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5-08-06王宏
王宏
摘要:在课堂上,教师要用风趣的语言,高超的人格魅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的介入以及师生融洽的良好关系,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积极性; 课堂;学生
衡量一节课的成败有很多的标准,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室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手段,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而又意义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行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下几个方面:
一 、首先教师要做好的课前导入,预设好每个教学环节。
老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还要有亲切自然,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如果一节课导入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营造出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的涟漪,使学生产生急于一听的感染力,因此,新课导入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一节课,不仅在新课开始要有新颖的导入,在课堂上各个环节上都要有自然的过渡,把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迁移。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翁意识越强,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由被动变成主动,学生积极性就提高了,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事物特别好奇,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趣味因素,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趣味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只要在课堂上能使学生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才能诱发和陶冶“乐学”的情感的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再讲《大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对数的认识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就要先发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古代人计数方法,并且让学生穿越回古代,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在当时那个年代的话,会如何计数?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集思广益,踊跃发言。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引出新知。所以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接受新知识。
三、充分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行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展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具体的实施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等动手操作活动,尝试用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要在活动中,知道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效率,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经常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学信息平台,也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教学的氛围,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由于它的应用,化精致枯燥无味的知识点为鲜明有趣的动画,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密度增大,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显现,同时教师的“负担”得以“减轻”。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格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师生没有良好融洽的关系,即使在课堂各个环节上做得再好,教育教学的效果也不会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教师也要调整自身,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去面对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更要有一颗爱生的心,把真挚的爱奉献给每个学生。用饱满的精神,艺术的语言,优美的教态,传情的眼神,丰富的表情,甜美的微笑,诱人的手勢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以情激情把课堂变成吸引学生向知识海洋探索的动力,以充分发挥情感的效能,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师生共鸣,呈现最佳的教学状态,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引领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呈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独特思维,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新培 .浅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新课程:小学, 2015, (2) :4-4
[2] 邓兴旺.浅析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