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提捞采油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15-08-07曹铭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15年1期
关键词:罐车防盗液面

曹铭(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萨北油田经过三十余年的开发已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一部分单井产量呈现出产液低、含水高的特点,甚至出现供液不足,采取常规机采方式投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此时应考虑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提捞采油。

自2012年起在过渡带地区开展车载式提捞采油,建立了符合自身的相关配套技术,因此,建立“多、快、好、省”的高效提捞采油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捞采油系统的制约因素

1.1 油藏因素

由于过渡带地区扩边井开采的是油底水顶的过渡部分,同时受边、底水推进影响,会出现单井含水突升、产液量升高的现象,同时由于开发薄差层,测试资料不全,给提捞采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见表1。

表1 产液量高、含水高提捞单井情况

1.2 井筒因素

在套管内提捞采油,井筒内没有任何清防蜡措施。在不能连续提捞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死油、死蜡引起的堵井;另外由于液面在井口,冬天容易冻井[1]。提捞采油工艺见图1。

图1 提捞采油工艺示意图

1.3 地面设备因素

目前提捞采油采用“一提两罐”的组合方式,能够满足现有的提捞工作量。但仍存在着以下制约因素:

1)受井场道路影响,提捞车组无法到达井口,见表2。

2)受运输距离影响,罐车来回运输过程中时间长、消耗燃料多。

3)提捞车受钢丝绳最大载荷影响,提捞深度受限,影响提捞速度。

2 高效提捞采油系统的研究内容

2.1 依托油藏改造技术

在测试资料不全或无法进行环空测试的情况下,通过提捞过程中的液面恢复速度来判断地层能量的来源,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油藏改造方式。

表2 2013、2014年同期提捞井受雨季影响统计

2.2 开展井下压力控制工艺管柱的研究

为解决提捞井防喷、盗油问题,研究了井下压力控制工艺管柱。在井底油层上部或管柱的一定深度,安装井下压力控制工艺管柱,依靠液面上升产生的液柱压力作用实现通道封闭,控制井内原油不外溢。

2.3 开展地面设备的整合及改造

2.3.1 提捞采油车

1)以现有提捞采油车为基础,将原有钢丝绳换成碳纤维钢丝绳,每次可提捞1000 m,可缩短1/2~3/4 的提捞时间。

2)加装1 套原油初级油水分离设备,通过加药剂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原油进入卸油罐车,污水进入水罐车或就近排放[2]。

2.3.2 卸油罐车

提捞采出的原油须用罐车拉运到卸油点外输,该罐车与普通罐车相比,需要有较快的卸油速度以提高与提捞车配合的时效,同时须具有在冬季作业时保温和加温处理设施。主体思路是以现有的罐车为基础,罐体外加保温层和铁皮护层,罐底部设有强制卸油机构,并伴有蒸汽穿堂管,以便在发生冷凝问题时加热处理。

3 应用效果

1)对3#井进行数据分析后采取封堵下部油层,单井日增油4.99 t,含水降低44.5%,见表3。

表3 B2-2-B93 井封堵效果表

2)井下压力控制工艺管柱能有效地对井下压力进行压力控制,能起到防喷、防冻、防盗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井场及道路的影响;同时单井能节约作业一次。

3)提捞采油车改造后,每套提捞车组可采取“一提一罐”,早期油水分离,同时使用碳纤维钢丝绳每次可提捞1000 m,不但节约了单井的提捞时间,每天可提捞12 井次,提捞井次增加1 倍;而且也减少了罐车来回往返的次数,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

4)罐车改造后,解决了冬天罐车泄油难的问题,不用来回加热水和路上无谓的消耗。

4 结论

1)堵水改造技术是一种有效地对地层能量进行控制的手段,同时还能降低提捞单井的含水。

2)井下防盗油工艺管柱能起到有效地防喷、防冻、防盗作用,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本降耗。

3)地面设备的改造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便捷地将提捞系统效益最大化。

参考方献

[1]万仁溥,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修订本)[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7-65.

[2]路永明,武汉民.新编机械设计手册(修订版)[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24-83.

猜你喜欢

罐车防盗液面
电加热型沥青自备罐车开发研究
分子热运动角度建立凹凸液面饱和蒸气压的物理图像∗
吸管“喝”水的秘密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欧洲最大罐车企业FFB:如果你现在下单2020年才能提车
防火防盗报警器设计
2017年凯迪拉克XT5电路图
GY-JLY200数据记录仪测试动液面各类情况研究
剩女笔记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