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畜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5-08-07陈俊科马永仁

草食家畜 2015年1期
关键词:州市畜牧业竞争力

陈俊科,马永仁,王 惠,李 捷*

(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畜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陈俊科1,马永仁2,王 惠2,李 捷2*

(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畜牧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本章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对新疆14个地州市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来反映各个地州市及北疆、南疆、东疆之间畜牧业发展竞争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特别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自然资源优势并非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畜牧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畜牧业;竞争力;差异化

畜牧业竞争力是畜牧业发展水平最为综合的体现,是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标杆,当前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业化、区域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特征,畜牧业存在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新疆作为全国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六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但同时由于下辖地州县市之间存在自然地理位置、人口、资源禀赋状况、畜牧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生产和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畜牧业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差异,通过对各个地区畜牧业综合竞争力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畜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因此,研究分析这种地州间的差异化和类别,对实现新疆畜牧业特色发展及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 新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是指以一定区域(小至一村一乡、一合作社,大至一集团和一国)为单位的畜牧业整体竞争力,表现为一定区域的畜牧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占有能力和盈利能力。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区域内草原面积广阔,却又多戈壁荒漠,既有牧区畜牧业经营,又有农区畜牧业经营,还有城郊区域畜牧业经营,这使得新疆各地州市之间畜牧业竞争力差异明显,因此,研究各地州市畜牧业发展竞争力必须要求制定一定的指标进行考量。

1.1 评价指标选取

在兼顾评价的综合性、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竞争力指标显著性(相关性)等原则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意见,研究新疆2008-2012年各地州市畜牧业发展状况,数据来源2009-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依据产业发展生产要素,选取2008-2012年新疆14个地州市(指新疆地方行政管辖范围的12个地州和2个地级市,不含兵团行政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畜牧业生产总值、总人口、农业人口、牲畜年底存栏量、肉类总产量、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牧草地利用面积、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见表1)这10项指标来综合反映新疆各地州市畜牧业近5年来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差异。

该指标体系包含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人力、技术、科学教育要素。并因此形成10个三级指标。研究畜牧业区域竞争力主要研究能够有效反映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

的相关因素,如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畜牧产业生产总值、区域总人口和农业人口规模、牲畜年底存栏量和总产肉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牧草地利用面积、农机化总动力和中等职业在校学生人数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来评价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的水平。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本着全面性、典型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从自然资源、经济环境、人力、技术、科学教育等五个方面来构建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畜牧业区域竞争力,对畜牧业区域发展进行评价。

表1 畜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1.2 评价指标解释

地区国民生产总值(X1)和牧业生产总值(X2)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实力,不仅可以看出该区域生产与消费的潜在能力,同时也可表现为畜牧业对该区域的贡献及反作用于未来畜牧业的进一步投入和支持。

地区总人口(X3)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到产品消费和产业发展;农业人口(X4)中包含牧业及相关人口,这可以反映该区域产业引导与产业发展人力生产要素强弱。

总产肉量(X5)和牲畜年底存栏量(X6)可以很直观反映出该区域畜牧业发展的实物载体规模和生产转化能力,是畜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X7)和牧草地利用面积(X8)反映该区域畜牧业发展的大产业支持能力(青贮饲料的供给、粮食安全、农牧业结合等)。牧草地利用面积反映该区域保障畜牧业牧草草料供给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X9)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数(X10)反映该区域对畜牧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科技与教育的支持能力,同时也是保障后续人才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新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2.1 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这样,就能相对容易地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从而达到浓缩数据,以小见大,抓住问题本质和核心的目的。

因子分析是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所有变量共同具有的少数几个因子构成的,即所谓公共因素部分;另一部分是每个变量独自具有的因素,即所谓独特因素部分。

因子分析依托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X1、X2,…,Xp是p个原有变量,是F1,F2,…,Fn叫做公共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变量中共同出现的因子。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高维空间中所张起的互相垂直的n个坐标轴。εi(i=1,2,…,p)表示影响Xi的独特因子。αij做因子载荷,它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主因子上的负荷,或者叫做第i个变量在第j个主因子上的权,它反映了第i个变量在第j主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αi为独特因子的载荷。

依托因子载荷,得出公因子反映程度,具体量化依托因子旋转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各公因子得分:

其中 ZX1、ZX2、ZX3……ZX10等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据,ain(i=1,2,3……10)是因子得分系数。

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列元素的平方和为相应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它等于公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它是衡量公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公因子权重计算公式为:

在求得各公因子权重之后,得出公因子综合得分,其公式为:

其中,ωi为各公因子权重。

2.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首先对原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Z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为因子分析做好前提准备。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通常情况下要在0.5以上方可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是检验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即检验各个变量是否各自独立。在因子分析中,若拒绝原假设,则说明可以做因子分析,若不拒绝原假设,则说明这些变量可能独立提供一些信息,不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对2008-2012年选取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的统计值均大于0.7,说明因子间相关性可以。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相应概率Sig值为0.000,因此,拒绝原假设,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3 因子确定

经过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得出公因子载荷矩阵,从表2可以看出,前3个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8.997%,符合大于85%的选取原则,即这3个公因子反映了总体信息的88.997%,丢失信息较少,符合较少变量反映原始变量的要求。因此,选取3个公因子代替10个原始变量进行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评价。

表2 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2.4 因子解释

通过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从表3可知,畜牧产业生产总值、区域总人口和农业人口规模、牲畜年底存栏量和总产肉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机化总动力等7个指标在公因子F1上的载荷较高,解释贡献率为56.234%,公因子F1可以反映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直接要素,因此把公因子F1命名为畜牧业发展内在经济和社会环境;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中等职业在校学生人数2个指标在公因子F2上有较高的载荷,公因子F2反映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和教育环境,因此把公因子F2命名为畜牧业生产发展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牧草地利用面积1个指标在公因子F3上的载荷较高,该公因子反映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自然利用要素,因此公因子F3命名为自然环境。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2.5 因子得分

通过回归法得出各因子的得分系数(见表4)。

表4 因子得分系数表

利用关系式:Fn=a1nZX1+a2nZX2+a3nZX3+……+a10nZX10,得出生产发展内在能力、畜牧业生产发展外部经济与教育要素、自然环境要素3种评价指标中的各公因子权重值和公因子得分值(见表5和表6)。

表5 公因子权重表

表6 各公因子得分值

表7 新疆14地州市畜牧业公因子平均得分值

通过综合因子得分函数F=ω1F1+ω2F2+ω3F3,利用表6和7得出的结果代入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得出2008-2012年新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综合得分值排名及趋势变化情况,结果及变化情况如表8。

表8 2008-2012年新疆地州市畜牧业发展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

续表

3 新疆畜牧业竞争力差异化分析

3.1 南疆、北疆、东疆差异化

通过因子分析,利用畜牧业发展内部经济和社会(F1)、外部经济和社会(F2)及自然环境(F3)3个公因子来替代原始指标对新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运算排序。从排序上看,全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水平差异性较大,强弱差距明显。北疆、南疆和东疆来看,南疆表现较北疆明显,东疆表现最差。

3.2 地州市差异化

从地州来看,公因子畜牧业发展内部经济和社会(F1)影响较大的是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6个地州;公因子畜牧业发展外部经济和社会(F2)影响较大的是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5个地州市;公因子畜牧业发展自然环境(F3)影响较大的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4个地州。三个公因子均影响不明显的是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通过2008-2012年新疆14地州市畜牧业区域竞争力平均得分、排名位置分组(见下表9)可知,喀什地区畜牧业区域竞争力突出,得分大于1;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较强,得分0.8319,接近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业区域竞争力中等;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畜牧业区域竞争力一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畜牧业区域竞争力较弱。

表9 2008-2012年新疆畜牧业区域竞争力平均得分及排名

3.3 差异化原因

东疆地区(吐鲁番、哈密地区)和北疆昌吉州畜牧业发展竞争力基本保持不变,这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对稳定有关,其畜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变化相对稳定;北疆博州和阿勒泰地区因地域、资源、气候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制约,加之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性投入多以草地资源保护性建设为主,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对南疆建设和发展的各项投入力度的加大,南疆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五地州中除克州地处高原,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畅等因素制约外,畜牧业综合发展竞争力变化不大;巴州因工业化发展较快,使得其畜牧业综合发展竞争力有所下降外,喀什、和田、阿克苏三地区的畜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都有明显提升。由此也说明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公路、交通、资源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地域投资分配政策,对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差异产生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008-2012年新疆14地州市畜牧业竞争力差异化趋势变动。总体来讲,不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一是畜牧业仍然为农业的一部分,竞争力较强区域大都农业基础较好,农业人口和其他发展要素突出,这些要素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本条件;二是经济发达和智力支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儿,比如政治经济中心区、经济特区、边境口岸贸易区、油气资源开发区;三是自然要素的影响较为微弱,拥有天然可利用牧草地面积较多的区域其竞争力未比都强,比如哈密地区、阿勒泰地区。因此,今后新疆畜牧业发展应该结合各地州具体资源禀赋条件,科学规划布局和发展畜牧业,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延伸产业链,实现全疆整体推进、地州有别的特色发展模式。

[1]陈卫平.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李瑾,秦向阳.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畜牧业区域结构调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6-10.

[4]张莉,杜立新,李捷.我国肉羊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草食家畜,2014,(5):1-6.

[5]李捷,王惠,许承云,马永仁.新疆主要肉类生产比较优势与区域布局[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5):511-516.

[6]苏尤力,王惠,李捷等.新疆南疆三地州牛羊肉比较优势分析[J].当代畜牧,2013,(2):21-23.

[7]韦文珊.区域农业比较优势评价方法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1):16-24.

[8]王惠,马永仁,李捷.新疆42~44纬度带典型县市畜牧业生产优势比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3):41-44.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bility in Xinjiang

CHEN Jun-ke1,MA Yong-ren2,WANG Hui2,LI Jie2*
(1.Economy and Trade Institut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2.Information Institute,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 830000,China)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in this paper,with the help of SPSS,14 prefectures in Xinjiang Animal Husbandry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levels were evaluated to reflect the various prefectures and livestock between northern,southern,eastern Xinjiang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through the evaluation differences for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especially large-scale,industrial development,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vestock area,socio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has a more important role.

competitiveness;differentiation;livestock husbandry

F326.3

:A

1003-6377(2015)01-0010-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新疆羊肉生产区域格局的空间分布研究”(KY2014010-2)

陈俊科(1986-),男,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李捷(1962-),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业科技信息与畜牧业经济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43700857@qq.com

2014-11-23,

2014-11-25

猜你喜欢

州市畜牧业竞争力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荷塘月色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