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07韩晓丽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韩晓丽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母语教学的全新认识,语文在各个学科当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了深掘。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内容当中最为难懂的部分就是古诗部分,而实际上最具意蕴和传承的必要性的正是这一部分。为了进一步优化古诗教学工作,调整学生的畏难心理,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将其带入到相应的状态当中,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意境理解程度。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古诗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后续的古文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教学部分。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天赋和智力都不尽相同,但是认为古诗词难的同学始终占据着大部分比例,这种现象使得古诗教学必须另寻良方,改善现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当中的应用与学生的接受理解方式相吻合,能够提高古诗意境美的感知能力,带动学生的情绪,提升古诗学习的有效性。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其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现有的条件手段,结合课时内容的设计,对当前的教学场所进行与教学内容同类场景的布设。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对古诗当中描绘的内容、景致、人物等多种类型的内容的再现和描绘,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相对自由、友好的虚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当中进行课时内容的讲解,能够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提升课堂的凝聚力,让更多同学能够借助情境进入到心境状态当中,增强对文意的理解和体悟。学生在此种环境当中进行古诗的学习,能够对诗人的状态和心态具备一个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强化学生在此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增强成功效果,提升理解和学习的有效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的,抓住意境

古詩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感受,在诗词当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绪波动,透过此情此景,内心当中忽然翻涌而来的情绪让古诗充满了人情味和诗意,拥有余音绕梁的耐人寻味感。为了让小学生也能在阅读过程当中获得对于诗词当中情景和心境的理解,教师应当从视觉方面入手,通过当前的资源对教师环境进行提前的改造,让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的荧幕,想象自己和诗人战立在同样的情景当中,从而获得对诗意的理解。情景布置完毕之后,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及时沉浸在相应的状态当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以《乌衣巷》一诗的教学为例,全诗通过生动的词句与形象的意境创设了充满哲理性的艺术情境,借助周围的景物将王朝贵族的没落荒凉衬托了出来,平缓、婉转的基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时,应将这一艺术形象牢牢抓住,通过诗句的描绘创设有效的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走进营造的意境中,对诗人的情感思想进行感悟,从而将全诗的中心主旨揭示出来。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既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对古诗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他们的阅历更加丰富。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教学

在情境的布设当中,多媒体设备作为最方便的工具经常被使用,这种当前绝大多数小学都有的设备,合理的使用能够获得较佳的环境效果,调整其对于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影响力,提升其应用范围。除了最常应用的多媒体设备之外,教师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课时内容进行相关材料的选购及相应的教室布置,获得更加真实的教学场景体验,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自主性。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咏柳》的情境创设为例,这是一首以写景写意的诗,教师可以提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当中进行柳枝浮动的情境播放,配合以春天的鸟叫、风声等白噪音,创设一个与诗中描绘场景相符的基本感觉。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柳枝带到教室中来,或通过春游等类型的契机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通过这种情景的一致性,让学生能够体验出诗人用词方面的精准度,获得一些自身的理解和体悟。

(三)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再现情景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对于古诗词而言,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够带给同学们不同的感觉。比如在念古文的时候模仿古代的书生晃动脑袋进行背诵,在早上的程度当中进行对所学、所背内容的整齐朗诵等等,这种形式感能够赋予古诗更多意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某一种特殊的阅读方法获得情感共鸣。教师应当尊重古诗的原本的表现形式避免出现违和感,尽量合理地进行阅读方法的选择。以《题西林壁》的教学为例,当教师完成了课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诗中的景致进行了情境的布设,本诗可以采用齐读的方式进行引入,在进行合理的设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阅读完成之后展开对诗词深层意蕴方面的挖掘,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本诗的表征意蕴逐步摊开。由于古诗和小学生之间的时代相差距离过远,很多小学生也没有形成对于古代诗人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在对诗意进行发掘的时候,应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匹配,使学生能够在其接受范围之内感受到诗词的深意和美感。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

古诗当中的遣词造句十分精练,很多篇幅和画面都隐藏在浅浅的几个字背后,诗人此时没有进行多余的赘述,但是却更加引人深思。所以,在理解古诗原文意蕴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发散和拓展,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还以《咏柳》一诗为例,本诗当中诗人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柳树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描写,而作者的意图则是抒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结语

目前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及其他学科领域当中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这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情境布设当中主要依赖于多媒体设备,对于场景的还原情况同古诗当中的场景无法一致,但是作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工作内容仍旧具备一定的效果,应当利用情境教学的使用优势,带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05)

[2]张锡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3(31)

[3]郝翠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 2013(07)

[4]杨晓敏.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 2013(03)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