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泓斐:从《白毛女》到《茶花女》

2015-08-07紫茵

音乐爱好者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央歌剧院喜儿茶花女

紫茵

歌剧《白毛女》,中国新歌剧的开山之作;歌剧《茶花女》,外国歌剧的经典之作。两部中外歌剧皆为我现场听得最多的剧目。既然是经典,早已没有了悬念,散失了新鲜感,再要去听,动力无非来源于:一、换了新的主演;二、换了新的版本。新的主演和新的版本,总会让原本耳熟能详的经典变得令人耳目一新。

众所周知,我国最早引进演出《茶花女》的是中央歌剧院,他们也素以演出西方经典而闻名遐迩。不过,这个固化的概念,从2009年开始转变。那一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央歌剧院大张旗鼓地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歌剧《白毛女》。

中央歌剧院怎么跟中国歌剧舞剧院抢戏演?否,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郭兰英的关系,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白毛女》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镇院之宝”。而事实上,中央歌剧院前身为延安时期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白毛女》本应属于中央歌剧院的院藏剧目。

终究还是《茶花女》要比《白毛女》上演频率更高。最近十余年,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和阮余群轮番登台领衔主演的薇奥莱塔,我听过不下七八场。北京舞台有那么多新戏,《茶花女》于我便渐行渐远。然而,2015年5月16日,薇奥莱塔的一张新面孔、一位新主演又把我引进了剧场。

尤泓斐,实在也不能称其为“新”。她199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考入中央歌剧院也近二十年了。她前前后后大约出演过近二十部中外歌剧女主角,怎能说她“新”?在中央歌剧院这个优秀女高音扎堆的地方,尤泓斐又的确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虽未像国内某些女高音那般大红大紫、光彩炫目,但因其拥有得天独厚、宽厚高亢而不失甜美的嗓音,又兼备歌剧表演的深厚功底,她最近十余年成长成熟的速度相当惊人。

第一次现场听尤泓斐唱歌剧,是2003年10月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她在国内首演郭文景歌剧《夜宴》饰女一号。她是作曲家心目中认定的歌姬红珠,早在2001年该剧巴黎首演时便已挂了头牌主演。2003年该剧国内首演,北京歌剧爱好者第一次见识这位“韩熙载身边的女人”,无不欣喜而惊艳。美艳歌姬唱得好、演得好,关键还那么漂亮!形象好、感觉好,超棒!郭文景从不掩饰内心的得意和满意,曾公开声言、赞不绝口:“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尤泓斐是超级女高音。”

在歌剧表演艺术生涯初始的阶段,《夜宴》无疑是“超级女高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她在歌剧舞台上走向成熟的应有位置。从《夜宴》到《杜十娘》,再到《原野》《悲怆的黎明》,一路听到《再别康桥》,在这些中国原创歌剧的角色世界里,尤泓斐的独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杜十娘、花金子、林徽因……这些角色都是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女性,尤泓斐的演绎独具一格、自成一派,既有纵横开阖的气势,又有丝丝入扣的细节。在戏剧性强烈的高音区,她的动听嗓音尤为突出,通透明亮、轻盈灵活且富于穿透力与爆发力,演绎高难度作品格外从容自如。

相比国内大多数美声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嗓音的可变性、可塑性更胜一筹。她勇于将声乐界很多人浅尝辄止的“跨界”概念,演化为一步一个脚印且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实践。2004年10月,中法文化年在紫禁城盛大开幕,尤泓斐与法国电子音乐之父米歇尔·雅尔合作演出。她是这次庆典上唯一一位中国歌唱家,全球电视现场直播,世界各国数亿观众同时聆听到她的动人歌喉。2006年“让我靠近你——尤泓斐独唱音乐会”、2008年“蓝调晚妆——尤泓斐音乐聚会”,已成就其个人专属品牌。在北京奥运之年,《让我靠近你》个人演唱专辑荣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美声组最佳女演员奖。

2009年11月18日、19日两晚,大约有超过万名各界观众走进人民大会堂,为中国第一部“新歌剧”鼓掌喝彩。“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尤泓斐清甜甘美的歌声,果然和郭兰英、朱逢博、韩延文等“喜儿”声音造型大相径庭。她演唱的喜儿,线条显“宽”幅,喉头呈“竖”状。“打过了三更夜更深,喜儿我越想越想伤心……”,喜儿在黄府煎熬的几个唱段,尤泓斐发挥优势特长,放得开、拉得起、收得拢,稳定性与控制力兼备,弱声尤其感人;“受罪的日子咬牙过,压折的树枝石头底下活……”凄楚怅然,催人泪下;“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我要报仇,我要活——”,激情迸射,感人至深。深山中的独白,古庙中的对答,怒见仇家,相遇亲人,这些戏她演得很有章法,有层次感、分寸感,突显功力,张弛有度。通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人民大会堂版《白毛女》演出,美声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又堂堂正正地被称为“第四代喜儿”。

在以演出西方经典歌剧为主的中央歌剧院,尤泓斐从未领衔唱过西方歌剧,这件事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早在1997年尤泓斐就唱过薇奥莱塔,《茶花女》是她考入中央歌剧院的第一部大戏。因特邀的意大利导演对她十分欣赏,她即顺理成章地在北京音乐厅担纲音乐会版《茶花女》的薇奥莱塔。尤泓斐曾多次称,她这辈子最想演的一部戏就是《茶花女》,最想塑造的一个角色就是薇奥莱塔。音乐会版只是梦的开始,她,一定要在歌剧舞台上让小仲马笔下的这个人物真正从头“活”一回。

自2010年开始,尤泓斐连续六年应邀担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年度“艺术之旅”个人艺术家。她曾不负众望,闪亮登场,重头戏“一赶三”,同晚一个人“变脸”领衔普契尼《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三个女一号:温情的咪咪、激情的托斯卡、痴情的巧巧桑,三个不同性格、风格,不同遭遇、命运的悲剧人物,她演得十分过瘾。接着,她更是以两场《茶花女》作为“压轴”和“大轴”,将其舞台魅力与亲和力尽情发挥,还经心设计互动环节,邀请现场观众自愿上台参与演出,他们变成薇奥莱塔沙龙的尊贵宾客,共同举杯齐声欢歌。2012年“哈尔滨之夏”尤泓斐独唱音乐会以“从白毛女到茶花女”冠名,征服众多冰城爱乐者。

这篇文章的标题“从《白毛女》到《茶花女》”既是从尤泓斐独唱音乐会化来的标题,更是我听了她2015年5月16日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饰演薇奥莱塔后,感动、感慨,有感而发。原来,从1997年的音乐会版之后,尤泓斐演唱的薇奥莱塔都是她“自作主张”与“个人行为”。谁能想象、谁会相信,这是尤泓斐在其供职的中央歌剧院,正式登台主演全本歌剧《茶花女》的第一次、第一场?!

尤泓斐原本学的就是美声唱法,因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而非中央音乐学院,又恰好中国原创歌剧演的多而西方经典歌剧相对少,有些人由此对尤泓斐产生误解,认为她的嗓音可能只适合或更适合唱民族歌剧。前文已提及,尤泓斐是一个可塑性与领悟性“超强”的好演员。她既可以唱出花金子的狂野泼辣、豪爽奔放,也可以唱出林徽因的优雅柔曼、深邃内涵……她的声音造型完全可以依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她的所谓美声并非一成不变的美声,既可以偏“土”也可以偏“洋”。

还记得2008年顾长卫的电影《立春》全国上线,蒋雯丽饰演的女一号王彩玲在片中演唱的托斯卡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水仙女咏叹调《月亮颂》及《乘着歌声的翅膀》《暮春》等西方艺术歌曲令多少人心驰神往,那歌声可是洋范儿十足。有心、细心、耐心的电影观众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从快速滚动的字幕上“逮”住了为王彩玲配歌的原唱“尤泓斐”,这个并不那么如雷贯耳的名字。许多网友纷纷挂帖留言:那个为王彩玲配唱的女高音歌唱家,我们认为她金子一般的嗓音,可以与月亮女神“莎拉·布莱曼”媲美,太美妙啦!

现实中的尤泓斐可要比影片中的王彩玲幸运太多了。王彩玲的最大梦想就是考入中央歌剧院,最终她梦想破灭。女主人公坚持不懈、执着求索的精神,非常具有励志意义。在这方面,尤泓斐和王彩玲一样,虽已考入中央歌剧院,却从未放松学习、停止进步。在郝季华教授和张牧教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她又跟随旅意歌唱家栾峰教授学习多年,在声乐艺术上不断再攀高峰。2012年4月,“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卡雷拉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演唱会,尤泓斐应邀作为唯一的助演嘉宾与其同台放歌;同年8月,尤泓斐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列。

继1997年演出音乐会版《茶花女》十八年后,尤泓斐终于修成正果,圆了自己的一个梦。这回她堂堂正正地领衔主演中央歌剧院全本歌剧《茶花女》。应该说,2015年5月16日,尤泓斐真正实现了“从白毛女到茶花女”华丽转身的一次实质性的飞跃。那晚,这位目前国内最具舞台魅力的实力派歌唱家,将一部文学名著、一部歌剧经典的女主人公以崭新的面貌呈献给观众,她赋予薇奥莱塔这个角色超凡脱俗的艺术气质与动人形象。

在序曲中,大病初愈的薇奥莱塔娇喘不息。还未舒喉开嗓,尤泓斐即以精密准确的肢体语言,将一个巴黎社交名媛楚楚动人的视觉形象展现给观众。“亲爱的朋友,你们来得实在不早。”薇奥莱塔和弗洛拉打招呼,第一声不高不低不强不弱刚刚好,这是角色的口吻。一个强忍的肺病患者,她不可能中气十足、嗓音嘹亮,这样的处理绝对令人信服。开场一大段零零碎碎的寒暄对话,尤泓斐很注意跟每个人交流的语气,从容不迫、流利自如,感觉相当舒服。

第一幕“为什么我的心跳得这样剧烈”“我要生活在狂欢里”、第二幕第一场“请你告诉那纯洁的姑娘”、第二幕第二场“我的爱情炽热像烈火”、第三幕“永别了,往日美丽的梦”,薇奥莱塔的重要唱段,尤泓斐的演唱可谓感心动耳、声情并茂,那些复杂微妙的情绪起伏和情感变化在歌声中得以生动细腻地展示,可见尤泓斐功课做得足、功夫下得深,她十分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与心理变化轨迹。在演唱中,她的艺术化处理与技巧性运用,平衡和谐、相辅相成,既没有刻意雕琢,又不随意潦草,从头到尾非常注意保持角色化的演唱——薇奥莱塔而非尤泓斐的演唱。

可以说,薇奥莱塔所有的独唱段落,尤泓斐的完成质量相对优良。最可喜的是,她声音造型非常“洋气”,Bel Canto范儿纯正而地道。这还是那个唱金子、喜儿的尤泓斐吗?茶花女比白毛女显然气息更深更宽广、“位置”更高更扩张、状态更灵活更兴奋,中声区的胸腔共鸣更通透更饱满。尤泓斐的音色柔润圆融、变化丰富,音质兼具密度与力度、宽度与厚度,无论是舒展流利的抒情性段落,还是张力十足的戏剧性段落,听上去都十分过瘾。

我最喜欢第二幕第一场的“请你告诉那纯洁的姑娘”,尤泓斐用ppp极弱音量歌唱。我曾听过十余个中外女高音唱的薇奥莱塔,尤泓斐的演唱是做得最极致的一个,而情绪起落、心理变化的幅度也由此拉开,薇奥丽塔内心深处的悲哀、悲凉、悲切、悲痛,无不表现得丝丝入扣、淋漓尽致。还喜欢第二幕第一场和第三幕薇奥莱塔与老阿芒、薇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德的对手戏。女高音唱得真好,戏也做得到位,似乎茶花女灵魂附体般地使其与角色合为一体了。

很难相信,这是尤泓斐第一次在舞台上与阿尔弗雷德的饰演者王丰合作。怎么那么和谐?怎么那么默契?

一方面是女高音的自觉修为、功到自然成,另一方面,王丰大概是目前中央歌剧院版《茶花女》最资深的“阿尔弗雷德”。一个在舞台上实战演练N次的阿尔弗雷德,一个在舞台上实战演练首次的“薇奥莱塔”,前者的经验对后者的演习十分可贵。阿尔弗雷德时时处处会有意识地体贴、体谅他这个“新”的“恋人”。关键时刻,男高音有力地“托”一把、“拽”一下、“挡”一手,这些对于薇奥莱塔来说无不是最有效的安抚与支撑。

王海涛饰演的老阿芒,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严肃古板的乡绅,他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都是一个正人君子。无论是愠怒的斥责、焦灼的担忧,还是无奈的祈求、释怀的宽慰,等等,他角色的感觉拿捏都恰如其分。《天使般的女儿》以及著名的男中音唱段《在普罗文察的地方度过好时光》,他的演唱深情质朴、感人至深。

因为舞台上有这些经验丰富的好搭档,还有好指挥、好乐队密切合作,尤泓斐全本歌剧《茶花女》的“处女秀”顺利而成功。如果能够再多排练时日、再多演练场次,在那些重要的重唱段落,薇奥莱塔将会表现得更自信、更稳定、更完美。总之,在中央歌剧院幺红、阮余群等,中国歌剧舞台孙秀苇、张立萍等优秀女高音组成的《茶花女》一线方阵里,尤泓斐作为新近加盟的一员实力唱将,毫无疑问,她的薇奥莱塔独树一帜、令人瞩目。

猜你喜欢

中央歌剧院喜儿茶花女
弦歌入夜夜未央
憨福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研究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茶花女吊灯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艺术形象分析
歌剧《茶花女》剧照
茶花女柳依依
中央歌剧院授予郑小瑛“终身荣誉指挥”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