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5-08-07谢菲

当代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谢菲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谢菲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5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与护理干预前,患者的呼吸为(27±9)次/min,心率为(114±16)次/min,氧分压(PO2)为(55±6)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68±8)mmHg,血液氧饱和度(SaO2)为(79.4±5.2)%;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为(16±4)次/min,心率为(84±13)次/min,PO2为(71±8)mmHg,PCO2为(54±7)mmHg,SaO2为(94.1±6.1)%。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心率、PO2、PCO2、SaO2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积极给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呼吸机;护理

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疾病患者常合并有Ⅱ型呼吸衰竭,加重了其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以往临床主要给予药物以及持续低流量吸氧,但药物起效慢,临床疗效欠佳[2]。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BiPAP呼吸机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为分析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选取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平均(64.1±9.7)岁,病程7~25年,平均(11.4±7.1)年。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相关诊断标准[3];(2)治疗前患者PaO2小于60mmHg,PaCO2大于50mmHg;(3)入院患者神志清醒,可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稳定;(4)均符合机械通气治疗指征,且无机械通气治疗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低流量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分析如下:给予患者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生产)治疗,采用面罩法,将通气模式设置为支持通气/压力控制通气模式。首次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其治疗参数应设置为: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为8cmH2O,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为4cmH2O,并按照每5min左右调整IPAP 2cmH2O原则,逐渐将低水平压力调整至患者可耐受的正常水平。最终参数可设置为IPAP12~20cmH2O、EPAP4~6cm H2O,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6次,呼吸比小于1∶2,氧浓度为30%~40%,氧流量为每分钟2L。患者在开始治疗前3天每天应保持治疗12~24h,3d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当调整治疗时间,每天可治疗6~10h,连续治疗7~10d。并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1)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因老年患者机体抵抗能力较差、病程长、病情复发,再加上一定的经济压力,易产生烦躁、焦虑、悲观的心理情绪,影响通气治疗的配合性及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为患者讲解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重要性与效果,提高患者治疗配合性,缓解不良心理情绪。(2)呼吸道护理。治疗前需将患者口鼻腔内及咽喉部分泌物,避免在治疗中出现窒息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年老体衰、无力排痰患者需及时给予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呼吸机检查。需认真检查呼吸机各管道是否连接,管道是否存在受压、弯曲等现象;检查面罩有无漏气现象,氧气管连接状态及水量等;(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需加强巡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若患者发生发绀加重、烦躁、心率加快、呼吸浅快及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等现象,则说明通气无效,需立即给予抢救干预。并观察与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可给予吸痰处理,促进患者排痰。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2组患者呼吸、心率、PO2、PCO2、SaO2等各指标变化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4]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患者呼吸、心率、PO2、PCO2、SaO2等具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例数呼吸心率PO2PCO2SaO2PH值(次/min)(次/min)(mmHg)(mmHg)(%)治疗前5627±9114±1655±668±879.4±5.27.3±0.5治疗后5616±4a84±13a71±8a54±7a94.1±6.1a7.3±0.4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3.1)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8±3.8)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5]。BiPAP呼吸机主要是经口、鼻面罩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其工作模式与传统有创通气中PVS联合PEEP模式相似,具有自主呼吸可于两个压力水平上随意进行的优点,人机配合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可显著改善通气与气体交换、消除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消耗等[6-7]。另外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同时,给予全方位的、综合的、严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8]。

在治疗期间,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及护理的配合性及满意度。给予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同时加强其呼吸机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降低治疗风险,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并在治疗期间加强其病情观察,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给予积极处理,提高了患者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呼吸、心率、PO2、PCO2、SaO2等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联合积极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范菁菁,胡红玲.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2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136-138.

[2] 赵桂英,廖琴.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3-75.

[3] 王希明.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6):25-27.

[4] 张海清,郭汉强.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3):81-82.

[5] 温晓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0):12-13.

[6] 陆敏.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9,8(6):17-18.

[7] 鞠涛,周青山.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3):2436-2438.

[8] 刘志明.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2014,12(13):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91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谢菲)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心率多少才健康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