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课中的应用实践
2015-08-07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300000
高 红 (天津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300000)
一、引言
(一)互动教学法概说
自从有了教育,就有人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一个杰出成果。
互动式教学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苏氏用谈话方式,通过与学生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认识真理,获得新知。学生提问时,他经常通过事例的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俄国人麦丁斯基在《世界教育史》中把苏格拉底誉为“归纳法(启发式)之父”。
若说苏格拉底是互动教学“之父”,此教学法“之母”则出于中国。春秋时期,老子之师常枞用舌存齿亡的寓意,启发了老子“柔弱胜刚强”①的哲学命题。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之说,也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现代西方,互动式教学法在很多著名高校取得了丰硕成果。德国莱比锡大学经常把学生分成讨论小组,在教授指导下,就某些专题或项目进行探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只有教师在创造性活动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授,只有这种“教学”才能称得上大学教学。可见互动式教学法古今中外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二)《古代汉语》课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古代汉语》隶属中文专业八大骨干课程之一。该课对学生古书研读、美学鉴赏、历史比较、理论思维及写作等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助益,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古代汉语》是极难上好的一门课。该课缺乏现实“实用性”,不能直接增强学生追求的“社会能力”,学生认为其无就业意义。加之这门课以讲析为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安排知识多、课时少、系统性不足,历来被学生公认为“三最”课程:最枯燥、实用价值最少、考试最难拿分。改革《古代汉语》教学方法,祛除传统教学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古汉语课教改中,互动式教学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互动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教学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加大课堂投入力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课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古代汉语》作为传统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程,如何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呢?实际上,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古代汉语》课中实施互动式教学,就是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单纯听者角色,使他们成为听者和言者,促使他们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学习,从自己对知识的探索实践中自主获取、掌握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三项内容,通过三项载体,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反应,与教师形成互动交流,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学生与教师教学互动三项基本内容
1.探究
即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深入体会、细密梳理、认真辨析、总结归纳、融会贯通、切实消化吸收后加以反馈的学习行为。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基础上,学生以某种互动形式对所学内容,如课文主旨大意,予以陈述、阐释、演讲,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独立见解,力求论述翔实,有说服力。学生的学习——反馈过程是一个探索、钻研、深究的过程。该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领会、概括、应用,注重学生将知识用好、用足、用出水平。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实践(表达),对学到的知识不断加深理解,同时更进一步地对其予以灵活运用,形成一种创造性学习。
2.质疑
中国学生课上表现多是“不违如愚”③,教师讲什么就接受什么,从不质疑。古汉语课应培养学生的反诘精神,让学生学习中具有鲁迅所言“从来如此,便对吗”④的不盲从态度。《古代汉语》课现有教材都出自名家、名校、名出版社,其内容似乎都是定论。但我们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化,原有的一些注音、注释、结论等有应该商榷或纠正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及教师授课内容质疑、纠错。只要学生的论说有见地,有新思想、新观点,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应多加鼓励,比如增加平时分等。此外,还应在课堂内外开展讨论,找出质疑点的真伪,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搞研究、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找准学路。
3.评析
即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予以分析、评论。评析环节是学生教学反应的最高层面。在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达到理论思考高度,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辨方式,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同时,学生也形成了对传统观念、共识定评的分析、批判态度,不盲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有主见。评析中,学生可以评述教师对教材解说的观点是否恰切、全面、深刻,也可以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就所学内容搜寻新的参考资料,在现代学术视域下,从新历史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各种新视角对课文内在涵义加以多元化审视、考量与解读,自出机枢,发表新观点,给出新论断,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扩展与应用。评析互动注重学生的表达特色与独创性,鼓励自由发挥性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的三种载体
1.提问
提问是互动式教学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最简便易行的坏节。它是双向的,即教师提问学生与学生向教师发问,在互动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向教师提问题,一般是请求解答疑点,或发表不同看法;教师提问学生,包括对其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对其创造性予以提示、启迪与引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宜浅不宜深。多数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初始接触学术讨论,囿于学术素养不深、读书不多、学识不够,尚不具备驾驭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深浅适度十分重要。
其次,宜小不宜大。学生阅历浅,缺乏知识积累和学术积淀,自行搜集材料寻找答案的能力尚弱。因此,讨论议题不宜过大,否则不好把握,讨论难以展开。教师应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具有适度挑战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自行解决,并能从中获取成功喜悦与自信的题目。
再次,宜新不宜旧。古汉语课也应站在当今知识前沿谈古论今。讨论题目应参考最新考古发现、科研成果,让学生根据最新学术动向,参与讨论,辨别真伪,获取新知。如网上现传发现孔子遗书《子寿终录》,学生可利用所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对该遗书真伪进行辩论,以求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2.讨论
讨论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整节课讨论、插入式讨论、课上讨论、课余讨论等多种形式。在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坚持“以知识积累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原则,以40%的时间与精力讲授知识,而将60%的时间与精力投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同时,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想象的天地,增强他们的扩散性思维能力。讨论议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论题应该是教学关键点、学生学习难点、与教学拓展相关的现实热点等,既有研讨价值,又能引起学生兴趣。讨论要有前期准备。教师要有指导方案,学生要有发言提纲。教师要注意引导讨论围绕主题与焦点进行。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问,争相抢答,提高思辨,形成共识。通过讨论式学习,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与扩展,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多样化教学实践活动
《古代汉语》课教学中,除提问与讨论这两个主要、日常互动环节外,还可以开展其他多种不定时教学互动活动。安排辅导学生开展小型、有一定要求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又如,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为其演讲做前期准备,使其就讲演的论点、论据形成就绪的思路,增强其口头表达的系统性与准确性。再如,就有故事情节的古文,像《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等,组织学生排演短剧小品,表达他们对原文的现代解读,展示其现实意义。此外,教学互动活动可以从课上延续到课外,从教学周延伸至假期。如举办暑期“课题研究”培训班,加强文科教学的实践环节,带好科研实习。
总之,互动式教学的各种形式,目的均在于助推学生深化、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求新求异精神,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古代汉语》课互动式教学效率
笔者的教学实践显示,互动式教学法在古汉语课上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使学生以“我要学”的态度追求知识,掌握知识,在互动过程中人人参与,积极钻研,踊跃表达。具体来说,互动式教学调动了教师、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在加大教学投入,将课讲精、讲活,提高授课效率的同时,对学生适时激励,严格要求,切实指导,注重基本功,鼓励创造性,形成多样化互动形式,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巩固、提高。
古汉语课互动式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该教法能够刺激学生课上兴奋度,使其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课堂教学,变消极接受为主动吸纳知识,改变其上课机械地记笔记,甚至昏昏欲睡,考前想方设法套题的现象,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如在许慎“六书”指事字、会意字的教学中,过去因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精神懈怠,学起来相当困难,考试极易出错。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后,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而且毕业论文选古代汉语课题的人数大大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古汉语课互动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
此外,互动式教学法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提高其观察力,增强其独立思考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法促使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讲求实效,善于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规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时,习惯于自主寻求问题答案,最终解决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诺指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⑤只有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批判思维、沟通和团结协作的创新型人才。互动式教学法完整地体现了布鲁诺这一论点的精神。
通过互动式学习,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利用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工作中坚持终身学习,争取不断进步,在职场上以其高素质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老子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八十章.
②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述而篇.
③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为政篇.
④鲁迅.鲁迅文集:呐喊[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594.
⑤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61:29.
[1]时学伟.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0).
[2]严岳峰.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3]查清兰,查清平.古代汉语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4]闫晶淼等.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刍议[J].绥化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