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为国为民的京畿道御史梁中靖
2015-08-05张国华
张国华
梁中靖(1765—1833),字与亭,号秋园,系山西灵石县夏门村梁氏第十世族人。少时父母双亡,自幼勤奋读书,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举人;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以候选知县居家8年,以教书为业;嘉庆十九年(1814年)选授广西平乐县令,未及抵任,改授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从五品)兼考功司主事(正六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任浙江道、山东道监察御史(从五品);道光二年(1822年)督理五城街道京察,随及任京畿道监察御史(从五品);道光四年(1824年),因昭雪赵二姑案有功,升迁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道光十年(1830年)转任大理寺少卿(正四品);稽查左翼宗学;翌年升迁为太仆寺卿(从三品),署光禄寺卿(从三品)。道光十二年(1832年)冬身染寒疫,卧床不起,久治不愈,于翌年农历四月初一去世,享年69岁。梁中靖去世后,魂归故里,葬于梁氏北庄祖茔。同僚、京畿监察御史韩克均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心系乡民 惠及桑梓
梁中靖考中进士后,以候选知县居家8年,其间,他继承家族先志,筹资在自己的宅院里办起了私塾,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教书生涯。他对所教子弟要求严格,教育有方。在其训导下,梁氏子弟竞相成才,取得了生员、监生、贡生之资格;其胞弟中孚、族弟中与、侄子象晋及族人永魁、园棣等先后中举。
嘉庆六年,汾水暴涨,冲毁夏门村道路与溉田之渠,村人屡屡欲兴修葺之工,苦于工程浩大、资财不足,善举难以玉成。延至嘉庆十年(1805年)、十一年(1806年)连年大旱,斗米千钱,村民苦不堪言。梁中靖目睹惨状,决计用“以工代赈、以赈济荒”之法修渠筑道,三历寒暑,渠成道就,既让村民度过了灾荒,又使渠、道恢复了往日之功能。
清乾隆年间,夏门村仅官用饲草每年就需上缴数千斤,村民都不堪重负。为此,梁中靖之父梁绘星,每年代贫民完赋纳税,直至他去世时才中断。梁中靖认为代交税赋,只能解一岁一时或一家一户之燃眉之急,于是他改变了方式,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存入商号,每年取其利息缴纳税赋,从而长久地解除了村民纳税之虞虑。
胸怀国是 直言力谏
嘉庆二十五年,梁中靖出任浙江道、山东道监察御史。任职期间,面对京畿、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官逼民反,酿成天理教起义,梁中靖心系国是,忧心忡忡,目睹了地方官吏欺上瞒下、行贿受贿、假公营私、敲诈百姓的弊端,愤慨不已,然靠一己之力难以回天。当他看到嘉庆皇帝大刀阔斧地整饬朝政,“一切皆求于实”时,又兴奋不已,看到了振兴朝纲的希望。于是梁中靖将自己的精力倾注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上。夙夜孜孜,呕心沥血,把军务、民生、旱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放在心上,并上奏朝廷,通过放赈、蠲免等方式努力减轻百姓负担,解除百姓困苦。
梁中靖为官的一大秉性就是敢于直言,力奏不惮。如因钱法日敝,直奏皇帝以严申例禁;江西不少州、县因亏空,随意增加苛捐杂税,他立即奏请朝廷予以清查;以至弹劾贪官污吏、参劾不称职之官员等,均受到朝廷的重视而奏效;有时“朝奏入、夕报可”,足见奏本之份量、朝廷之重视。
到了晚年,年届花甲的梁中靖虽积劳成疾,身体欠佳,但仍一如既往地为朝廷分忧,为国家操劳,奏章不断,直言不讳。道光四年,梁中靖上奏朝廷,请求赦免被株连的无辜人员,虽遭到道光皇帝的训斥,但仍矢志不渝,欲伺机再奏。道光十二年,68岁的梁中靖果然又为此事上奏,但又遭到皇帝“读书不明理”的严厉斥责。从此,一心为无辜百姓平反洗冤的梁中靖一蹶不振,一病不起,终于带着终生的愤憾离开人世,于翌年暮春老死在京城。
昭雪冤案 铁面无私
道光三年(1823年)六月初一,榆次13岁民女赵二姑被邻里之恶棍阎思虎强暴,父女哭诉县衙,县令受贿,反诬和奸,逼供不招,鞭杖交加,民女冤愤难忍,自刎公堂;其父抢救中身沾血迹,又被县令诬为杀人灭口,反遭拘捕;二姑当场气绝身亡。其母上诉府衙,府台因受贿,袒护县令,逼其母承认诬告,其母头撞公堂,血流满地,幸亏其父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无奈,其父赵添和上京状告到梁中靖御史台下,梁中靖立即派员私访,查证原委,认为原判与事实不符,应予澄清,后上千言书与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令刑部派大吏查办,大吏受贿,袒护巡抚。后梁中靖亲督刑部审理,方真相大白,沉冤申雪,遂将恶棍阎思虎处以死刑,知县以上7名贪官皆被革职问罪,计有榆次县知县吕锡龄、太原府知府沈琮、忻州知州庆纯、平定州知州贾亮采、太原县知县章颂椿、按察使卢元伟、巡抚邱树堂等。此外其他一干奸吏污役也一并治罪。此案轰动京城、山右,梁中靖清正廉明、嫉恶如仇之名不胫而走,为万民称颂,梁中靖因之受到朝廷嘉奖,提升为太仆寺正卿。
梁中靖平冤赵二姑案作为清末的一个典型案例,载入了正史,《清史稿》《山西大典》《榆次县志》《灵石县志》亦均有详细记载。民间因之留下了“山西灵石夏门村,出了个清官梁中靖;梁御史,赛包公,一锤子砸烂七颗印”的民谣,至今已传诵了近200年,足见梁中靖平反昭雪赵二姑案的历史影响之大。