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2015-08-06李自强
摘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去寻找一些数学的题材,让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加的去贴近生活,让学生们自己能够在生活之中能够更好的看到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57-0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数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们把现实生活问题化为数学知识问题的过程。”数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就如何“让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学习从真正意义上贴近生活”做了以下一些探究:
一、让学生在课前观察、搜集生活素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生活之中又是充满着数学知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知识的教学里面,我们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去寻找一些数学的题材,让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加的去贴近生活,让学生们自己能够在生活之中能够更好的看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新课的教学前夕,有目的的去多安排些学生们观察或者是去搜集一些生活里面和新课题有关系的素材,来促使学生提前感受到和体会到数学知识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的生活里面到处是数学知识的影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抽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小数,学生在搜集过程中会发现,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称水果或蔬菜的重量、量身高等到处都要用到小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数学学习活动生活化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国心理学研究也曾表明,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背景越是贴近的话,那么他们自觉接纳学习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让我们从学生们所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导入,来促使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来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认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带着积极、主动、愉悦的情绪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进行主动探索、尝试、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来创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可以耳目一新的同时还能够更有效的去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可创设师生共同去水果市场买水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新课学习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观给学生,就能为学生创设熟悉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
三、让学生观察、发现、提出、探究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说:“一个人如果不会自己学习,只能记住教师和教授给他们讲的东西,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种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能单凭教师一味的讲授,不能让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够从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来探究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四、回归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设计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相交与垂直》时,让学生在认识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以后,设计了一道题目“山脚下建了一座房子,现在要修一条水泥路与公路连接,如果你是设计师怎样设计才最科学,为什么?”让学生解决,这样学生就可以马上学以致用了,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生活资源,让同学们能够深刻的去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们积极的其参与,通过模拟生活去深刻的感知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的学习更加的趣味化、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