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
2015-08-07刘立娜
刘立娜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是小学生学好其他理学科目的基础,因此其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培育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数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师仍继续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亦得不到提升。因而,本文将研究“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可以改变不佳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建模; 应用题; 小学数学; 应用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的重难点内容,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可简称建模),是在提出数学问题的基础上,再结合师生合作以及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解答的过程。而将建模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建模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接下来将对此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提出数学问题
一般而言,小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无外乎是先提出问题、细致审题、定下解题方法、最后再加以验证,由此可看出提出问题、细致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条件。因而,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工作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先做到提出问题,之后再审查清楚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依此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审题技巧,通过核心内容来把握题意。此外,学生应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可通过用铅笔标注出有用的信息或数字。比如,在讲到“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先将“3台”、“3天90公顷”、“5台,6天”这样有用的数字标注出来,提高审题的准确度,以免造成信息错漏情况的发生。在解题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采用建模方式进行解题,如先根据题目提出有用的问题,就如“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那1台拖拉机,1天可以耕地多少公顷呢?”如此当提出此类问题时,便已经解出了题目的关键点,而学生便可以知道1台拖拉机1天的耕种量是“90÷3÷3=10公顷”,之后再结合之前标注的信息进行解题,便会很容易得出“5×6×10=300公顷”的答案了。
二、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建模教学方式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过程,对应用题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整理,在进行审题步骤之后,再开展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分享,以及探讨活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应先进行独立思考的环节,确保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所提升。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点,将其划分到最适宜的学习小组中去,如此最大化的加强了其互动交流的频率,最终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的进步。比如,在讲到“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这本书?”这个题目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两分钟,之后再令其展开讨论,当然教师要布置一个讨论主题,如“这个题目是通过什么公式定理进行解题?”如此,学生再对完答案后,便会就自己的看法展开辩驳与争论。与此同时,教师亦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来,随时调控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最后,当小组成员说出“总量=1份数量×天数”的正确答案时,教师可以让其重点叙述,小组是如何开展合作讨论活动,以便让其他学生可以吸取到经验,弥补或修改各自小组的讨论步骤。
三、建立数学模型
问题的解决,是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核心内容,而建立数学模型,便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点。数学建模,是实际问题与数学应用题之前的转化,降低了学生的解题困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应用题解答技巧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建模思想,且善于应用建模来解题。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萌芽期,对于抽象性的概念和数学题难以完全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建模教学工作时,应加以指导与辅助,帮助其建立建模解题的数学模式。此外,可引导学生将应用题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建模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好数学。而建构数学模型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头脑,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便是根据一个知识点,反推出其他有用的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讲到“倍比关系”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先根据生活中的事物,列出一道题目“100千克的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很容易便可得出“40×(3700÷100)=1480千克”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令其列出相应的公式定理,如“总量÷一个数量=倍数”,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公式推算出其他式子,如“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等,如此便可让学生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提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基础,引导其采用“提出数学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建立数学模型”三步骤,引导学生灵活的采用数学模型解答应用题。
参考文献:
[1]张银祥.新时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4(13):94
[2]郭金荣.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3(27):144
[3]邢艳春,段君丽.小学数学应用题“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