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录音美学观浅析

2015-08-07张丽丽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美学观演变

【摘 要】本文主要就音乐录音艺术的空间观念以及音乐录音从技术到艺术的演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音乐录音的美学观念加以探究,希望对音乐录音理论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音乐录音;美学观;演变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101-01

音乐录音有着艺术载体和传播媒介的双重特征,在当前音乐风格多变的今天,对音乐录音技术的分析能够促进其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从音乐录音的技术到艺术之间的演变经历了诸多的变化,而本文主要对音乐录音的美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一、音乐录音的空间观念及其艺术演变分析

(一)音乐录音的空间观念分析

对音乐录音的空间观念进行分析,要能将空间及声场的概念分别看待,这两者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声场主要是实在的和物理性的,是指声波传播的媒质范围,也是指有声波存在的媒质占有的场所。而空间则是虚拟的,这就决定了空间的可塑性,而空间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对空间的塑造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也就是音乐空间和音响空间[1]。音乐空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是纯粹的艺术学概念,它能够带给声音轮廓感并使声音的音乐感增加,从而给声音带来更加丰富的韵味。

(二)音乐录音的艺术演变分析

对音乐空间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再对音乐录音技术进行分析,从技术到艺术的演变是此次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马克·科尔曼曾经说过,音乐录音的最初理念就是要对现场演出的音乐进行模拟,是对自然声音的重现。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它的录音质量并不好。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声录音技术使得录音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多声轨技术对音乐录音的质量起到了优化作用,而电子乐器的出现以及现代主义的音乐更是把音乐录音推向了高峰,使得音乐录音成了艺术。

二、音乐录音的美学观的探究

音乐录音的美学观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其中表现性音乐录音美学观主要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现,是通过音响来表现音乐的情感的。它对声音来源的强调对音乐有着指示作用,能够将听众从音乐欣赏中带到现实中来,音响在音乐录音过程中不只是有着浪漫主义,同时也有着客观主义[2]。音响的表现性要借助于音乐学,音乐美学中有自律论的说法,即音乐只表现音乐自己,将这种表现和音响相结合就能够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音乐的音响美,这就是音乐录音的新表现形式。具有表现性的音乐录音作品主要存在于流行音乐以及电子音乐领域当中,而录音是其发展的基础。

再者就是音乐录音美学观中的纪实性美学观,它主要是对真实音乐演唱的一种再现。从表面上看,它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通过音响对音乐进行了选择,这和录音师个人的喜好有关。例如,在美国的唱片公司中,有些录音师是以录制古典音乐而出名的,但他们的风格却是迥异的,不管是在音量、音色,还是乐器的选择上都呈现出自己的个性。

第三是音乐录音美学观中的意象性美学观,它是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也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它能够突出录音师的内心声音形象,或者说它是录音师的内心声音幻象,最终通过音响加以呈现,这样就能够使意象化的思想得到展现[3]。音乐录音虽然有着意象化的美学观,但它在情感上是真实的,这里所说的真实是音响艺术家内心的真实。

例如《意象箜篌》这一以箜篌为独奏和主奏的专辑唱片,音乐的创意点就是箜篌的两面弦,也就是将其想象成两面弦进而发出动听的声音。这一音响并非是真实的箜篌音响,但是它在音色上是真实的,对其形态的定位则是意象的,从这儿就能够看出,音乐录音的意象化美学观在实际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4]。再比如《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中的演奏乐器有二胡和箜篌等,在其主奏音量上是以二胡为向导的,而在音色上则比较注重和箜篌形成对比,这样对每根弦都进行准确的定位就能够演奏出犹如庞大乐队的演奏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够抒发人们的情感,使人积极向上。音乐录音的美学观在实践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体现,音乐录音主要经历了对演唱者角色的记录到将其转换成艺术的重要过程。在当前技术手段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音乐录音的艺术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辛丰年.老唱片怀旧——百代老唱片中的珍品[J].视听技术,2013(06).

[2]王志斌,张璞.融合度和清晰度——浅议音乐录音[J].音响技术,2014(01).

[3]仰亮.论音乐录音中的几点要素[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

[4]肖雨.音乐录音技术分析及处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3(19).

作者简介:

张丽丽(1983-),女,河北省唐山市人,工作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台,职务:录音师,研究方向:录音、制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学观演变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浅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