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

2015-08-07刘颖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有效策略自主学习

刘颖

摘要:在初中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善用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出发,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一步步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学生在语文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研究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明确了未来的奋斗目标,增强了自身的主体优势,再去解决一些困难问题就会显得十分容易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师需要为之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让学生有机会去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课改成效,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引言: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學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理论知识,盲目的参与课堂互动,有时难以跟上教师节奏,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教师始终沿用单一固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氛围下死记硬背课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击学生的自学信心,师生关系并不和谐,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极大的阻碍着初中教育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此时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提出几点新的看法。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应试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组织教学活动,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可以真的理解与消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1]。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并将素质教育理念视为指导思想,把课堂真正的归还于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优势,为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打下好的基础。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少年往事,之后及时引出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作者具体回忆了几件事情,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通过阅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3.你认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去感受作者情感,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这远比教师盲目灌输指导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不会表现的十分抵触,还会非常乐意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课文阅读、写作练习、口语交际诸多内容。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理应具备一定的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善于研读教材,提取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打造优质的互动平台,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去思考、去学习、去探究,借此取得最优质的教学成果,保证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2]。初中生有时会畏惧自学,教师要给他们更多耐心,用爱去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用心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学生敢于挑战困难,学会了积极思考,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会变得异常顺利。比如,教学《乡愁》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故乡的云”营造好的教学氛围,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首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吗?”学生欣赏歌曲,回答这一问题,思维活跃了起来,探究热情空前高涨。然后教师再去示范朗读,投入真情实感表现诗歌的艺术美,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体会着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着作者的爱国之心。给予学生自学时间,鼓励他们解读课文,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就得到了一个好的提高与发展。

三、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要引领学生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搭建一个互动平台,适时提出“生活化”理念,建议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用睿智眼光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比如,在学生学习到《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创设一个课题,如“你最喜欢的旅游胜地”“你最想去的名胜古迹”,让学生说一说他的旅游趣事,谈一谈他在旅游中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幅“苏州园林”的景观图片,使语文课堂焕发着生活气息,要求学生自己勾画描写园林特色的句子,细细品味这篇文章的内涵,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的有机融合,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很是关键[3]。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和谐氛围,提出带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变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将开创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格局,也将揭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及时指导,师生双方配合起来,往往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针对《沁园春·雪》这篇文章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要禁锢学生思想,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解析诗歌,深入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然后问一问学生:“如此美妙的北国雪景,你觉得如何?”教师给出质疑点,学生自行思考、小组讨论,无论答案准确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畅所欲言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语文课改成效倍加显著,学生发展方向极其开阔。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学生被动学习思想得以转变,语文课堂教学异常高效且非常成功。

参考文献:

[1]李瑞雪.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学周刊,2014(2):185-185

[2]吴坪坪.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J].教育,2014(10):195-195

[3]秦延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学周刊,2014(17):223-224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有效策略自主学习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