,重点分布在汉寿县、鼎城区、桃源县和澧县(图1);绝大部分乡镇都有大白菜种植,其中秋冬季节与春夏季节的种植面积比大约为8∶2。

图1 2014年常德市大白菜生产面积分布

大白菜是常德市播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占常德市商品菜播种总面积〔10.13万hm2(151.95万亩)〕的11.75%,占湖南省大白菜播种面积〔8.14万hm2(122.10万亩)〕的14.62%,也是湖南省14个市(州)中大白菜播种面积最大的市。常德市大白菜生产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并成为常德市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第一生力军。典型代表如大白菜主产区汉寿县龙阳镇围堤湖,单块单品集中面积达到0.33万hm2(4.95万亩),成为湖南省蔬菜单品集中面积最大的蔬菜基地,生产的大白菜远销深圳、广州、上海、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在全省甚至全国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大白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蔬菜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至2014年年底,常德市有51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大白菜为主要蔬菜品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中汉寿县就有23家,生产面积达66.7 hm2(1 000亩)以上的有8家。除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外,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生产大户与农村经纪人92家(个),这些专业合作社与生产大户采取或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形式,控制着全市25%以上的大白菜生产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管理与销售,极大地推动了常德市大白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1.2 品种优

经过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等技术部门多次开展品种引进对比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合常德市秋冬种植的大白菜优良品种改良青杂3号,并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试验,该品种比对照丰抗70平均增产10.73%,且抗性更好、更耐贮运,在田间鲜贮时间更长,可延迟采收15 d(天)以上,能更好地满足蔬菜淡季市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目前改良青杂3号在常德市秋冬季节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栽品种。近几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引进、试验,以新傲尔良为代表的黄心类大白菜以其突出的优良品质也逐渐被市场接受,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秋冬季节,常德市春季大白菜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主栽品种有阳春、春大将、春夏王、山地王2号等,以进口品种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绝对优势的拳头产品。

1.3 技术水平高

目前常德市大白菜生产中应用的主要高水平技术包括:漂浮育苗技术、配方施肥及平衡施肥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

1.3.1 漂浮育苗技术 常德市将漂浮育苗技术引入到大白菜生产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适合在规模化大白菜生产中使用,近年来推广迅速,获得生产大户的普遍欢迎。2014年度,常德市大白菜生产中采用漂浮育苗技术的生产面积达0.15万hm2(2.25万亩),而且还在快速发展之中 (图 2)。

图2 大白菜漂浮育苗

漂浮育苗技术要点:一是因地制宜地准备好漂浮池,配好全营养液;二是采用聚苯乙烯塑料泡沫漂浮盘,并装备专业的育苗基质;三是采取播种机播种,漂浮盘通过吸盘式的播种机流水作业播种 (装基质、压孔、播种、盖籽、摆盘等),一人一天可播种1.3万粒,育苗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人工育苗模式。一般8月上旬开始播种育苗,大棚管理上应保持覆盖天膜、去除围膜状态,温度过高时可以覆盖遮阳网,保证漂浮盘中基质温度30 ℃左右即可;幼苗6~7片叶时移栽,移栽前10~15 d(天)炼苗。

1.3.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照大白菜142 500 kg·hm-2的目标产量计算,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 N 108.5~357.0 kg,P2O5121.5~133.5 kg,K2O 159.0~181.5 kg(段玉 等,1995);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测土养分情况,采取综合配方施肥技术。技术的关键点是依据不同产区肥力检测结果,确定施肥元素的种类、比例和总量水平:一是多施有机肥,施用富含作物秸秆的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二是优化施肥比例,根据肥力检测结果确定主要养分元素的合理比例,同时确定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三是动态追肥,依据施肥水平、作物长势等因素动态评估,适时适量追 肥。常德市大白菜生产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生产面积达78.5%,在生产实践中按照基肥∶追肥∶叶面肥=80∶18∶2的比例,重施基肥、勤施追肥、巧施叶面肥,充分满足大白菜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1.3.3 机械化生产技术 随着常德市大白菜生产规模化的发展,在播种、土地旋耕、起垄覆膜、移栽、喷药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相关农用机械逐步被引进应用。常德市大白菜生产中使用的农用机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耕整机械,包括手扶拖拉机、多铧犁、旋耕机、开沟起垄机、中耕培土机、地膜覆盖机等,每667 m2耕整成本为80~100元,很容易让生产者接受;第二类是种植机械,主要包括播种机和移栽机,如四行、单行、双行移栽机等;第三类是植保机械,包括灌溉设备、农药喷洒设备等,也有专业的一体化植保机械服务。

常德市汉寿县的汉美、华诚、兄弟、远桂等几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或机械化专业生产合作社拥有比较高端的四行移栽机4台、单行移栽机6台、双行移栽机6台、覆膜机5台、撒肥机5台、旋耕机15 台、植保机8台,其中部分是来自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先进设备;甚至在病虫害防治环节采用极飞农业无人机自动喷洒农药,5 min(分钟)可喷洒面积3 335 m2,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除了专业合作社外,家庭农场、种菜大户、农民手中还拥有大量的简易农业机械,也是替代人工的重要工具。全市大白菜机械化生产面积达0.15万hm2(2.25万亩),占全市播种总面积的8.31%;而且大白菜机械化生产面积正在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使用机械操作来配合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1.3.4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 常德市通过与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大白菜病虫草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最终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常德市各种主流病虫草害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大白菜的目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通过选用不带菌种子、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合理轮作、合理灌溉、及时排水、加强中耕、提前防草、减少病虫基数等实现农业防治;通过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防虫网防范、杀虫灯诱杀等措施实现物理防治;通过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等措施实现生物防治。同时,适当使用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来防治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等常见病虫害。

1.4 产销模式新

为了改变传统的散乱状态,常德市通过引导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经纪人、种菜大户开展大白菜“七统一”管理与“期货”产销新模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散小农生产与规模化大市场的矛盾。“七统一”管理与创新性的“期货”产销新模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农户能够稳定地增产、增收,大白菜产业快速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通过“七统一”管理,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种搭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操作、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对外宣传、统一产品销售,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规范了生产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更强,是将千家万户的生产与新兴合作组织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与重要措施。“七统一”管理模式经过不断磨合与完善,已经非常成熟,在蔬菜专业合作社中普遍使用。

大白菜“期货”交易模式是指在大白菜正式上市前,基本长成还未进入销售时期,合作社或经纪人就已根据当年行情预测及田间大白菜生长状况,将农民种植的大白菜作为“期货”按照1 500元· (667 m2)-1左右的价格(2014年价格)进行打包式预订,田间大白菜已经归属预订者所有(图3),不管以后行情如何,农民都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市场价格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移与分担。“期货”式订单销售在常德市大白菜核心产区、集中生产面积达0.33万hm2(4.95万亩)的汉寿县围堤湖得到了广泛推广,当地有45家合作社或蔬菜经纪人牵头开展“期货”式订单销售业务,深受农户欢迎。大白菜“期货”产销模式可以让农民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让合作社或经纪人更多地研究、关注市场,将生产者与销售者进行产业链条上的自然分工,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长处与优势,更好地促进大白菜产业进入良性循环,是当前蔬菜产业发展阶段值得研究与推广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

图3 大白菜“期货”统一采收现场

“七统一”管理及“期货”产销新模式的推行,大大推动了常德市大白菜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促进了一批知名蔬菜品牌的产生与发展,如 “目平湖”、“龙阳华诚”、“文利蔬菜”、“桃花岛有机蔬菜”、“郑太有机蔬菜”、“壶瓶山有机蔬菜”等多个放心品牌,以其生态、有机、环保特色,销往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为提高常德市大白菜的市场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2 问题与思考

2.1 努力寻找价格平稳之道

价格剧烈波动是大白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完美”的价格平稳之道。常德市创新性的“期货”交易模式,是对传统分散式、小规模生产的根本变革,农民不再直接面向市场,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基本上实现了价格平稳,对大白菜产业的平稳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期货”交易模式将市场风险转移到了合作社组织及经纪人的头上,如市场行情波动过大,合作社与经纪人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当风险超过一定额度,必将引发新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期货”模式失败,甚至导致合作社或经纪人破产,产业链条中断。如2013年因市场价格过低,出现了大白菜经纪人普遍亏损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经纪人的积极性。因此,如何理性地发展大白菜“期货”交易,关键要在销售上下更大的功夫,在传统渠道基础上拓展出更多的销售通路,进一步打开全国市场,同时在配套措施如农业保险(姜帅港和史建 民,2015)等方面寻求更多手段来保障合作社与经纪人的价格相对平稳,即收益相对平稳。

2.2 大力发展贮藏与加工业

常德市大白菜产业在生产与销售环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贮藏加工环节却相对滞后,更多地处于一种传统的、分散的、零星的状态,加工产品种类少、档次低,综合效益低下(刘明月,2015),主要加工酸白菜、脱水白菜等低价值产品,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大白菜贮藏与加工企业与中高档加工产品。要解决常德市大白菜受大环境影响而导致价格暴跌的现象,可以建立城区与产区相结合的大白菜冬季贮备制度(韩爱谦 等,2015),政府给予适当的贮备补贴,通过贮备拉长大白菜的供应时间,从而避免大白菜集中上市供应;同时大力发展大白菜加工业,政府可以投入资金适当鼓励与扶持大白菜加工企业,让这些规模化的加工企业成为大白菜产业的价格保底后盾,当市场鲜菜价格低于一定程度时,将大白菜纳入加工通道,既可以降低加工原材料成本,又可以解决本地大白菜卖难问题,同时完善大白菜产业链,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2.3 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应用

目前常德市大白菜产业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全新面貌,但总体上还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演进与提高,并没有真正达到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其中“互联网+农业”为战略重点之一。“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刁书中,2015)。这为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常德市大白菜产业发展中充分应用“互联网+农业”战略,将是提升产业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改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互联网+农业”可以在大白菜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应用,产前与产中主要是生产环节,可以重点发展农资电商与技术服务网络化应用,还包括合作社等组织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充分整合政府、社会资源,为基地管理、生产管理提供及时、精准、完善的点对点服务与支撑,确保生产面积的适度,实现丰产稳产优产;产后主要是销售与加工环节,可以将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应用起来,利用新兴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大白菜创造新的销售渠道与模式,甚至可以将供需双方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衔接,实现产品直供,最终实现定制生产。

刁书中.2015.“互联网+”形势下的农业信息服务探讨.农业技术与装备,(5):17-18.

段玉,任霄云,王勇,杜刚强,何富田,马瑞英.1995.大白菜吸肥特点及氮磷钾化肥适宜用量的研究.土壤通报,(1): 22-23.

韩爱谦,刘国庆,张翠香.2015.太原市大白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农业科技通讯,(1):19-20.

姜帅港,史建民.2015.我国大白菜种植成本收益变动趋势分析:2001-2013.新疆农垦经济,(6):6-12.

刘明月.2015.湖南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湖南农业科学,(5):109-111.

猜你喜欢

常德市大白菜蔬菜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奇怪的蔬菜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蔬菜
大白菜
蔬菜也“疯狂”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