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5-08-07孙达立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孙达立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是学生学习理科知识最为基础的学科。由于理科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在數学上具备创新意思,才能在学习理科的知识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识都应该从小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实施创新性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文中对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浅谈了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再对于在数学教学上培养创新性思维提出了部分可行的方法,以期能够帮助教师尽快完成教学转型,尽快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同于一般思维的是它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成分。数学创造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的独创性、突破性、针对性、灵活性、综合性等特点,也体现了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创新思维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

纵观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和发明者,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思路敏捷,具有独到的创新思维能力,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科技时代,如纳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遗传密码破译、宇宙探测等,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明与创造层出不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培养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法使问题的提法新颖,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去,使这种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变为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学生的创新也充满快乐,充满自信。

(二)实施创新思维的训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说过,“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己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第二、数形结合,培养想象力

在小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知识、问题比比皆是,培养学生由数想形,由形想数,可使好多问题变得简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尽情发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度,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第三、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性、创新性的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形式,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要能抓住时机,以研究的教学对象作为发散点,进行多种方式发散,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数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法多用,数学中的变量替换、几何问题代数化与代数问题几何化等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创新精神。

第四、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努力培养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学习,还是解题、证题的训练都要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以此让学生领会思维的方法,让学生为完成一个数学问题养成一个反思的习惯,反思问题的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受到何启发,特别是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由此可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有利于思维品质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逻辑性和创新性,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它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为在这个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一些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进而也就能够很好的去发现其内部的规律和逻辑,进而寻求多种多样的解题方式和方法。而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开放题的教学来进行引导,对于数学开放题来说,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在设定这些开放题的时候又要注意把握其中的难度,是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但是同时又能够给予他们较大的探索空间,能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索的时候也就能够让思维不断的发散和延伸,通过有效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过程发现问题的本质,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注重多样性,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一定要给学生多样化的探索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其各自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他们在进行问题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考层次,所以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不能单板的进行教学和“一刀切”,而要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才会被激发出来,进而有效的去创造。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者是引导他们向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索,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积极的发挥自主能动性,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与此同时也能够发现更多的解题办法,所以必须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尽量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作为一个教师还要多加鼓励和引导,不断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大胆的去进行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淑云.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198

[2]刘玉梅.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175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